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山村(3/3)

“嗯!”

两人从亭子中出去了,是为清晨,遇见了认识的人但也都避开了。

“对了张少爷,我一直没有问你你是怎么找的借口出来呢?

你虽然是一个男生,但也不至于这么轻松就随便出来吧。”

走在路上,陈思雅忽然问道。

“你问我这个?”

张梓有些惊讶地指了指自己,“你看看我这么厉害,比项羽力气大,比关羽更能过五关斩六将,比秦羽更会外功,我父母有什么担心的,他们担心的是惹了我的人才对。

嘛有点夸张了,不过自幼我父亲教了我些武术,防身能力在所有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出门个几天,他们叮嘱我几句就得了。”

“我是傻了我问你这个问题。”

陈思雅想了想张梓这个年纪就有超强的武力,年幼的时候肯定是有经历的,张梓给她说了些她不懂,但也知道了张梓的强大。

事实上,张梓小学时候就常常和父亲去登山去野外,受过的伤好了一次又一次。

年幼的时候看了一本泛黄的书,渐渐地,张父不带张梓了,也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与友人相聚。

原因只有一个:张梓表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让他放心。

张梓笑笑,与陈思雅坐了九路公交汽车去了马市铺,又从马市铺坐了客车,去了达州的一角。

沿途是一望无垠的田地种植区,有的地方会有几所工厂,有的是新修的,有的废弃了。

“绿色的田地啊,可惜用的是工业种植法,少了古朴的农业文明,虽美,却是少了些许韵味。”

张梓看看窗外回过了头,继续看着一本旅行游记,游记的扉页写着一段话。

“长弓游记:我去过很多地方,去过气势雄伟的雅鲁藏江大瀑布,去过欧洲大地上令人震撼的深渊···可是,最后我才发现,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最美的风景,不仅仅是自然,也是人。”

“我忽然在想,你还好么?”

“我很好,也不去想你了,因为我和你已经走在了不同的人生路上。”

“今生无缘相逢,就当是结束了吧,此后,我只是长弓。”

少年读完,在脑海里构造一个人的意象:他思索人生,获得过,失去了,在物欲横流中抛弃了金钱选择了旅游,希望从景色里寻得本我。

他找到了,他收获了,他孤独了么?

也许是吧,不过,他拥抱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知他名,只知他姓,其姓,长弓。

“我眯一会,你帮我看着点。”

陈思雅的声音轻轻响在了张梓的耳畔,说完了少女就闭上了眼睛,靠着车椅休憩去了:她一只手放在椅子上,一只手缠绕着张梓的手臂,同样的,她也就枕在了少年的左臂上。

很是自然。

张梓应了一声,把粉色的旅行袋往身边移了移,被陈思雅当做枕头的左臂不动了,拿着书,右手则依然慢慢地翻着。

“三月到六月,我在深山之中,这座深山名为铭,是因千年之前···”

“···”

“六月十二日,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果然还是家乡的空气更加清新啊,外面多美,都不是自己真正的家···”

“六月十三日到六月十五日,我在家里暂住了三天,这三天里很多熟悉的亲戚都来了,问我旅游的情况,给他们推荐推荐去哪啊···有些地方值得一去···”

旅行游记,漂浮在少年的心中,他仿佛看见了在深山里独自行走的青年,从朝霞走到傍晚,从傍晚走到深夜。

他寻着本我,寻着一路璀璨星光。

客车,行驶了两小时后,到站了。

少年轻轻拍了拍少女,后者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眼眸微红,醒的时候眼眸里似乎满是无知。

她摇了摇脑袋,才知道是到了目的地。

“我真不知道你昨晚是干了什么这么累,居然能睡得这么香,你又不像我们男的打球剧烈运动,也没法自己在家中就···”

张梓还没揶揄完,就被逐渐清醒的陈思雅一把拉过,跑着下了车。

到了,达州与南陌的交界处。

看不见重工业的工厂,此处地界有的仅仅只是自然,山水相融,远处山脉连绵,溪水潺潺。

少年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品了品;少女在地上转了转,如同一只跳舞的精灵,还拉着少年的手。

