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卷杂文轶事(三)(1/2)

(接续上文) 旅游天留山杂记 天留山是我们渭南市桥南镇境内的一处旅游圣地。

这里山川秀美,风景诱人。

吸引了无数的旅客。

作者曾有幸游览了此地。

故诗兴大发,特作下此文,以作留念。

说是古城,完全是后来人工打造的,不是原先就有的。

景物建筑全部仿古而成,依山势分成许多区域,各具特色。

我们的游程定此为终点,随山路登级到顶峰,还有一个“梯子崖”

的景点,因几个人过去曾上过而放弃。

这个古城所在,有竹海,有长廊,有游乐场,有小吃街,有小湖阁亭,有雕塑画像,有百家姓的石刻,有三字经的壁墙,还有追思久远的传说故事,在这里流连,享受着天然氧吧的舒适惬意,在湖边阁亭漫谈歇憩,乌儿鸣唱中,自有一番风趣。

在古城后院,还雕塑一个巨大的龙头,与后边的山梁巧妙结合形成一体,分明是一匹卧龙的形象。

天留村是传说中晋朝周处活动的地方,曾建有周处庙,虽庙毁,但传说故事依然流传,山上山下,周处的形象充满其间。

在一处优雅之地,还塑造了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三个伟人的站立像,游人至此,照像留影,自是必然。

天留山古城周边一直到山顶,森林茂密,凉爽宜人,随处都是奇石异景,有兴趣的书法家在此尽显才能,刻石写字,留下印迹。

山中百鸟争鸣,珍禽时有出没,意境幽深,引人入胜。

是一个理想休闲养生的好地方。

行程中,占稳老弟为我们也摄了好多照片,把此行留在了记忆中。

为古城以诗为念。

天留山古城。

天留山和天留村还正在打造建设中,现在和将来,秦岭北麓以天留山为核心的区域,被称为渭南的后花园名符其实。

临渭区文旅公司已在此安营扎寨,有他们的亲临指导和现场实践,山水桥南会更加灿烂夺目,富美临渭会使世人向往慕羡。

游罢天留山天留村,在回程车上谈论,觉得美中不足还有不尽之处,名为航天生态园,景区内却鲜见航天景物的影子,有点“借虎壮威”

之嫌,尽管航天博物馆在其旁,如不便不如不用,另起其名;山中古城周边及其上还需加大开发力度,在山坡有利地形建木屋度假村之类的场所,总之要更加丰富多彩,要使游人流连忘返。

(伊小城老师美文欣赏) 收 麦 今年气候有点反常,麦熟得比往年早。

6月8日,我去麦田查看,多数麦都熟了,只是自家那片地是壕窝子,少量还有些旺。

于是拿镰割了地边子,打算过几天再收。

6月11日,吃过早饭,就往麦田赶,今个无论如何都要把麦收回来,天气预报说12号有雨,13、14只有两天多云天气,以后几天都是雨,如果今天收不了麦,麦就会瞎地里。

一年的辛苦等于白搭。

紧催紧撵,到了下午两点多,收割机才进了地。

麦收完,拉麦车却没到。

无奈,从大嫂家拿了两张篷布,把麦先倒在地里。

然后回家取袋子,顺便叫上对门老程来帮忙。

正装着,雨来了,二嫂从旁路过,急忙从邻家拿来锉斗,跟着,大嫂也来了。

人多手快,麦一会儿装完了,拉麦车也赶到了。

6月12日,下了一天雨,预报13,14两日是多云,15、16、17又是中到大雨。

6月13日,天刚放亮,我便起身晒粮,原打算晒上一半,没料老伴心沉,硬嚷着全部晒完。

粮食在门前晒了两处三摊,因为麦收得旺,晒上后便不停的搅、不停地打麦糠,把人累得够呛。

下午两点多,永亮告诉我,“哥,天气有变,三点有雨哩!”

