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临危受命
他其实心里明白。
自从上次白妹妹找他,让他去欺负陆离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白妹妹就已经不是他最初认识的白妹妹了。
在他心里,白妹妹一直是如同天上仙女一般的存在,仙女素来都是清洁高雅的。
怎么会因为一己私欲而去欺负同样身为姑娘的陆离呢?
只不过那时他还无知无觉。
不知道白妹妹的这种行为已然开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若是当时他能够及早发觉及时的阻碍白妹妹。
或许事情就不会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如今,虽说陆离已经答应不将此事宣扬出去,可是白妹妹好好的突然被赶出了太学。
难免有人纷纷揣测,白尚书也定然会责怪白妹妹,之后白妹妹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他很想保护她。
可是又怕她讨厌他,不想接受他的保护。
白芷婉离开太学之时。
只有赵千力一个人出来相送。
门口的马车外,丫鬟还在等着她上马车。
“白妹妹。
若是回到府中之后,你父亲责怪你,你便说这件事情是我逼你做的。”
白芷婉无奈一笑。
这是赵千力第一次见到她笑了还是对着自己,虽然笑容勉强,可是他心里还是十分高兴。
“谢谢你,赵同门,谢谢你还愿意出来送我。”
如今他们太学中所有的同门应当都以为他是一个陷害同门自私自利的小人了吧。
“各位同门都是没有反应过来。
谁也不知道这件事情会是你做的。
但是你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的。”
虽然他们太学中的同门,平日里看起来有诸多矛盾。
但其实到了真正的大事上面,他们都始终是一条心。
这件事情关系到白妹妹的声誉。
就算白妹妹做了错事。
相信各位同门也不会落井下石的。
“赵同门,你其实是一个很有大智慧的人,好好留在太学中学习,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
说完这句话,白芷婉便转身上了马车。
赵千力如同得到了天大的鼓舞。
原本已经不打算继续留在太学的他,此刻忽然好像又得到了力气。
原来白妹妹在心里如此肯定他。
他也定然不能让白妹妹失望。
他一定要好好学习。
争取将来成为国家栋梁。
让白妹妹对他刮目相看。
好不容易把春试的坎儿过去了,陆离又恢复了往日的轻松。
自从白芷婉离开了太学之后。
太学之中再没有人针对她了,连平常最看不惯她的赵千力都一反常态用功读书。
太学之中消停了不少,日子一天天平坦的走过,又过了几日,上官饮凌收到了父亲的第一封家书。
父亲在家书里报了平安,上官饮凌和上官夫人都松了一口气。
看来是他们低估了上官大人,虽然身为文官,但是带兵打仗也毫不逊色嘛。
然而父亲在家书中却还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父亲带兵在向西行进的路上。
探子打听到在都京城外几百里远的一处低谷之中,似乎有一伙规模不小的训练有素的人马,探子大体估算了一下这批人马的数目。
约莫有几千精锐。
要知道,虽然仅仅是几千人马,但若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况且离京城只有几百里远,一旦京城之中人手空虚,这批人马趁虚而入。
几千人便能够占领都京,届时别说改朝换代了,圣上的性命恐怕都难以保全。
看来这批人马应当就是红焰藏在都京城外用来准备随时策应的叛军。
父亲在信中提到,怀疑这些人是有人私自训练的叛军,只不过消息并没有得到确切的验证。
而且父亲又怕他递呈给圣上的军报恐怕会先落进别人手里。
所以并没有在军报中说明此事。
而是写在家书之中。
派了最为信任的心腹送回来。
如此看来,红焰恐怕早已准备完全就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
等到京城中人马空虚的时候。
一举进攻夺下京城。
此人果然城府极深。
将人马安插在东京城外几百离远的一处隐蔽山谷之中,那处山谷地势险要,平常闲有人经过。
若不是父亲此次派兵打仗,多留了个心眼。
派探子前去打探。
恐怕他们到如今都还不知道有这几千人马的存在。
看来眼下离他们举行计划之时越来越近了,他们必须十分的谨慎小心,才能够保证一次成功。
上官饮凌写了一封密信将它绑在信鸽的后腿之上。
放飞信鸽,信鸽远远的朝着皇宫的方向飞了过去。
上官饮凌站在丞相府中的院子里,抬头看着昏暗的天色。
春日渐渐远去了,夏天马上就要到来了,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
有这样阴暗的天气也并不奇怪。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都京城中马上便要有大事发生了。
又是几日平静过去。
等他们再收到上官丞相的军报之时,却听到了一个让他们绝望的消息。
上官丞相在领兵抗击胡人之时,遭到胡人埋伏。
上官丞相带着手下兵马,奋勇杀敌。
却仍旧被胡人重伤。
被援兵就回到军营大帐之时,失血过多,重伤难愈,恐怕一时之间难以恢复,军营之中不可一日无主将,上官丞相特意请书,希望圣上能够恢复上官饮凌的官职,让上官饮凌带人奔赴西方战场,代替上官丞相领兵打仗。
抗击胡人。
这份军报一被传到都京城,便闹得人心惶惶,圣上也无比头疼,一方面担心上官丞相的伤势,另一方面又担心军中没有主帅。
万一胡人偷袭,恐怕伤势严重。
上官饮凌很快便被皇上召见至宫中。
“上官饮凌,此番上官爱卿因为抗击胡人而身受重伤,无力领兵,如今满朝文武朕能指望的唯有你一人了。”
“请圣上放心,臣一定不负圣上嘱托,平定边关抗击胡人。”
上官饮凌接下了圣上的嘱托,恢复了总司的职位,次日一早便要准备奔赴战场。
当日夜里,上官饮凌回到府中收拾行囊。
看着书房中挂着的铠甲,上官夫人不由得低头抹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