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20章 参仙老怪的高光时刻(1/2)

柯崇云一开始便亮明了身份,以耶律楚材的聪明才智,自然瞬间便看清楚了形势,所以很是干脆的便表示了顺从。

两人之间也不用再试探,直接开诚布公的谈起了撤离中都的一些细节问题。

耶律楚材虽然已经受到金君的猜忌,但到底也是中都高官,对中都内的形势自然更加了解,在柯崇云到来之时,他便已经在思考后续的计划了。

他与此刻中都内很多大臣一样,内心是倾向于投降蒙古人的,但是他也知道想让蒙古人重用他的难度有多大。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金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已经完全丧失了反击的能力,但是蒙古国人也很难攻破中都,最大的可能是蒙古人劫掠了足够的财货人口之后退兵。

当然蒙古人会牢牢占据着进入中原的门户,从此之后金国腹地将会沦为蒙古人的后花园,但除非蒙古人愿意从马背上下来,否则,他们是不可能长久统治这片土地的。

这是他的机会,也是他最头疼的地方。

如今柯崇云的到来却是给了他新的选择。

他答应跟柯崇云走,是因为他知道不走不行,但想让他真心投效,那也需要看看柯崇云身后的势力有什么本事,以及能够给他带来什么。

柯崇云也不隐瞒,直接将明教这些年的谋划,以及接下来的打算都与耶律楚材说了,又给了耶律楚材一本《星火集》,让他更直观的了解如今明教的潜力。

耶律楚材是一个儒学大家,而且更倾向于汉儒,重视仁爱,讲求实干,虽然对《星火集》中的一些大逆不道的观点颇有疑意,但也肯定了其中不少务实的论述。

“这书中的道理浅显实用,很有煽动性,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

耶律楚材问道。

柯崇云道:“这书中的三大令、五小令原本就是我明教的戒律,其余的观点也都是这十余年来,教中弟子的经验总结,并非一人之言,而这一本则是我这一年来对这些观点的汇总和整理。”

耶律楚材惊讶道:“竟然是你写的,当真不凡,不知你如今在明教是什么身份,将来若能得天下,建立朝堂,你大概又能担任何职?”

柯崇云想了想,道:“我明教自有教主与副教主,左右使者,之后是四大法王,法王相当于三省六部中得六部职权,我如今暂代负责教化的工作,大概相当于礼部尚书。”

耶律楚材道:“我若是加入明教,能得什么职务?”

柯崇云笑道:“这个我可说不准,大概要看先生之后具体得作为了,以先生的才智,定然知道我们趁机拉拢先生这样的官员的用意,先生的功劳若是足够,将来大事若诚,三公之位也不是不可能!”

耶律楚材笑了笑,对此却没有当真,道:“想要成大事,何其难也,如今天下三足鼎立,大宋实力雄厚,但是偏安一隅,有心无力,金国日薄西山,但是仍有一战之力,蒙古势头凶猛,最有潜力,明教想要凭借这么一本小册子成事,着实不那么容易!”

柯崇云道:“不容易便是有可能的意思吧,所以先生其实已经有了计策了,对吗?”

耶律楚材摇了摇头,又问道:“柯兄弟与现任教主是什么关系,教主可有子嗣,继承人确定了吗?”

柯崇云其实并不想当明教的圣子,但他也知道一个稳定的组织,才能够更好的吸引人才,于是道:“教主论辈分是我婶婶,她正当盛年,还没有子嗣,如今暂定的继承人,正是在下。”

耶律楚材闻言大笑,道:“大善,如此我也算放心了,计策我暂未想到,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之前从未仔细了解过明教,所以很多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具体方略只有等我入教之后才能慢慢完善。”

柯崇云闻言大喜,道:“有先生相助,明教大事又能更进一步了!”

耶律楚材道:“过奖,此事还有些遥远,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乘此机会拉拢更多人才,我这里有一份名单,柯兄弟可以试着接触一下!”

