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番外 9(1/2)
易学社的社员凑足三十人, 正社长是楚千黎,副社长是谈暮星,最后就只剩关键一环, 寻找社团的指导老师。
只要能有指导老师参与, 社团创建就基本完成。
汤曦玲说可以帮忙联系老师,但大小熊却早就另有目标。
哲学系有自己的会议室,师生们偶尔会在此落脚。
会议室内,潘义成悠然地喝一口热茶, 他和蔼地望向二人,感慨道:“我们还是第一次正式在学校里见面啊。”
三人曾经在铁路工程办公楼内共事, 一起乘坐飞机前往戈壁,又远赴寒冷静谧的h国, 如今聚首在热闹朝气的校园, 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潘义成平时没课不来学校, 楚千黎和谈暮星假期时就没看见他,倒是碰到寻人面试的柳钧。
现在是学期之初,三人难得能相逢。
“大学生活怎么样?”
潘义成关切道。
“一切都好。”
谈暮星礼貌地应声, 他下意识看楚千黎一眼, 委婉道, “我们最近在研究大学社团。”
“社团好啊, 年轻人就要多参加活动,我看那些社团都可热闹,换我再读大学, 估计也想参加。”
楚千黎眨眨眼:“潘教授现在不常来学校吗?”
潘义成笑眯眯:“虽然很想跟你们经常见面,但大一学生的专业课不多,估计你们后面有我的课。”
潘义成资历较老,新生跟他接触不多, 要等高年级或研究生才遇到。
他一般是授课结束就回家,不会在校内多加逗留,甚至没有固定办公室。
楚千黎乖巧道:“那现在我们刚好有常见面的机会。”
潘义成:“?”
谈暮星适时补充:“其实我们最近计划创建易学社,想麻烦您担当社团指导老师……”
潘义成突感不妙,他微笑着起身:“同学们想吃点什么吗?
我看看隔壁有没有零食。”
楚千黎哪能不懂教授的遁地大法,她当初就被他一箱果干搪塞过去,自然不会再次上当,立马打断潘义成逃跑技能,哀声道:“您呕心沥血写出《周易新解》,难道不想让更多人感受易学的魅力吗?”
“我想,我想。”
潘义成笑着打起太极,滴水不漏道,“欢迎同学们旁听我的课程,或者观看易经哲学网课回放。”
潜台词是,教授欢迎学生们来做教室气氛组,但他绝不做操心的指导老师。
楚千黎:“明明刚才还说年轻人要多参加社团活动!”
“但我是老年人啊!”
潘义成理直气壮,他又放缓语气,循循善诱道,“小同学们,这种社团的指导工作,你们还是找年轻教师,他们比较好骗……不是,他们比较有热情,我的精力跟不上。”
潘义成在h国当仁不让挑起大梁,但他重返日常就变回老油条,坚决不接受细碎繁琐的工作,能躲一阵就躲一阵。
谈暮星老实道:“我们不会耽误您太多事情的。”
楚千黎:“对呀对呀,就是写写报告,您是老笔杆子,稍微糊弄一下就行!”
“你们要实在没认识的老师,不如我出面给你们介绍。”
“这不是怕找其他老师过段时间被取缔嘛。”
楚千黎心虚。
潘义成沉默片刻,直言道:“取缔这个词用得妙啊。”
这听上去就不像能随便糊弄的社团!
潘义成妄图摸鱼溜走,谁料被二人拦住去路。
楚千黎可怜巴巴地哀求,谈暮星满脸诚恳地盯着,倒让潘义成僵硬地挪不动腿。
“哎呀,组织这种社团很麻烦,还要定期给学校汇报。”
潘义成懊恼道,他抵挡不住二人目光,最终还是破罐破摔,“算了算了,你们把社团申请表拿出来吧,但不许打着社团旗号做奇怪的事啊。”
谈暮星赶紧将申请表及签字笔递出。
楚千黎欢喜起来,她一口保证道:“不奇怪,不奇怪,有奇怪的地方也会用话术包装好的!”
