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94章 顶礼膜拜(1/2)

掌握的知识多了,烦恼就多;和愚蠢人在一起时间长了,聪明人就痛苦。

自从金莲说她已经完整地读过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之后,柯南对金莲就刮目相看了,哪怕尹贤仁再笑得喷饭,也阻挡不了柯南对金莲的膜拜。

机构招聘这样的人,可能就是想要知道人的层次是怎样的,或者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爱自己,什么是爱别人。

爱来爱去的,就是实践自己的信仰,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真实的爱是不需要多说的。

行为的爱更可贵。

有的人就是会说,不会做,有的人会做,不会说。

季柯南所在的这个小小的机构,就存在不少这样的人。

人人都懂得自保,人人都尽可能损人利己。

吹牛啥的都不算啥。

太多,不能一一细说。

如果感到憋屈才是正常,如果感到麻木那是圆滑老道,如果没有感觉,那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是民间高手了。

至于古典名著的争论,暂且告一段落,因金莲太过高深,聪明伶俐,柯南不敢和她争论什么。

怕争论不过她,反而掉自己的底子,本来自己没有多少底子,经过这么一折腾,完全成了别人的笑谈,得不偿失。

风马牛不相及,不同道,不同语,道不同,最终不同结果,不能追求一致,大概差不多就行。

下午的时间很好打发,很快到了黄昏时分,该做晚饭了。

自然又是尹贤仁在做。

大家形成了共识,对于好提意见的,总是批评别人做不好饭的,做不好的那件事的,就让爱批评的人来做,这样要好得多。

喜欢批评人的,一般自己有点本事,什么本事都没有,就是一张嘴的,大概也受过不少还击,这是正当防卫,不犯法的。

经过千锤百炼,也就成精了。

吃了晚饭,外面的街上亮了,昏黄一片,过了一会儿,才完全亮堂起来。

在十字路口,新安装了一个小太阳,非常亮,照到柯南宿舍,晚上可以不开灯,上厕所啥的,都挺方便。

住在闹市区,可以节省不少电费。

外面灯火辉煌,室内不开灯就看得清清楚楚。

因为光线太强,影响休息,不用窗帘不能成为卧室,影响休息。

如果是城乡差别,这个也算其中一个。

进一步阐述就是,在城里住,有这个好处,晚上的夜空,不像乡下那样黑,看起来城市的霓虹灯,已经照亮了整座城市,无论大小城市,都被灯照亮,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相对于漆黑乡间的人,要养尊处优得多,但是,对于贫穷的小市民来说,这些燃灯的电费,是市民以及其他用电户买单的。

住在城里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不好,超过两天,内心就不安,需要下乡,在乡里哪怕玩,心里也踏实。

因机构就是要求这样,做农村发展工作,就是要住在农村,常常和村民打交道,了解他们的需要,然后想出一些项目来,这样才能得到村民的支持,讨得负责人的喜欢。

当然,本来做项目就是在村里做,城里的项目不好做。

因为没办法跟进,也不了解到底是穷还是富。

有的穷人表面上看比富人还富裕,有的富人表面上看得比穷人还穷酸。

这个真的难以把握,不好分辨,做项目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宣告失败。

所以,大部分的项目都在农村做,这是大家达成的共识。

没有这个共识,工作更难开展。

就是到现在,逐渐感到工作难做了。

因为没有动力。

所支持的这点费用说实话,真的不能打动人心。

如果让被援助的对象积极行动,还需要做不少的思想工作才行。

他们决定下乡,不是一起,是分开行动了。

人多目标大,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再说,现在的村是两个,都在一起,工作进展都不平衡了,机构负责人肯定不干,这个报告也没办法来起草,开会也不能通过,要反反复复多次才行。

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现在就分开最好,所以他们决定尹贤仁和柯南一组,多哥和金莲一组,一组去柏松村,另一组去白鹳村。

