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谁在告密(1/3)
刘小姐安排了一个新人,名叫阿宽,名义上说过来学习。
这是好事,谁带是个问题。
还没轮到尹贤仁猜测,就已经决定了让给多哥,多哥是师傅。
多哥当然喜不自胜。
第二天,多哥就安排下乡。
这个安排及时。
说过的话都忘记也常有。
安排也是,马上就开始执行。
也可能做梦,也可能在纸上做计划,实际行动才行。
来了新人,是要学习技能的,起码学习一下经验。
刘小姐安排这个人,来学习,要找对象,还要项目。
计划安排给尹贤仁,尹贤仁有些不想管事,柯南做项目还是有些依靠当地,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想到独当一面。
机构安排新人来学习,也是一个尝试,如果成功,可以每年都安排,费用都是自己解决。
这些人回去后会像种子一样,播种,开始发芽,然后生长,开花,结果,最后会影响不少人参与其中,这样,机构就好像旅行社一样能有不少进项。
这个是个财路,如果想发财,也可以试试,但是,目的不在这个。
如果旅行社知道,会投诉,说抢他们饭碗。
其实,做这个工作,不是同行业,只是类似于旅游,但不是旅游,这就难以定性。
所以,安排访客也是秘密进行,不声张,不申请,也不等批准,不用打招呼。
逮到了就再补办手续。
仅此而已。
他很清楚,这个阿宽来了就想下乡。
在城里呆着没意思,城镇大同小异,房子多、车多、人多、店铺多,什么都多,乱糟糟的,不如乡下单一。
如果想简单,就在乡下住,与世无争、怡然自得。
上了中巴车,阿宽又是一番感受。
车上竟然有鸡,活的,这个让他实在无法忍受。
他要求坐后面。
但是还是有味儿。
看来,他已经不想来第二次了。
到了鹤村,鹤村的老负责人死了,现在是新的当家人。
老负责人在项目开始前还在,项目没结束,就先走一步,留下烂摊子给新任的负责人。
多哥这次去没和负责人联系。
原因很简单,阿宽这次来不是向负责人学经验,是向多哥学习。
多哥就是老师,老师懂得很多了,没必要再去问校长。
都知道,在鞭长莫及的地方,就是没办法管束的所在。
阿宽来,已经被洗脑,知道机构的运作原则,理论一套套,实际怎样运用,不太清楚,到了现场,更有鲜活的认识。
不必担心人家说他只有理论知识,只懂翻书,不懂实践,不爱其他的影响。
这个交代很有必要。
刘小姐很清楚,在山区做事,如果按照尹贤仁的作法,不好做。
一方面要对得起捐款人,另一方面不被赶走,就要和当地结合起来,也就是风俗习惯,说话方式,做事方式,都不能相差太远,要接纳,要宽容,也可以说是包容,最终把项目做好。
阿宽在港岛读了很多书。
平时的爱好单一,就是读书,也偶尔跑步。
这个习惯保持多年。
港岛有很好的读书气氛。
现在有了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他们在读书。
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很大,要轻松前进,就有减轻负担。
他们也知道这个道理,休息只要有个地方睡觉即可,剩下的时间就是做事。
可以看到有很多勤奋的人。
晚上工作到很晚,早上很早就有起床做事。
真正恋慕床铺的很少。
世事如此,不堪回首,也要负重前行。
读书让一个人的视野更广阔。
让人有睿智,让更多的人愿意通过书籍达到进步的目的。
读书不是为了面子,是为了里子,也就是加强内心的勇气,提升内在的素质,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读书是个人的事,不能强迫。
自己要读书,自己要学习才行。
这才有推动力,才能向前。
多哥也放了几本书在床头柜上,所谓的床头柜,就是一个小课桌。
多哥住在村委会。
这里以前是小学校,离镇里比较近,就没有再办下去,将老师学生都合并到镇上的小学。
这里没人,房子空了,没人住,村委会又没有办公室,就和学校商量,腾出学校,这样两全其美、解觉这个难题。
学校当然同意,又不是白住,肯定要付租金。
学校得到额外收入,可以给师生改善一下伙食,是好事。
事情就这样成了。
多哥顺利地搬到到了学校居住。
那里水电都有。
水就在旁边,是一条河,这里可以作为洗菜或者洗澡的地方。
吃的水从对面的山上的水源汲引过来,比较卫生。
阿宽没有看到村干,心里直犯嘀咕,这工作怎么开始的?
难道说,多哥是个神?
或者有特别的人格魅力,能够让别人听话?
带着疑问,阿宽看多哥这个表现,完全是假装热情的样子,真让人受不了。
多哥看阿宽总在记笔记,这个让他心有余悸,难道说,他要告状?
多哥一看到拿本子记录东西的就犯怵,这是在整材料准备找上级反映情况吗?
“你需要了解什么?”
多哥问。
“我在整理问题,等一会再提问。”
阿宽说,口气不是很强硬,这个让多哥感到些许有些安慰。
原来不是记录材料作为证据,然后上报,相当于告状了。
这个没有苦主,也就是说没有原告,就很麻烦。
如果想要核实,也就没有办法。
多哥的额头沁出了汗珠子,他赶紧擦了,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
不过,他最担心的问题没有解除。
这个家伙要去港岛办公室的,不清楚去港岛,是否要经过江城,江城正是刘小姐盘踞的地方。
阿宽没有多哥想的那么复杂,他只是在记录他看到的和想到的,这次来不容易,除了给港岛办公室交钱,说是赞助或者爱心捐款,还要自费,包括吃住和交通费等一路开销,因为付出太多,就要好好珍惜。
这些自掏学费,自己承担所有费用的旅行,有点像农家乐。
不过,能从中学到项目的知识。
不浪费时间,他就提出去工地看看,另外,想和村民聊聊。
这个不在话下,转一圈回来做饭吃,他俩离开县城的时候,顺便在菜市场买了一点菜,准备到项目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