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86、第 86 章(1/4)

011.

谢琰同学一岁半之前, 一直是个乖宝宝。

不太闹,很好哄。

但一岁半开始,事情似乎变得不太一样。

用网上流行的一个词来说, 有点“熊孩子”

的潜质。

很多人说,两岁是可怕的两岁。

两岁大的宝宝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在潜意识里也把自己当成的大人,但能力有限, 往往什么事情做不到预期。

他们想保管自己的东西, 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哪怕是简单的穿一双袜子,但总有人对他说:“你做不好, 我来。”

有时候,他们又想寻求大人的帮助, 但苦于无法正确的表达。

偶尔的, 大人还会指责他们破坏了家里的东西, 把玩具搞的一团糟。

而两岁大的宝宝, 其实只是在认识这个世界。

大人觉得很简单的事情, 对于他来说,都是需要从头学起的生存技能。

所以对于谢琰小朋友“熊”

, 暮云一直是抱着包容和理解的心态。

小孩“拆家”

, 有领意识,倔强,情绪化, 甚至无理取闹……她都不认为是不好的事。

他在成长,从今往后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注定跌跌撞撞。

暮云只是希望, 在这条道路上,他能收到更多的鼓励而不是指责。

那天暮云在阳台浇花,忽然听到客厅里传来积木倒地的声音,回头一看,宝宝从塑料登上摔了下来,臀部着地。

他似乎有点懵,不见哭也不见动。

“琰琰。”

暮云放了花瓶快步走过去,“疼不疼?”

看见妈妈,谢琰小朋友眼里瞬间有了泪花,两秒后“哇”

的一声哭出来。

“不哭不哭。”

暮云把他抱起来,仔细检查了一下,好在地上铺着泡沫,没有伤到。

只有小腿压到积木,有几块红痕。

“痛痛。”

“不痛不痛,我们琰琰最坚强了。”

暮云拍着他的背,转移注意力:“小凳子是哪里来的呀?”

这块铺着塑料的地方是宝宝经常玩的地方,四周都围了起来,没有任何尖锐的东西。

琰琰抽噎着,断断续续的说:“你……搬的。”

两岁不到的宝宝还处在“你我”

不分的阶段,暮云“噢”

了声,“琰琰自己搬的呀,从哪里搬的?”

宝宝伸手朝沙发的方向指了指,渐渐止住了哭声。

负责带孩子阿姨听到动静从楼梯下来,“怎么了?”

“没事。”

暮云说,“他自己跑出去搬了张凳子,摔了一跤。”

“可能是我刚才上去收衣服跑的急,栏杆没关紧。”

阿姨有点自责。

“小孩子摔一跤没大事,您去忙吧。”

“……”

暮云抱着宝宝坐到地上,“琰琰为什么要板凳?”

“积木……高。”

“积木搭的太高了呀。”

暮云耐心的帮他把想表达的意思说完整。

“倒了。”

宝宝看着地方的一片狼藉,又开始包眼泪。

“一直哭就不是男子汉了噢,妈妈陪你再搭一次好不好?”

宝宝从暮云身上下去,“你(我)自己搭。”

“好,琰琰自己搭。”

暮云没帮忙,只是在他爬凳子的时候扶了一下。

中途积木又倒了一次,宝宝站在凳子上,眨着眼睛,表情有点委屈。

“要妈妈帮忙吗?”

暮云问。

“不。”

宝宝摇头,回到地面重新开始搭。

这种事情上,谢琰小朋友一直很有耐心。

但是搭到最上面的时候,他即便是站在板凳上垫脚尖也有点吃力。

“爸爸。”

宝宝忽然喊。

“爸爸不在,出去应酬了。”

暮云说,“妈妈帮你放好不好?”

“爸爸!”

宝宝指着门口。

暮云回头看过去,指纹解锁的声音传来,接着大门打开。

“怎么都看着我。”

谢图南一进门就发现自己被老婆孩子齐刷刷盯着。

“不是说晚上在外面吃?”

暮云问。

“推了。”

谢图南换了鞋走过来,“回来陪你们。”

“琰琰。”

暮云转头问宝宝,“你怎么知道是爸爸回来了?”

“车车,有声音。”

“爸爸车子的声音跟妈妈车子的声音不一样,是吗?”

宝宝点头。

暮云觉得神奇,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能从高跟鞋和钥匙串的声音分辨出走廊上是哪个老师。

但孩子现在才一岁半,竟然能从那么千篇一律的车辆引擎声中分辨出回来的是爸爸还是妈妈。

只是因为他对车辆的声音比较敏感吗?

那晚暮云心情有点低落,虽然和宝宝说话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但谢图南看得出。

回到房间,谢图南问:“有心事?”

“你说,是不是我们平时陪他还是太少。”

所以宝宝才能很远就分辨出车辆的声音,因为他一直盼着爸爸妈妈回来。

以前暮云觉得,自己不会愿意天天待在家里陪孩子,但真的有了宝宝才知道,出门在外真的会时时刻刻牵挂。

怕他摔倒了找不到妈妈,委屈了没有人安慰,怕错过他成长的每一个点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