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所有将来皆为可盼(1/2)
在武极大陆极南,有一个小村庄,人家不过三四十,世代以打鱼为生。
村庄虽小,但它却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月村,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彭先生起的名字。
彭先生中年模样,年近四十,是二十多年前从外地进来的,见小村清静,便就在这里做个教书先生。
结果,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已是水月村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每家每户有小孩想学字画都会拜托他。
彭先生心地善良,来者不拒,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就在自家小院子里开设了一个小小的学堂,平日生活全靠村民送些鱼虾油米,算做另类的学费吧。
“一横为一,两二为二,三横为三。”
“一横为一,两二为二,三横为三。”
一群小孩跟着念叨,摇头晃脑,学得有模有样。
从中午开始,直到日落时分,估算着出海打鱼的大人回家了,彭先生才宣布下课。
唧唧喳喳一群小孩,打打闹闹的向先生告别。
出小院时,几个眼尖的小孩看到旁边侧栏后有个少年趴在栏院上偷看,栏院有两米多高,少年搬了一块大石头,站在上面还要踮起脚尖才能勉强看法里面。
见到少年,一群小孩顿时围拢过来。
“大海哥,你今天又没去打鱼吗?”
一听这口气,显然对少年的行径已经习以为常了。
少年踏着草鞋,小心从石头上下来,微扬着下巴得意道:“哪有,我是完成了师父任务才过来的。”
少年所说的任务村里人都知道,出海打两筐鱼,一筐二十五斤,刚好五十斤。
听着虽然不多,可小村中一天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不超过十个,都是家喻户晓的老师傅了,至少有二三十年打鱼经验。
打鱼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出海之后,经常会遇到风浪,更是加大了难度。
所以,老师傅们经常把打五十斤鱼的任务挂在嘴边,只要学徒能够完成,就可以出师了。
听到少年的得意话语,一群小孩顿时两眼冒光,崇拜得五体投地,没有任何怀疑。
“大海哥,你教我打鱼好不好?”
“大海哥,我昨天偷偷听到三婶和胜男姐私下说你坏话,胜男姐说要当你媳妇儿,把你榨干了。”
“大海哥,什么时候带我去打鱼玩啊?”
“……”
七八个小孩子,唧唧喳喳的好不热闹,对少年非常亲近。
原因也很简单,从他们记事起,便一直听着少年的‘传说’长大。
听村里叔叔伯伯们说,这个叫大海的少年,是骆叔叔打鱼时从海里捡回来的。
普普通通的模样,甚至比起村里男人还有着瘦弱,可却创造了不少奇迹。
别的老师傅二三十年才能一天打鱼五十斤,可少年却只花了六年就能做到了,如今更是能早早收工。
除此之外,他好像还不会老,十年前就是这幅样子了,十年过去除了晒黑一些,什么变化都没有。
少年憨厚老实,整天乐呵呵的,对谁都很客气,平日打鱼回家,闲暇时就喜欢趴在彭先生栏院后面听课,彭先生与他说过不少次,可以进去听,可他却腼腆得很,嘴上答应着,却从来没有进去过。
不止是彭先生这里,十年来,少年和小村里每一家都很亲近,能帮忙绝不推辞,可从来不会进别人家,态度一强硬点就抓着后脑勺脸红不说话。
“过几天,过几天带你们去。”
“二虎子你居然敢说胜男姐 坏话,小心我去告状哦。”
“时候不早了,快回去吧,回去晚了棍子炖屁股肉可不好吃。”
笑着打发了一群小孩,见到彭先生从院中出来,少年像变魔法一般,从身后墙角出提出一桶海鱼。
“彭先生辛苦了,我今天出海,师父让我送点鱼过来给您。”
彭涛看了一眼他身后,满满一桶鱼,少说也有一二十斤。
