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94章 躲猫猫(1/2)

第394章躲猫猫 蔡语芯听说之后,还真没有去多想什么离间计。

她身正不考虑影子斜。

她想到鬼子下一步会怎么办?

蔡语芯站起来转了一圈,说:“老张,立刻组织乡亲们撤离,最好是分散撤到附近的村子里住下来,要做好长期跟鬼子周旋的思想准备。”

张道涵问道:“大队长是说鬼子会来报复?”

蔡语芯皱着眉头说:“鬼子吃了大亏,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来诱降不成,他们会干什么?

凭我对这个鬼子军官敢派人深入到瑶田村来的胆量和想法,说明这个鬼子不简单。

因而,要做好长期的反扫荡准备。”

张道涵问道:“那部队呢?”

蔡语芯说:“我决定带着部队向东南边转移,跳出这个地带。

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咬他们一口?”

“好!

那我这就回去动员!”

张道涵出于对蔡语芯极度的信任,马上就同意了。

附近几个村子加起来有千把人,蔡语芯说:“实在是无法转移、消化的群众,就跟我们一起转移到石牛寨。”

张道涵还是留在当地组织群众转移。

好在山里的抢种抢收结束了,收了一部分稻米。

二季稻也种下去了。

王水法在虹桥镇附近几个村子筹集了一些新上市的粮食。

为部队解决了燃眉之急。

蔡语芯当晚就带着部队向东南面的石牛寨转移,到了平江发源地一带。

那边都是大山。

次日一早,部分群众也向石牛寨一带转移。

-- 森岛全人回去之后,向中川灰今报告了见到张道涵的整个过程。

中川灰今想了想,说:“看样子必须来一个大规模的行动彻底将新四军消灭!”

中川灰今当晚就向大队长做了汇报,他说:“大队长阁下,对付这种小股敌人。

必须要稳扎稳打,四面合围,一举将敌人歼灭。

建议大队长亲自指挥这一场剿灭战。”

鬼子大队长对这一小股敌人还不感兴趣,他说:“我将第二中队交给你,你带着部队既是剿匪,又算是训练部队吧!”

“哈依!”

当晚,鬼子驻扎在平江县城的大队长就下达了命令。

鬼子拖到这个时候下达攻击命令,也是因为“抢收抢种”

的原因。

鬼子也担心新四军出来抢粮。

将部队分散到各地保护粮食去了。

次日一早,中川灰今带着十八辆卡车的鬼子,共计四百余人,浩浩荡荡杀向了虹桥镇方向。

中川灰今的策略是先以小队的规模从外围六个方向围住瑶田村一带,然后向心攻击,一旦发现了新四军突围的方向,或者交战的地点,其他鬼子再从外围合围过来。

不在乎一时之得失,既是剿匪,又是训练各小队之间的协调性。

这个鬼子大队长完全没有将蔡语芯当一回事。

中川灰今也受到了感染,觉得这样可以将蔡语芯的新四军一网打尽!

-- 蔡语芯率部抵达石牛寨不久,就收到了组织上交给老李的情报。

这份情报从平江县城辗转而来。

送信的是张道涵的通讯员。

蔡语芯打开信封一看: 日军约两个野战中队乘坐十八辆卡车来扫荡。

望你大队做好一切反扫荡的准备。

保存实力、打击敌人。

湘鄂赣特委敌工部 蔡语芯看到日期,敌人已经出发两天了。

她的心立刻开始活络了: 鬼子在平江县这一带仅仅驻扎一个野战大队。

还有沿平江防止锅军攻击的任务。

出来两个中队,防守那么长的平江,眼前只剩一个中队和机炮中队了。

那么鬼子的兵力就十分空虚。

能不能去平江沿岸去袭击鬼子?

可是,要是袭击平江沿岸布防的鬼子,打赢没有问题。

但鬼子有卡车回援,到时候鬼子就会逼着第一大队过江投奔锅军。

这是不可以的!

因为锅军不会让第一大队在防区里活动的。

到时候,锅军逼着第一大队过江,第一大队反而十分凶险。

这个想法被蔡语芯否决了。

那么,鬼子兵力空虚,还有什么可以抓住呢?

虹桥镇离平江县城有七十公里的山间公路,都是川军在此驻扎时修筑的。

“留下来,吃了饭再走吧!”

这是蔡语芯的通讯员在跟张道涵的通信员说话。

“吃饭?”

蔡语芯立刻想到了:‘四百个鬼子一天要消耗八百斤粮食。

而鬼子外出作战一般携带三天的口粮。

就算是鬼子带了卡车,可以多携带两天的口粮。

如果鬼子在山里多待几天呢?

’ 想到这里,蔡语芯立刻下定了决心!

她当即带着整个部队前出到南边公路边埋伏了起来。

当然,部队埋伏在山后面的一个山坳里。

在前面一公里的山顶上派出侦察员。

一旦鬼子卡车来了,就放倒消息树。

主力再上到山顶去伏击。

-- 中川灰今带着四百个鬼子从六个方向上朝瑶田村向心压缩。

这次,他志在必得!

必须一举歼灭这一股新四军!

最好是活捉“蔡大队长”



赢得两人之间的较量。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等部队到了瑶田村附近时,自己人差点打起来了。

都把对方当成新四军。

中川灰今到瑶田村一看,整个村子里空无一人!

不仅如此,附近的四个山村都空无一人。

这让中川灰今觉得自己被蔡大队长像耍猴一般耍了。

鬼子六个小队随即疯狂地朝四面八方搜索,要想办法找到新四军的部队。

一旦遇到了,便四面合围。

向周围扩散搜索了一阵天。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