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章 稳定的生活(1/4)

“世界本就是一个人的,我不孤独——我的思想只为一个人;我不寂寞,但有的时候我会困惑,会感伤,会难受。

快乐或许只属于孩提时代吧,唯有幼稚的心灵才能容纳简单的快乐。

当心灵的容量大了之后就装了更多了,也就容不下简单的快乐。

成长生涯,某个时候的无脑也会诞生简单的快乐,三百六十五天,或许无脑的时候只占了两个小时,唉!”

“我比常人更少了愤怒和妒忌,更少了哀愁和厌恶,换来的无非是更沉稳更淡漠平静。

可这些,并不是我一开始想要得到的啊。

我想要解脱,我想要极乐,我想要入神的彻悟。

不,或许不是这些,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东西。

或许,我只想要快乐,可快乐这个词又太低级,低级到我不屑于说出口,低级到我不屑于去追求。”

“呵,我苦苦探索数年挣扎非凡的人生,怎么可能是为了快乐?

所以,哲学家都是疯子,有些人入魔,有的人成佛。

天才和疯子不是只有一步之遥么,在我看来,天才亦是疯子。”

“非神非佛的我,连人都当不好。

既双脚入凡尘,何必手可摘星辰?”

“世上原本没有摘星楼,只是我以为有。”

“我错过了一路茶楼酒肆,春花秋月,可天上人啊,根本看不见我。”

··· 寂静的夜空下,南方的小城,雨潸潸而落。

“你看,下雨了呢!

你说,雨是天上人的泪水么?

每逢世间人伤感的时候,就落了下来。”

她朝着空旷的地方,自言自语道。

无人回应。

夜,深深,她望向一处草地,那里的草早已枯黄。

“大部分的人的快乐不都是别人给的么?

别人的羡慕别人的追随欢呼别人的关注爱慕。

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却无时无地不在活给别人看。”

她自嘲一笑。

“可有人,寻浮生一路雪泥飞鸿?”

“可有人,寻人世几多痴怨情愁?”

“每逢盛景,必感凋零?”

无人回应。

唯有雨中枯黄的小草,零落成泥,消散在字迹已模糊的石碑上。

那一年,她亲自在残缺的石碑上刻下了两个字。

尹风。

———— “喂喂喂,我在跟你说话,你怎么像是出神了一样?”

王梦正准备讲自己下一段的人生了,可是说着说着,却发现张梓的注意力根本没在他身上,反而是看向了天空,仿佛天那边的另一处,正在发生着一些事,牵动了张梓的内心。

看着他啊,后者的眼神出奇地平静,平静地就如同一潭死水,永远也不会产生波纹。

张梓慢慢地转过头,就像是身体下意识地,听见有人叫他就会去动——张梓看向王梦,前者的眼眸中印刻的却是另一幅场景——下雨天,一个同样修心的女子,抒发着自己的感叹,或许女子都是容易落泪的,不因为孤独不因为寂寞,只是因为难过,世界浮华之时更能感受整个世界的悲伤。

它真的是在欢笑么?

不,更像是流泪。

热闹与繁华,不过是让女子夺目感慨。

“世人都在欢呼的时候,我看见了盛景下的悲凉。

年代的和平是建立在枯骨之上的,而世人,却只喜欢看见美好的事物,却总是忽略了发生在身边的凄婉···”

“只图一乐,是对的么?”

张梓静静地思索,时间过去了几分钟他也回过了神,这次的聊天以王梦为主但这并不影响张梓怎么做,也就是方才——似乎是心上流过了一条小小的蜿蜒的河,远处的友人是在思索和感叹吧!

“虽然我从不信这世间有什么心灵感应,但我相信一件事,所有天地的变化都是有缘由的。

当天空在哭泣的时候,我们会感伤,这不是前因后果,而是因为我们感伤了,天空就会哭泣。”

下雨的天空就一定哭泣么?

晴朗的天空就一定在盛开?