旁边,比两人早一会下车的人,大多向着车站最近的镇子去了,少有人走向南方:那里青山绿水,人烟荒芜,在青山下,只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

“好了好了,我们该走了。”

张梓舞蹈不来,看时间不早便提醒道。

少女闻言,瞅了瞅方向:南北都有人去,北方人多,她就选择了南方。

一路,是没有开垦过的田地。

田地间有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唯一的路上有些石板但也不多:有的地方还有着小水沟,一不小心踩重了,会溅一裤子的水。

田地中,几个老农穿着军绿色的鞋子施着天然肥料。

小路的一边种植着水稻,有两个大叔穿着长靴从漫及大腿的水里走了出来,哼着秧歌。

走过了田地,有高高低低的树木,有寻常城市中少有的螳螂蜻蜓。

七星瓢虫飞翔在花间,蜜蜂采了花朵的蜜。

花朵下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又绿了几分。

还有蜻蜓飞过,引来了三五个少年追逐。

五月份,快夏天了,轻轻的蝉鸣声也响了起来。

走着走着,一座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回家的人知道,村庄不远了。

忽然的,张梓看向了山中的一处,陈思雅疑惑地看了看少年,又看了看山,可是以她的视力,也看不出什么。

“你在望什么啊?”

陈思雅问道。

“没什么,两只动物而已,看来这座山挺自然的啊,还有牛和猴子,不知道会不会有马和蛇呢?

遇见了人,去问问吧。”

张梓笑笑,不多加解释,可方才的一幕幕又重现在眼前:一头毛发旺盛的水牛背着一只猴子,水牛的毛像是长了很久了,但却经过了梳理。

背上的猴子像人一样坐着倒是缺了鞍架,似乎鬓角有点白发?

隔得远不可能看得这么清楚。

猴子骑牛就像是人骑马一样,悠悠然地走在山中,它们的前后都没人,好生自由。

走着走着,陈思雅欢呼了一声,两人十点四十左右下的客车,慢悠悠走着也是走了七八公里路,此时日上三竿到了正午。

几百米远,出现了一座小村庄,仅仅从正面看过去,便有近二十所房屋。

前方的几个旅客进了久久没开门的房屋,怀念地看了看这处养育他们的破烂屋子:泥土砖头砌的墙壁经过了风风雨雨的洗礼,依旧不倒。

‘烂’木桌椅子上有着许多灰尘,主房的房梁上有着不少的蜘蛛丝。

他们去了厨房,看见了走时候留下的柴火。

锅倒是挺干净的,缸里的水也是满的。

旅客们回忆过往,早早地把背包中的东西放了出来。

有的人去打扫了,有的人拿出带的东西,开始了做饭。

与村庄中其他人一样的,取了火种生了火,看着火苗一点点地变大。

刷了锅,弄了米,右边的灶台有人去处理。

先煮饭,再炒肉。

追赶蜻蜓的三五少年们奔跑着超过了张梓和陈思雅,一路跑着,还回过头看了看两个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似乎是在疑惑有人返乡了么?

小村子基本上没来过外乡人。

可少年们哪会在这个问题上多想,跑着和伙伴们打闹着,回了各自的家。

炊烟袅袅,徐徐升了起来。

“我们走吧,嗯,我想想,就去那个最大户的人家吧。”

陈思雅指了村庄的一处,那里的房屋有三所,像是缺了一院的四合院。

左右各有一间和两间屋子,中间的主房少说也有一百五十平米。

门口,两个少年郎数着豌豆,有个少年捡了点扔给悠闲散步的鸡,鸡俯下身子啄了一口,发现不是稻谷后,就吐了出来。

这时,从主房走出了一个大叔,叫唤了两声,两个少年将豌豆放回木架上,入了屋子。

“嗯!”

张梓点了点头,和陈思雅一起,朝着这大户人家走去。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