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37章 身价百倍(1/2)

香蕉虽然诱人,可是柯南却买不起,尹贤仁也是,工资仅能保证吃饭、穿衣,吃香蕉还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山上不产香蕉,都是从外地运来的,这些东西,相当昂贵,在香蕉出产地,这些东西就像出产萝卜白菜的地方,太常见了,不值钱,可是经过商贩一折腾,就身价百倍起来。

这些商贩,其实也不容易。

要赚钱,就要两头跑。

在欺诈和反欺诈的路上往来穿梭,不停地劳作,才有赢的希望,如果懒惰,也就没法赢,只有输,不少人都想经商,也有不少人下海之后,没有游上岸来,可能永远潜水,也可能被大鱼吃掉。

不吃也有不吃的好处,香蕉容易烂,还没熟呢,就采摘,加上催熟剂,防腐剂,这个药水那个剂的,让人防不胜防,这样的香蕉其实是药水保着的,离开了药水,还没运到山区,就烂得不能吃,柯南吃东西,还是选择自然生长的东西,加上人工的东西,就变了味。

大概是层层盘剥,就如同洋葱一样,最后的内心很难看了。

也如薅羊毛,最后的羊也很难看。

就像大雁,经过时也要拔毛,最终大雁会很难暖和。

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赴汤蹈火。

人的价值,就看有多少钱,不是看对人有多大的帮助,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人们看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这是真理。

上帝赐给人食物,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都有规定,如果不遵守这个约定,恐怕就有麻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没有吃的,就得买。

买东西,当然需要两个人一起去,原因很简单,就是担心经济上的问题,还担心买了不想吃的东西,还得出钱,那才叫难受。

不喜欢,将就,可能会让人忧愁,身上让人高兴的细胞慢慢消失,增加的细胞都是扭曲的变异的不正常的,是让人郁闷的,这些东西对人没有益处,只有害处,没有利益,只有损失。

在饭店里,可以点菜,不想吃的,可以不点,想吃的再点,自己动手做,也是这样。

如果是一个人,还好说一些,喜欢吃啥就买啥,做得再难吃,也怨不得别人。

人出门在外,不会背着锅、扛着灶,不能随时随地做饭,这些条件都不具备。

两个人在一起,就有些难统一,都有思想,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三个人,更要商量,比如余哥在,他就不喜欢吃面条,要吃也行,面条里面必须要有瘦肉。

哪怕瘦肉里面有瘦肉精,也不怕,也要吃。

要的就是这个理念。

挣钱是为了消费。

生活质量下降,不如改行。

当然,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如果只是节约,没有进项,还是坐吃山空,就是一座金山,也维持不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假如遇到灾年,出现粮荒,也就没办法了。

金山都没用,金子没有食物重要。

当一个人喜欢瘦肉不怕瘦肉精的时候,你还能说什么?

只好投降,不想再说什么,大家都很累,说多了也改不掉,说少了也没用,干脆沉默,人家说沉默是金,还是有道理的。

遇到杠精,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回避,闭口不言。

因为对方已经在钻牛角尖,就如同蚂蚱说,一年只有三季一样。

不好再辩论。

因为蚂蚱从来没有经过冬季,一年三季就一年三季,无所谓,再争辩下去没用,反而伤了感情。

如果同意蚂蚱的说法,就没问题。

真理在少部分手里,因为全部蚂蚱都无法活到冬季,如果说冬季,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

到了小店,看中了西红柿,据说这个东西,是西方的国王让死刑犯吃了,说西红柿被巫婆下了魔咒,吃了西红柿的人,一定会死。

这个传说,还没让季柯南去研究透彻。

关于食物,柯南一直没怎么研究,也没时间,有时间也没兴趣,有兴趣也因为天资愚笨,无法探究真相。

不如糊涂点好,不用想那么多的东西。

有的东西,想了白想,没有实际帮助,也没什么益处。

这个魔咒传了好几个世纪,欧洲人都不吃这个,吃了西红柿,肯定会中魔死掉,成为魔鬼的一伙。

国王突发奇想,就想用西红柿来处决死刑犯,结果让犯人吃,犯人很害怕,从小到大,都知道这个红彤彤的东西,是巫婆的魔法,不肯吃,就强迫他吃,结果吃了却久久不见动静,国王着急了,认为量不够大,继续给他吃,结果到最后还是没动静。

国王认为,魔咒已经解除了,西红柿得到了解放,获得了自由。

国王问死刑犯:“西红柿是什么味道?”

死刑犯见自己没死,高兴地说:“味道好极了。”

国王一听,喜出望外,就让大臣来吃,大臣吃了也没事,又让武士来吃,武士吃了也没事。

从此,国王就废除了用吃西红柿来处决罪犯的法律。

因着死刑犯没有被西红柿毒死,国王就赦免了死刑犯,皆大欢喜。

后来,这西红柿就在欧洲大陆流行开来,直到全世界,经过现在的一些砖家评定,西红柿可以有效预防男性的前列腺炎,这是好事,让很多男人看到了希望。

真是吃好东西带来好的结果,一箭双雕,或者收获满满。

有益处,对男人来说,很容易满足。

柯南说:“这些西红柿可能是本地产的,我问问。”

他就问老板娘,老板娘很会来事,说:“你们是省总公司工作队工作队的吧,我们经常看到你们。”

柯南吃了一惊,说:“我们,经常见到我们?”

“是啊,经常见。”

老板娘一脸献殷勤的样子,让人受不了,“我妹在夷陵开宾馆,你们是不是经常在那里住?

我有时候过去给她帮忙。”

柯南摇了摇头说:“你认错人了,我们很少在夷陵市区入住,我们经常经过夷陵,但都是过路,不会在那里常住。”

“我知道,你们是路过那里,可你们和省总公司工作队有关系对不对?”

“是啊,我们是省总公司工作队介绍来的,要不然,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缺水。

缺水的地方多得很,不会到这里来,会到别的地方去,没有关系的话。

现在都讲关系,你的生意好,和老顾客的照顾有关对吧?

在商言商,做生意就是作人,人作好了,生意自然会好。

做生意也要懂得人心,如果不懂,也容易亏本,从生意场上消失沉没。”

柯南说。

“那就对了,你们是一伙的,省总公司工作队入住我妹妹的宾馆,那就是你们的同事,怪不得这么眼熟呢。”

老板娘说,话里带着话,柯南听了心里不好受,难道说她对省总公司工作队的工作人员特别有感情?

为什么当着她老公的面说这些话?

这里面有些不太合适的地方。

不过,柯南说不清楚,无据可查,懒得去管。

“你弄错了,我们慈善机构的,跟省总公司工作队不是一伙的。”

尹贤仁也为自己申辩起来。

季柯南觉得他有些不识相。

这个地方,这个场合,难道有真理吗?

女老板只是为了拉近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可能是胡说八道,随便说,不说怎么拉关系?

说错了也不没什么,主要是图个热闹。

留下好印象,为下次购物做铺垫。

如果老板板着脸,买了东西就走,下次顾客就不想来,觉得没意思,干巴巴的,没有乐趣,买卖本来就不纯粹,是一种交易,哪怕插科打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哦,哦,是吗?

慈善机构是什么?

是来募捐的吗?”

老板娘问。

“不是,我们是来帮松柏村解决吃水困难的。”

柯南说。

“那好啊,松柏村解决了,那我们有水吃吗?”

“只要在松柏村一组,都可以解决,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出钱。”

柯南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