并不如此,只是大多时候,感伤着,望着头顶一朵浅灰色的云,低沉地说了一声,“该下雨了吧!”

记得,友人曾经跟我说过这么一件小事,张梓想着,便代入了友人的身份,看着不解的王梦,也不解释之前的出神,说了出来。

“我做过了一些工作,其中有一个是坐办公室的。

有一次,我们办公室的几个人闲聊,他们聚在了一起,我自然不好鹤立鸡群便凑了过去。

一开始聊的不过是明星八卦亦或是自己的爱好,我不在意,时不时出个声表示自己的存在。

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个人忽然说到了家庭说到了每个人的气质,他们中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每天要笑口常开啊整天唉声叹气怎么行。

也许,这几句话触碰了那另一个人心中最脆弱的弦,他的脸色变得难看了些——这是常人看不出来的但我看了出来,我看见他在思索也在回忆,心思在汹涌地动荡!

我知道他可能是想要倾诉什么,但他还没有下定决心,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既然是秘密,就不能轻易说出口。

他也或许是在想着换一种表达的方式,既不说出真正的秘密,却也让自己的心情得到宣泄。”

“聊着聊着,他开口了。

他说他从小怎么怎么样,之后怎么怎么样。

我没有细听,因为我知道那是正常人的经历罢了,即便是我,也会有相似的经历。

他说当别人在快乐的时候他在思索人生,他看一件事的时候也许会看这件事的本质甚至是这件事的阴暗面。

我很赞同,因为一个人表面上对你的好兴许是假的,其内在是赤裸裸的恶意,但世人常常只能看见表面上的虚伪。

被欺骗,也就理所当然。

他说了很多,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但我听着听着就闭目养神,听得更清楚,但同时听了也就过去了。”

“我其实能明白他这种倾诉的表现。

因为一个人的内心在急剧动荡的时候,需要说出来。

说出来,就会好受很多,如果憋在心里面痛苦就会得到放大,这种放大的痛苦会持续地折磨人直到有一日的宣泄。

但我同样也并不完全接受他的做法,我们心中所感受的,怎么能随随便便告诉别人呢?

对了,那个时候我们才不过只是认识了几天。

如果真正在意的话,心中需要宣泄的情绪就只会告诉信任的人。

无论是谁,真正信任的人只是少数,若是让萍水相逢的人轻易知道了自己内心关于某些事的感受,那么秘密还能被称之为秘密么?

即便用了另一种方式来掩盖秘密的本体,但聪明人分析分析也能分析地出来。”

“我在旁边闭目养神,时不时地动动手指。

虽然他讲的很生动也引起了别人的共鸣,但安静太久的我终究也是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某个人忽然问我看你的样子如何如何,怎么问的我忘了,大致就是让我说下我的想法。

我说啊,‘其实这种事谁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但我已经不在意了’。

人生中迟早都会经历的事情太过在意是没用的,而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太激进并不是一种坚强的体现。

有人说这样的表现很直接很真实,但我更认为,对有些事的态度不适宜在外面在大众场合表现出来的。

这个时候就有人夸我,说我平时的时候就很阳光。

我笑笑说不是这样,其实我一点都不阳光,我只是不喜欢抱怨所以少了抱怨对应的气质。

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就继续闭目养神了,他们说我听,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感受被我分析透了,所以我也对应的对其有了个回复,如果他问我,亦或是我和他的关系好了,我会告诉他。”

“我们自身的事,都不必要对外人说的。

说,可以,但应是某些人。

其实更多的时候没必要去倾诉,为何,一是这世间难逢一个内心相呼应的人。

第二点最为关键,这世上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就更加没有经历相同的两个人。

你说了很多想要表达很多,但听的人没有对应的经历,或许会有共鸣,但她或他理解的和你想要表达的肯定相差甚远。

甚至于有的人听之,只是当当茶前饭后的闲聊,一笑而过罢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