说着便在案前书写起来。

柯崇云看着一个个人名,其中有不少是他和杨康之前就打算拉拢的人才,不由放下心来。

两人商讨了一夜,第二日天微微亮,耶律楚材出了书房,让管家将两个儿子都叫了过来,对他们说道:“如今局势动荡,你们跟这位大哥出去避一避,等过几日我在过来找你们!”

长子耶律铸向来唯父命是从,虽然奇怪和担心,但却没有提出来,耶律齐年纪小,自然更不会说什么了,甚至他还觉得十分开心,因为他已经呆在府里好几个月都没出门了。

而且他记性不错,竟然认出了柯崇云就是当初在大街上变戏法的。

耶律楚材让柯崇云带两个儿子走,自然不是单纯避难那么简单,本质上其实就是将两人当作人质。

他暂时还不能离开朝堂,还有许多人需要他亲自出面才好拉拢,而柯崇云也不能只凭口头约定,便当真放心让他自有发挥,这两个孩子便是两人之间信任的基础。

李莫愁见柯崇云一夜未归,一大早却带回来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不由大为意外。

柯崇云道:“这两个孩子你照看一下,我先去找一下杨师兄,有最新的消息要跟他商量。”

李莫愁自然答应。

柯崇云去找杨康,将最新的消息互相分享了之后,又对计划做了微调,到了傍晚才又返回了客栈。

两天一夜未睡,柯崇云也有些疲惫,跟李莫愁说了一声,便回房去休息了。

李莫愁倒是与耶律兄弟玩得颇为开心。

最近一段时间,她也不用去摆摊卖艺,自然没有易容,而是以真实容貌示人,耶律铸十四五岁年纪,正是慕少艾的年纪,显得十分亲近。

耶律齐就更简单了,只要玩就好了。

柯崇云这一觉睡道半夜,忽然听到屋顶隐隐传来极为轻微的声响,当是轻功高手在屋顶行走。

他立马打开心眼,便见一个白胖老者正伏在李莫愁的屋顶,小心翼翼地的揭开了两块瓦片,朝着下面窥探。

这个时候李莫愁也早已经睡下。

耶律齐兄弟也在她屋中,占了她的床,所以她此时正睡在白绫上。

只见她平躺在巴掌宽的白绫上,双手放在小腹上面,呼吸似有似无,显得十分宁静,忽然,她的眼睛猛得睁开,正好与屋顶上方一双眼睛对视起来。

白胖老者本来动作十分轻盈,就算揭瓦也不会被李莫愁察觉动静,只是看到李莫愁竟然躺在白绫上睡觉,觉得十分好玩,忍不住“咦”

了一声,声音虽小,也比揭瓦的声音大得多。

李莫愁睡寒玉床两年,已经达到了一心二用的境界,己便睡着了,还能分出部分心神维持内力运转,警觉性自然不低。

见到有人偷窥,李莫愁心头一怒,甩手便是一丛牛毛细针。

这自然不是冰魄银针,而是沐夏韵传她的玉蜂针,中者会十分痛苦,但不会像冰魄银针那样,很快就毒发身亡,但教训一些登徒子倒是够用了。

可惜屋顶之人可不是登徒子,而是武功不在五绝之下老顽童周伯通。

周伯通也不是来偷窥李莫愁的,他是来找他宝贝徒弟耶律齐的。

数月前,老顽童带着耶律齐去看柯崇云卖艺的时候,他认识耶律齐才不过几日,还没太多交情,所以见柯崇云认出了自己,心虚之下直接丢下了耶律齐就跑了。

但是他也没有离开中都,而是继续在城内晃荡。

这一日,他正晃荡到了权贵们聚居的东贤街,忽见一群人从一座大院里涌出,脚步匆匆,不知发生了何事。

他是个贪玩爱凑热闹的性子,当下便跟在后面,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

他不知道的是,这群人乃是金国参知政事完颜承裕招募的武林高手。

这个时候,野狐岭之战还未爆发,完颜承裕正是接了金帝的任命,准备前往关外抵挡蒙古大军,所以带着这一众高手同行护卫。

老顽童虽然看出这群人中不少人的功夫都很不赖,但他艺高人胆大,丝毫不掩饰,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跟着。