换做寻常渔夫,一天下来也就差不多这么点收获了,恐怕也只有面前这个少年有这个本事了。
“替我谢谢骆大哥,也谢谢大海了,你以后别趴外面,想听就进院里听,有什么不懂的还可以问我。”
彭涛也不推辞,一来他确实需要村民救济,二来嘛,拒绝也没用。
他清楚记得,几年前少年第一次送这么多鱼过来时,他果断拒绝了,结果少年放下桶就跑,速度飞快,他还没反应过来人就没影了。
几次开口都是这样,彭涛也只能无奈接受了,不提拒绝的事还能和他闲聊几句。
听到彭涛的话,少女憨厚一笑,抓了抓后脑勺应下。
彭涛无奈摇头,每次他都答应着,可从来没进过他小院。
“彭先生,那您忙,我先回去了,小芸姐和师父还在等我回家吃饭。”
“嗯,去吧。”
目送着少年离开,彭涛微微一叹,多好的年轻人啊,全身都是优点。
唯一让他略感不太满意的就是名字了,可少年记不起自己名字,因为在大海上捡到,骆天虹干脆就叫他大海,彭涛想给他改个好听一点的都没辙。
…… 少年一路打着招呼回家,走进家门时晚饭刚好出炉。
一个略显威严中年男子端着菜从厨房中走出来,他便是捡到少年的人,名叫骆天虹,少年一身打鱼本事都是跟他学的,所以平日以师父相称。
桌边还坐着一位少女,眉目清秀,小家碧玉,不像村里普遍的黝黑皮肤,很是皙白。
“大海回来了,快坐,爹爹刚做好饭。”
听到门口声响,少女轻柔笑道,起身帮着挪了挪凳子。
见此,少年赶忙走过去扶住少女。
“小芸姐,你别动,我自己来就好,我帮你盛饭。”
倒不是他过度紧张,而是骆小芸身体有些缺陷,从小便目不能视,也是因此,每天只能呆在家中,少了风吹日晒,自然而然也就白了许多。
在这屋子生活了二十多年,少女其实早对一切了如指掌了,根本没他想得那么脆弱。
可听到少年的关心,依旧心里暖暖的,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师父,您也坐吧,我来盛饭就好。”
骆天虹点头坐下,一字未发,很是严肃的坐在上位。
这般模样,换个初来乍到的人,估计看着都会有些紧张。
不过少年却是已经习惯了。
在他印象中,骆天虹一直这样,少言寡语,从来不会开玩笑,没有必要就绝不会说话,每天板着一张脸。
以前最开始时,少年也有些害怕。
直到有天他出海打鱼提前回来,听到骆天虹正和隔壁佟叔一群人胡侃,笑呵呵的吹嘘着自己收了个天才弟子,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也是那天少年才知道,骆天虹只是在他们面前严肃,实际就是个傲娇。
少年好几次偷偷听到他跟别人吹嘘,这辈子最得意的两件事。
其一,女儿貌美如花,乖巧听话。
其二,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看清了自家师父真面目,少年也就不怕他了,相处起来更加随意。
一顿晚饭,在骆天虹强行装出来的严肃气氛中吃完。
少年主动起身收拾,骆天虹则绷着脸出门去了。
每天晚饭过后,他都有一个活动,要和邻里一帮汉子找个地儿吹会牛。
骆天虹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踏出门外,屋里就笑开了花。
那么多了,他的真面目两个小辈心知肚明。
“小芸姐,我扶你去吹会风。”
收拾完碗筷,少年提议道。
骆小芸也不拒绝,从少年来了这个家后,她每天就多了这么一个消遣途径。
两层的小竹楼,一楼是平日活动的区域,二楼是房间。
楼顶架设着许多竹竿,这是用来晒鱼的。
每次来到楼顶看着竹竿上满满的海鱼,少年就很开心很自豪。
这些,都是他一手打上来的。
为了方便,楼顶放着好几张竹椅,忙的时候可以用来休息,茶余饭后则坐在这里吹风看星星。
不过这些椅子少年很少会坐,相比于坐着消遣,他更喜欢枕着手臂,躺在地方,这样更加舒适,如果少女不小心摔倒,也有他当个垫背的。
吹着清凉的海风,闻着淡淡的鱼腥味,这便是一天当中最轻松的时光了。
夜幕渐渐拉开,每当看到满天星辰,少年都忍不住会想。
自己是从哪里来,还有没有家人,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