“……”
潘义成都拿起签字笔,他听完此话差点放下,最后还是勉为其难地签名。
社团申请表要有指导老师意见,潘义成大笔一挥唰唰地写完,表格就被彻底填满,上交后等待审核即可。
楚千黎满意地拿起表格,她眼看大功告成,试探地挪步想溜:“谢谢老师,那我俩就先……”
潘义成朝他们招招手,气定神闲道:“等等,不急,我们坐下再聊会儿,我给你们列个书单。”
楚千黎满目茫然:“书单?”
潘义成和蔼道:“对呀,不是易学社吗?
我给你们推荐几本易经的书,你们回去后好好研读一下,到时候再写那么三四五六篇读书报告,重点分享一下你们对其中哲学精神的感悟。”
“你们正好是哲学系的,说起来专业都对口呢!”
楚千黎:“?”
楚千黎迟疑道:“读易经的书好像没问题,但三四五六篇读书报告,数量是不是稍微有点……”
多?
“哎呀,就是写写报告,你们是老笔杆子,稍微糊弄一下就行,这都不是正式论文。”
潘义成像模像样地原话奉还,笑呵呵道,“这样我也好向学校解释易学社在做什么。”
“……”
潘义成果然是老狐狸,他作为指导老师被迫年年写报告,立刻布置书单要求两人也得交报告,定期展现社团最近的活动成果。
楚千黎眼看潘教授写出密密麻麻一张纸,她赶忙伸手制止,惊道:“太多了,太多了,看不完的!”
“慢慢看,可以的,本科有四年,不行就读研,再不行读博。”
潘义成饶有兴致道,“这事情一举两得呢,你们的社团长长久久,本科到博士的学术生涯规划也完成了。”
“……确定不是难读的书太多,最后彻底打消学术深造的念头吗?”
楚千黎望着深奥的书单发懵,她以前向印钞机吹嘘自己是未来的国学教授,但要能精通这些大部头,那估计就不是瞎吹牛,真可以找一所高校当老师了!
潘教授居然用知识来报复他们!
片刻后,两人跟潘义成告别,离开哲学系会议室。
楚千黎一边上网搜索,一边忍不住吐槽:“这书单是普通大学生该读的吗?”
谈暮星好笑道:“没准是给当世第一读的。”
潘义成知道楚千黎擅长算卦,所以他都不提术数堪舆,易经书单围绕人文和哲学较多,首期读书报告命题就是“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周易》辩证法内涵”
。
这种活动名称一报上去,易学社的审批畅通无阻,甚至都被寄予厚望。
虽然楚千黎要花些时间用新知识武装自己,但她建立社团的目标达成,而且初期发展就相当不错,很快陆续推出新活动。
贺家别墅内,贺时琛感到最近生活过于安静,以至于透露出一丝诡异来。
楚千黎上大学后忙碌异常,她非但没有像过去般疯狂消费,反而天天在家读书学习,让贺时琛深感莫名其妙。
她要高中时如此用功,他以前估计都不会暴躁。
客厅内,茶几和沙发上铺满各类艰涩书籍,草稿纸横七竖八地摞在一起,让人根本没地方落座。
贺时琛凝眉:“你是在摆二手旧书摊吗?”
“我在学习,查找文献。”
楚千黎振振有词,“研究哲学懂不懂?
我现在是哲学家!”
贺时琛面无表情地吐槽:“不是每个读金融的人都是巴菲特,也不是每个读哲学的人都是哲学家。”
“但我肯定是。”
贺时琛:“……”
你肯定是太自信了。
不过楚千黎突然转性也不错,贺时琛认为她大学氛围不错,可能是周围的优秀同学刺激她发愤图强。
他还专门询问谈暮星,是不是班上学霸过多,致使楚千黎产生迫切的竞争意识,居然会破天荒地读书。
“啊,你是说她最近读的书吗?”
谈暮星解释,“那是学校教授布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