很明显,白鹳村投资大,任务重,又是省总公司总经理的家乡村,当然要派出重点人物去做项目,当初负责人的意见就是这样,决定让多哥、金莲去该村。

另外一个村也很重要,但是没有白鹳村重要,不怕不知道,就怕来比较,一比吓一跳。

预算是多哥做的,当然不排除私心所起的作用。

这个大家都明白了。

不需要多解释。

人心都是歪的,如果在正中间,那就不是人了。

那个时候,在确定项目村的时候,到处走访,当然,由当地协调处推荐,实地踏勘,在选择项目村的时候,首选选择白鹳村,然后,还想再做一个村,就在附近一个村停步。

这是一种辐射,可以以点带面,扩大影响,也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个村很奇怪,名字叫做“星月坪村”

,可能是一块平地,平地上面全是星星和月亮,才叫星月坪吧。

这是一种顾名思义的说法,到底怎么来的?

柯南不清楚,指望多哥来解释,更不可能。

他自己连话都说不清楚,谈不上沟通,更谈不上有效的沟通。

上了楼,刘小姐和冯菲菲那肥妞坐在办公室,人多,地方小,显得有些拥挤。

星月坪村的干事拿出饮水项目的方案,递给他们,尹贤仁和柯南看到,多哥伸出手去接,接过来就看,然后把方案递给干事。

尹贤仁和柯南使个眼色,柯南明白了,就从办公室里出来,站在阳台上,看远处的风景。

星月坪一点都不平,反而处处都很险要,稍微平一点的,都种上的茶树,还有间隔种一些庄稼或者蔬菜。

这个地方真的很适合种茶。

他们在里面,柯南和尹贤仁在外面。

尹贤仁说:“多哥以为自己是工程师,还先拿了方案看。”

柯南点点头。

透过窗玻璃往里面一看,干事将方案恭恭敬敬地交给了刘小姐,刘小姐看了看,说:“我们先研究研究吧。”

刘小姐老是做项目,很清楚这个流程。

不轻易表态行不行,而是说话比较委婉,又不得罪人,又能达到此行的目的。

于是收了方案,装进了挎包。

冯菲菲那肥妞开始在那里吹起牛来,没人几个愿意听,出于礼貌,坚持到喝完一杯茶,等干事要为大家续开水的时候,有人提议不用,大家一看,是跟着一起去的王干事。

王干事已经很明确地表示他的意见,大家觉得有理,在这个复杂的地方,不能过于张扬,冯菲菲那肥妞可能没见过这场面,还以为要在这里讲道,于是放开了去说话,实际上大家都不想听。

她说的话,没有几个听,她不管不顾,还是我行我素,表现突出,可以获奖。

作为平时练习的课堂上的功夫,一一展现,魅力十足,自以为了不起。

这样的机构负责人,能培养优秀的人才真是见了鬼。

不弄出个魔鬼训练营应该就不是冯菲菲当的负责人,应该是别人。

季柯南在这个训练营里,也成了半个魔鬼。

这个蜕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过程使然。

尹贤仁和柯南先行离开办公室,在楼顶的阳台看远山,大概已经弄明白了冯菲菲那肥妞对多哥的举动有些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要懂得等级,谁是机构的负责人,谁说了算,连村干事都一目了然,本来不是给你看的,你一把抢过去,那好了,你看了你给钱。

不能给钱,就先别慌着接方案,也别表态。

这个场合,应当要让投资方来决定,来看方案,等到刘小姐看完了,需要征求你意见的时候,你再拿给她看,那才是正常的待人接物,否则就是不正常的。

大家离开了这里,再也没有回来。

项目只是看看能不能做,最终花落之家,不在这里,而是给有来头的村子。

这个就是现实,不得不面对。

问题出在哪里?

村干事已经努力,仔细做出了方案,要知道,做出一份可操作性强的方案,需要调查、测量,需要仔细核算。

村干事大概也弄清楚了慈善机构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做了方案,抱着很大的希望,不成想到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让人想不到。

真正有需要的村子,真正想干事的人,都在一起,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是东风迟迟不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