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兴趣是天赋(2/2)

只想说一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就算是天才,那也是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成功的。

虽然他们有了百分之一的天赋。

可他们仍然要不断的努力才行。

灯泡是如何发明出来的,是爱迪生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

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是爱迪生把人类从黑暗带到了光明,翻开了人类历史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爱迪生是一个天才。

可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发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电灯,就是失败了无数次才成功的。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天才那点天赋并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兴趣。

余认为,所谓的天赋就是一种兴趣。

根本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非常玄妙的形而上的唯心的东西。

这是因为我们无法解释那些有成就的人是如何成功的。

于是,我们就开始随意地猜想人家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就想人家身上肯定是有普通人没有的东西。

于是,就有了‘天赋异禀’这个词。

很显然这个词本身就是比较唯心主义的。

就认为有些人就是‘神’就是什么都知道。

他们生下来就与众不同,是超越普通人的存在。

当然,关于人类的大脑,这一团宇宙中最为神奇的物质,显然是还有很多的东西,我们还是不了解的。

可以说,我们了解的宇宙的知识,都比我们了解的大脑的知识还要多。

我们的大脑可以洞穿整个宇宙,但就是无法洞穿自己。

余认为,学习好的学生,不是什么‘天赋异禀’。

只不过是他们从小对学习这种事情有兴趣。

这才让他们不断地努力,才能保持一个学习好的状态。

而学习差的学生,只能说明,他们从来就对学习没有兴趣。

他们根本不想学习。

学习这一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和累赘,是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既然你都不愿意做这事,你又怎么可能把它做好。

伟大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他自己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我们都说爱因斯坦是天才。

可是他在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天赋异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