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钦差大臣(1/2)
项目陷入僵局。
东干事又有些鬼点子出来。
看来,要走回头路,需要警钟长鸣才行。
这个不是季柯南想看到的,特别是以前在虎坡村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历历在目,让季柯南心有余悸,受到冤枉,被逼着写检讨,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冯菲菲有替罪羊,她好脱身,置身事外,她得到最大的好处,最小的责任,甚至没有责任。
功劳是她自己的,其他都是假的。
冯菲菲那胖妮子就是这么任性,你想咋地?
就是要多拿多占,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现在有权,要是不用,过了期,就一点用没有,去角落里痛哭流涕后悔去吧。
出了事,让队工承担,自己永远无罪,如果有罪,怎么为人民币服务?
这么说,一切罪恶的根源就在人民币上头。
她在运用推卸责任方面手段十分熟练。
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这个本事特别大。
一般人都做不到、赶不上,她如果在更高的层级,恐怕会引来一片痛骂和斥责。
好在她在上级面前装作低调,不想惹祸上身。
在同事面前打打嘴仗是可以的,过过嘴炮的瘾,好刷一刷存在感。
冯菲菲赚取的不仅是人民币,还有港币,美元,这些都是现实的真金白银,已经装入腰包的东西。
她如果想移民也不是难事。
有钱就任性,随便选地方。
有钱走遍天下。
无钱寸步难行。
她还没把想法付诸实行,可能还在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季柯南他们在外辛苦,离开家乡和亲人,到陌生的地方,为陌生的人服务,冯菲菲那妞在后方吃香喝辣,赚的钵满盆满,怎么让人觉得世界公平。
如果觉得是,那是活在童话世界。
人越活越明白,越活越清醒,那就没白活。
如果还不清楚,不知道人性,那么真的就是行尸走肉了,看起来是人,实际还是狗,是猪,其实,说是猪狗,是对猪狗的侮辱。
有的猪和狗比人聪明,只是很多人不肯承认这一点罢了。
"真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
季柯南恨恨地骂道。
骂出来,心里舒服,不骂出来,憋着难受。
恨自己不是负责人,没有权利,就无法赚到钱,有权,可以不用去赚钱,就会有人贡献,而且绵绵无绝,多得数不胜数。
唯一操心的是把钱放在哪里最安全。
钱多了自然操心多,头发容易白,和实际年龄不相符合。
钱多了自己总是惦记,惦记着被贼惦记了怎么办。
贼的专门工作就是盗窃,整天都在研究这个,都在想办法搞钱,有超强的敬业精神。
在明处,搞不过在暗处的,因为在暗处的,出什么招,看不到,类似于偷袭,哪里还有闲工夫来应对?
"骂人有屁用?"
尹贤仁说,"说不定人家正开心吃喝玩乐呢。
我估计她肯定要来。
这里动不了,本来能动,让多哥给搅黄了。
多哥总是多事,是猴子一样的性格,所谓的大闹天宫齐天大圣,也就是一只猴子,官做到了看马的那个层级,干的事不懂,名声臭了,一辈子都是‘弼马温’的头衔,走到哪里,都被人从骨子里看不起,真的很要人命。"
"对,如果追究,就推多哥。
全是他多事,讲他妈的原则。
如果讲原则,先从他自己开始。
对自己宽松,对别人严格,算什么玩意?"
尹贤仁发牢骚道。
这个时候发发内心的怨气也可以理解。
谁都有脾气。
老实人也有,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
"发牢骚没用。
算多哥狠。
他有钱,就可以孝敬冯老师和刘小姐。
刘小姐不要,冯老师一定会要。
你就瞧好吧。
怪就怪我们不会阿谀奉承,不会溜须拍马。"
尹贤仁说。
他们在这里发牢骚。
刘小姐和冯菲菲那个胖妮子已经说好,准备请省总公司督察回访处的单处长前往。
这个人比较小气,又怕死,怕的要命。
家里供奉的有自己的神。
儿子在外地,独子,出去工作,家里就剩老俩口。
有一次,家里高压锅炸了,吓得噗通跪在地上,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救命,发现不对,赶紧喊主耶稣基督救命。
这是后话。
传出来让人觉得这是笑话。
单处长可是无神论者,咋还供奉那么多神呢?
他可能在考察哪个神有用。
就像在某宝购物,多上几次当,就知道怎样网购了。
也知道怎样退货怎样退款,这些是基本的流程,学习很多理论,不如实际做一次两次就有了比较具体的看法。
说来说去,还是相信唯物主义的,检验真理的,看谁灵验,灵验的就是对的。
不灵验的,可以放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主任姓铁,铁公鸡的铁。
这个好像是故意安排, 名字略去,刚好和铁公鸡谐音。
单处长一直纠结这个名字,只怪父亲起名没水平。
也怪现在的人无聊的极多,喜欢起外号。
汉语的谐音也多,同音字,让人苦恼不堪。
名字就是一个符号,再纠结,也是事实,无法改变。
看名字,就可能会看到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只有承认,学会适应,人无烦恼,看什么都爽。
人有烦恼,看啥都烦。
这是真理。
实践出真理,其他都是谬论。
不认真对待,就容易出现问题。
单处长见了冯老师,冯菲菲娇柔做作,让他受不了,想赶紧打发了,就满口答应,去松村协调。
第二天,刘小姐追问冯菲菲,她知道冯菲菲事多,不抓紧,冯菲菲五分钟热情一过,马上趋于冷清。
一旦冷下来,就要重新加油,说难听点,又要破费,以前是给小礼物,现在胃口大了,小礼物不行,需要来点生猛的,例如手机啥的。
这些看他看不看得中。
总之,舍不得娃子打不着狼,必须要作出牺牲才行。
冯菲菲总说手机不行,换掉手机的频率是六个月一次。
要说冯菲菲的手机,就像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一数,可能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