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研制手榴弹(1/2)

陈东山听了赵中遥的话,他赶紧说要帮助张连营一起设计一款新式的手榴弹。

“行,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俩了,设计好之后,先给我看看,要是觉得可以,那就先生产一些,试验一下,看看这种手榴弹的威力怎么样。”

“放心,我们很快就能设计出来的。”

张连营也头答应。

赵中遥说完之后,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哼,这两个老家伙,不给他们的厉害,他们是不知道规矩。

真是不知趣,放着排场不排场,非得让人牵着鼻子走才行。”

想着陈东山和张连营的事,赵中遥心里就有些烦。

可他也知道,自己是一个厂长,这种事情正是考验他领导能力的时候,要是因为这小事,就觉得当厂长很烦的话,那他这个‘官’也就不用当了。

再说陈东山和张连营看赵中遥走了,两人就又开始商谈起来。

“老陈,怎么着,是不是以后我们就让赵中遥牵着牛鼻子了,什么事都得听他的。”

别看刚才在打扫卫生时,两个老家伙在赵中遥面前装的跟孙子一样。

其实,他们心里还是不服,只是他们知道,现在要是硬和赵中遥做对,那对他们绝对没有什么好处。

不管怎么说,现在赵中遥是他们的领导,他们必须听基地厂长的话,这是刘主任的意思。

他们俩要是明着和赵中遥对着干,那是明显的违背了基地的规定,赵中遥自然可以处分他们。

两个老家伙,也都是快要退休的人了。

这个时候,要是弄一个处分,对于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的,于是两人才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了。

可他们内心深处对赵中遥的憎恨是有增无减,他们已经把赵中遥当成是自己的仇人了。

只是不能明着表现出来。

刚才赵中遥给他们俩下达任务的时候,他们俩也是一副恭敬顺从的样子,可等赵中遥一离开。

他们俩就又原形毕露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们现在忍一时,是为了将来好把赵中遥给整倒。”

陈东山自然也是一样,他又怎么会愿意成为赵中遥的马前卒。

白天的举动,也都是装模作样罢了。

“老陈,我看你又在说大话,你有什么能耐把人家赵中遥整倒,人家好歹是基地的领导。

你我虽然是总装的专家,可到了这个深山沟里,还不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吗!”

张连营虽然也是一肚子气,可他感觉自己没有办法整倒赵中遥,自己也没有什么过硬的后台,虽然有总装的领导说话,可自己和人家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也不是特别的好。

就象刘主任之前也算是朋友,可现在人家都不帮他们说话,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和赵中遥对抗。

他们很清楚。

赵中遥现在才是军工界的红人,他们俩的名气虽然很响,可他们已经是‘过期’的明星了。

虽然还有名气,可就是没有什么人气了。

连领导们也不在‘喜欢’他们了。

“老张,你怎么这么悲观呢!

赵中遥算什么,难道我们俩老专家还不如他一个小专家。”

陈东山似乎还是不把赵中遥放在眼里。

觉得这小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老陈,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俩老专家怕是根本没有人喜欢了,你怎么就没有觉察到,现在整个军工界似乎都在向年轻化发展。

只有年轻的军工人才。

才会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象我们这些老专家们,已经是过去式了,没有人在关注我们了。”

对于国家现代化改革的事情。

张连营也是很清楚的。

他知道,整个华国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军队也是一样。

也在进行现代华建设。

军队中的军工界也一样,也在整个军队改革的大潮之中。

华**队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一步,就是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这个干部队伍不仅仅是正规军中现役的军官,还包括军工界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

所有的这些高级人才和军事指挥官。

都要向年轻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

而赵中遥无疑就是这一股改革大潮中的典型代表,他既有大学教授的身份,又有军工专家的身份,还是一个只有二十六岁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才,在整个华国来说,难以再找到第二个。

所以说,现在华国的军工界对于赵中遥这样的‘青年才俊’自然是非常重视了。

就连这一次让赵中遥担任‘江海机械厂’的厂长这一个职务,那也是总装备部的领导,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对于军工界的老同志,上级领导也不好意思让他们直接提前退休了,也只能尽量把他们调动一下,让他们适应这个改革大潮的须要。

要是这些老家伙们,还有一颗年轻的雄心,还有再干一番事业的决心,那就继续留着他们,可他们要是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那就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了提前退休。

陈东山和张连营就是这一批军工老家伙中的代表。

总装的领导把他们调动到这个新成立的军工基地,就是想要考验他们一下。

看看他们是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还要想再干一番事业,还是说,他们已经真的老了,不想再建功立业了,那也好让他们自己提出了提前退休算了。

其实,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人才,和年龄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年轻人不一定不是人才,老年人也不一定都是人才。

改革虽然是要求干部队伍年轻化,可如果一个老专家确实是很有才干,是国家的栋梁,是一个单位的中流砥柱,那国家有关部门,也舍不得他提前退休的。

可以说,赵中遥重生的这个平行世界之中的华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和制度的变革。

在这样一场大浪淘沙的运动中,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够留存下来,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浮萍和泡沫,只能随波逐流随改革的大浪而远去。

而真正能够洞悉到这一切的人。

怕是也不多。

赵中遥可能算是一个。

而张连营和陈东山他们俩老家伙,也无法洞悉这一切。

还在心里埋怨领导们不关心他们,把他们调动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还让他们受到一个年轻人的‘欺负’呢!

“这都是正常的吗!

谁叫我们都老了。

不中用了,自然不招人喜欢了。

你还想怎么样,难道你老了,还想更加招人喜欢吗!

这怎么可能。”

“那我们就这样忍气吞声地让赵中遥呼来喝去。”

张连营怎么着,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先就这么着吧!

以后。

有什么机会,我们再想办法整治赵中遥。”

陈东山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对付赵中遥,可他感觉只要想对付一个人,慢慢的总会有一些时机,能够让自己把握住的。

“老陈,我倒感觉这一次研制手榴弹就是一个时机。”

张连营是一个研制手榴弹的专家,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一定会比赵中遥强。

只要自己比他强,那在研制手榴弹方面,赵中遥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此话怎讲。

研制手榴弹我们有什么时机。”

陈东山不大明白张连营的意思。

张连营走到陈东山面前拍拍他的肩膀道:“陈老,你想,赵中遥虽然是一个研究导弹的专家,可他并不一定会研制手榴弹。

别看手榴弹只是一个小武器,可小武器也包含着大技术。

赵中遥在这方面,他肯定不如我们,这样的话,我们研制手榴弹时,赵中遥不就一切得听我们的了。

我们要他怎么做,他不就得怎么做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