我看了下手机,三点的确有雨。

告知老伴,老伴说,莫急,多晒一会,人家都没收哩。

忽然,西边天上黑云压顶,气势汹汹向东奔来。

“收”



我果断发令。

紧收快赶,雨就来了,情急之下,对门邻居都前来帮忙。

房东李哥常年患病,今天也来了。

大家扫的扫,推的推,装的装,拉的拉,紧快只收了两车麦,雨就大了。

有些麦淋了雨,还有些泡澡了。

今年这天也真是的,总是不随人愿。

地里需要雨的时候它就是不下,正收庄稼的时候偏下个不停。

害得人收个麦晒个粮跟做贼似的,时时都要看它的脸色。

好在天气无情人间有情,当天雨来临的时侯,亲邻及时出手相帮,使人心里感到温暖,从中也体现出人性的善良。

狼娃 狼娃妈中年丧偶,守寡把她的几个儿女都拉扯大了,他们相继都结婚成家了,她自已却一年不如一年地老了。

在几个孩子当中,她觉得狼娃比较靠谱,便把养老的希望寄托在狼娃身上。

狼娃结婚后,狼娃妈觉得她的任务完成了,也该享点福了。

可是狼娃结婚不到一年,媳妇就嫌狼娃负担重,闹活着要分家。

而且还摞岀狠话,如果不分家就和狼娃离婚。

狼娃站在一旁闷着不吱声,不知是惧内还是想分家开不了口。

看到儿媳旳铁心和儿子的把作,狼娃妈的眼泪溢到眼边,硬是把眼泪咽到肚子里。

狼娃妈是明白人:咱老了,活的有今儿没明儿的,受点难不打紧,总不能让儿去当光棍!

分就分吧,就这样,她过起了清锅冷灶的日子。

狼娃家夲来就穷,住宅紧张,这一分家,地方越发紧张。

古训说:‘妈大的心在儿女身上’,这话一点不假。

虽然狼娃俩口子对老人不咋地,但狼娃妈心里装着她的狼娃。

狼娃妈门前有一块老菜地,那是个建庄基的好地方,好多人都看上那块地,还有人要岀钱买,希望老人把那块地给他。

狼娃妈心里明白着哩,谁都不给,我还要靠儿子养我老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话妇孺皆知,狼娃没盖房的时候逢人便说,‘我将来把房盖了,把我妈接到新屋,让我妈也享几年清福’。

狼娃经几年的努力。

务果树,外出打工有了点积蓄,又加之亲朋旳帮助,终于在他妈占的庄基上盖起了漂亮、宽敝的小洋楼。

跟原来住那个拥挤、狭窄的老屋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差。

不久,狼娃一家就搬进了新屋。

狼娃妈仍旧住在破旧、狭窄的老屋。

狼娃自搬进新屋后再也不提他盖房前说的话。

狼娃妈对儿子的做法很是伤感。

但她没有闹活儿子,独自在无奈和伤感中打发日子。

她常常悄悄地流泪,她晚上总是感到害怕,她常在睡梦中遇见死去的人,她有时一个晚上一个晚上地睡不着。

她常常自叹,我的儿女子孙合在一起有几十人,咋就活成我一个人了。

每当有人问她儿女待她好不好,她总是给人说好着哩。

新世纪的春天来了,狼娃妈病倒了,怕是要不行了。

儿女们围成一团泪流满面不停地呼唤‘妈呀!

妈呀!

妈呀!

’,狼娃情急之下当着众姊妹的面说,让我把屋里收拾一下,把咱妈背过去!

客随主便,众姊妹也没得话说。

狼娃从新屋转了一趟话又变了,算了,咱妈就停这儿,老屋新屋没多大意义,反正是快要咽气的人了。

狼娃妈在一番痛苦的挣扎后,终于停止了呼吸。

儿女们干嚎了几声后,就商议着酬办丧事。

在狼娃的张罗和主持下,母亲大人的丧葬活动也办得不错,狼娃叫了电影,女儿们叫了十个乐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