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紧锣密鼓(2/2)
吃饭的目的,是为了项目,更重要的现在是谋生的手段。
谋生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做事而已,无论做什么,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就可以。
还没写好几个字,季柯南的电话响了,"凌少寒来了,你们过来吧,在清风阁酒楼。"
季柯南心想,完了,今天又报销了。
写字是在酒后写,质量没有保障。
为了给读者好的产品,必须要保持清醒,锤炼语言,不拿出好东西,怎么对得起读者?
季柯南对尹贤仁说:"走吧走吧,去了再说。
看看下一步咋搞。
东干事不会犯傻,请吃饭不是无缘无故,还是想把事情搞好。
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谨慎。"
"老弟进步挺大的,你有了知识,加上经验,对付那些土老冒,真是游刃有余。
以后老弟会更厉害。"
尹贤仁说。
二人说着话,开始收拾东西,关上门,向楼下走去。
柴女正在拖地,这地已经很干净了。
再拖,估计地会拖坏吧?
釉面砖似乎在痛苦地吟唱着咏叹调。
"你们好啊!
在忙?"
柴女热情地问道。
柴女突然问,让人措手不及。
国人有探人隐私的喜好。
说实话,会引起别人不快。
因为,都是开饭店的,在那家吃,不在这家吃,就有矛盾。
这个矛盾不可调和,同行是冤家。
面和心不和。
酒店的生意全靠厨师,没有好手艺,很难吸引食客上门。
鲍绍懂得这个道理,从清风阁酒楼把他挖过来。
挖过来后,开张依靠众亲友帮忙,生意红红火火地开起来。
总体上还行。
但是,好上还要加好。
鲍绍恨不得所有食客都去他那里。
清风阁老板希望所有食客只去他那里。
他们没有考虑到怎么搞好关系,共同发财致富。
这个工作交给东干事他们来解决。
东干事管不了,事太多了,就让凌少寒负责处理。
凌少寒就想办法平衡一下。
但考虑到做出来的效果,还是选择条件好的一家。
更重要的一点,对得起对不起顾客评价因素是分量。
第一次来凭关系,第二次来是给面子,第三次来是靠的是酒店的服务质量。
鲍绍懂得这个道理,很清楚怎样留住客人。
到了清风阁,喝茶,上瓜子,吃饭,喝酒,一切都照常进行。
尹贤仁和季柯南不是关公,东干事也不是曹操,一来二往,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尹贤仁没有被养家,季柯南更不用说。
酒量都差不多,少喝一点也没啥,多喝一点可能就醉了。
喝酒之后的决定可能很有问题。
酒后各自离开,没说什么事,东干事不想说。
啥事都清楚,不需要赘述。
就是凌少寒想多知道一些事,东干事不说,凌少寒也就不再追问。
凌少寒很清楚,东干事不想主动说的,千万别问,如果问了,反而不好。
东干事在高兴的时候,自然会不打自招,说得一清二楚,不需要追问,就会和盘托出,毫不保留。
山中有雾了,有点像神仙居住的地方。
酒后欣赏美景,更像在仙境中游走。
美景很好,无心欣赏,心在文字那方面。
包括尹贤仁,老是想着怎么修改剧本。
季柯南更不用说,老是想着怎么创作。
想归想,动笔才是真。
手摸到键盘,心才踏实。
没有键盘,没有屏幕,没有蹦跳着的文字,就不会有文章出来。
酒后的工作效率就是低,如果写不了,干脆不写,不要勉强。
不如欣赏美景。
电子产品具有诱惑力,可是,现在更重要的是怎样培养自制力。
写作其实也是修行的过程。
没有写作,就没有生活。
有生活,将生活反映出来,就是作品,通过文字来表现,这是比较难做到的,可是就有人做到了。
大画家从来不是吹出来的。
平时的训练就很有意思,训练好了,就按照平时训练的来。
欣赏不到什么,天色已晚,没有华灯初上,只有住户人家的星星点点的灯火。
其余是巨大的黑兽一样的山峦。
这些山,已经成为山里人巨大的生活保障。
没有高山,就没有家。
房屋建在磐石之上,坚不可摧。
房屋高大,一般都是两层以上。
一楼住人,二楼放杂物。
几乎家家如此,户户一样。
如果有特别的设计,就会引起季柯南特别的关注,并会细细观察。
这些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事物往往成为季柯南书写的素材加以刻意的应用,给文章增色不少。
房屋就是供人居住的地方,有别于旷野。
可以遮风挡雨的所在。
国王不能随便进入,风和雨却没有限制。
季柯南住在居住的房屋内,同样是居住,倒没有感到生分,反而觉得随遇而安,安享现在的光阴。
东干事得到了指示,不会再给难题给季柯南和尹贤仁,但是,到底怎样做,谁心里都没有数,就是多哥来了,面对不同的住户,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