这群人乃是要去兵营的,哪里允许这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家伙跟着,便分出两人过来驱赶。

老顽童自然不愿意走。

两人身为金国宰相的护卫,平时骄纵惯了,让你走你不走,那便去死好了,于是直接动起手来。

老顽童的武功远胜这两人,本来三两下便能将他们打趴下,但他偏生爱玩爱闹,竟将这二人如耍猴一般戏耍了一番。

正得意的哈哈哈大笑,一个身穿葛布长袍的白发老者忽然从那群江湖好手中飞身过来,展开大擒拿手便要锁拿他的咽喉。

那人速度极快,老顽童差一点着了道,扭身躲过之后,大呼一声“好险”

,那人没料到自己的招式竟然被这貌不惊人的胖老头躲开,当即又是连续两爪,分别爪向他的百会、膻中二穴。

周伯通见此人身法极快,招式凌厉却不惊惧,反而显得大为兴奋,便也以擒拿手法与他拆招。

那白发老者武功当真了得,虽然招式并不如何高明,但速度极快,宛如一只灵狐在雪中捕猎,灵动无比,老顽童与他拆了百余招,竟然没能将他拿下,不由大为惊喜。

老顽童是个武痴,每每遇到没见过的武功,定要缠着看个究竟,所以并未用上全真派威力巨大的招式,只以巧招引对方将所学武功招式一一展示。

那老者也不傻,很快便察觉老顽童似乎在偷学他的武功,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换了一套江湖上颇为有名的燕青拳。

这燕青拳乃是水浒英雄燕青的独门功夫,后来流传开来,江湖上修行者不少,但造诣深厚的却是不多。

老顽童显然认识这套拳法,见对方使出一招怀中抱月,觉得没什么意思,当下使出一招散手,想要迫使他变招。

谁知白发老者这一招怀中抱月是假,双手看似环抱,与怀中抱月一般无二,其实却是灵狐拳中的一式杀招,在环抱住敌人之前便已经将双手合在一起。

只见他双掌掌根相抵,双臂猛得伸直,同时身体一矮,双脚蹬地,身体急冲而出,朝着老顽童的胸口便是一推。

老顽童见他这一招变招极快,威力无比,不敢怠慢,忙一招昊天掌迎了上去。

两人掌力相交,爆发出一声巨响,白发老者身体倒飞而出,在空中翻了个跟头,竟又扑了上来。

反观老顽童,连退三步,这才站稳脚跟,却是吃了一点小亏。

不过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越加高兴起来。

刚才那一掌,虽然他是轻敌之下,仓促应对,但以他功力,寻常高手也难以让他退后一步,那人能让他连退三步,单以功力论便已经不差他多少了。

放眼江湖,能偶有此功力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老顽童收起玩心,开始认真了起来,一边交手,一边细看那人样貌,只见他身材中等,白发如银,脸色光润,犹如是童颜白发,神采奕奕,穿葛布长袍,打扮非道非俗,自有一股宗师气度。

又是双掌相交,这一次老顽童退了一步,那老者退了三步。

老者红润的脸上露出骇然之色,心道我吃了神丹,功力大增,这人看着还没我大,怎得功力竟比我还高出一截。

老顽童也很是惊讶,直接开口问道:“老白毛,你这么深厚的内力,怎么功夫这么差?”

老者听他叫自己老白毛,心下恼怒,喝道:“什么老白毛,老夫长白山参仙梁子翁,你这家伙又是什么东西?”

老顽童道:“我是老顽童,不是东西,你说你是参仙,莫不是长白山的人参成了精?”

“你才成了精。”

梁子翁呛了一句,又问道:“老顽童是什么东西,你没有名字么,师承来历也不敢说么?”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