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回 赏金猎人下(2/2)

“这玉砖板可是花大价钱买来的。”

旁边的小弟说道。

“玉石我虽不太懂,但看过典籍记载“紫禁城筑基,上下一十四层,其一取仙山玉石,石纹如绸融水波,世间罕现”



如若猜得没错,就是此种玉石。”

陆语衫摸着玉石的边沿说道:“四五十年代时候故宫地基被掀过,现在只剩十三层,当时传言有人挖出了玉,传言真假就不清楚了。”

皓哥恍然大悟道:“所以那穿太监服的……?”

“对。”

陆语衫应道:“就是这玉招来的。”

“这玉砖买了很多年了,前几天为了这几尊神兽才拿过来,怎么偏偏到这里之后才招惹上这些东西?”

皓哥不解道。

“这个……”

陆语衫面露难色道:“皓哥您还是不知道的好,听我们的,只管把他从这里移开就可以了。”

“好好……”

皓哥赶忙应着,现下哪还敢看这几个年轻人不起?

“还有这几个摆件儿”



潇离点着三尊兽像鼻子说道:“那些个魂儿也不太喜欢他们。”

………… 中关村 古时称作“中官儿”

,这一带曾是永定河故道,风水极佳。

要说中国宦官历史源远流长,一辈子在宫内深居简出,受尽世间炎凉,虽说有做到高品阶的太监,但毕竟是少数,待到年迈养老之时多半悲惨下场。

可谓生时不体面,死亦无人问。

中国自古有“入土为安”

的说法,众太监一看没人管,那就自己管自己。

这个特殊群体便开始筹备起来,几个大太监领头,这期间就有清末有名的“李莲英”

,这一招呼下面小的们自然是一拥而上。

北京西北端一直是上风上水之地,圆明园和颐和园在此建造便可见一斑,众太监便选了稍近一些的“中官儿”

作为落脚之处。

待得“退休”

之时便在此“养老”

,一来相互有个照应;二来为前人打扫墓碑;三来自己的墓地也选在这里,前赴后继,终是有个着落。

再待到建国做首都规划之时这一带被划作科教区,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自是汇聚这里不必多讲,“中官儿”

有太监寓意,如果再叫“中官儿”

,按当时人们的理念显然就不合适了,便有学者提议更名。

“中关村”

便由此得名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