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闭门造车(1/2)
王经理的劝慰柯南,让柯南更加清楚了王经理为什么能在这个地位,原来,和他的口才和细腻有关。
往往在细节处看出一个人的为人。
这个值得季柯南好好学习,他有粗心的毛病,不够体贴人,心里有数,却做不出来。
柯南说:“这次单监督来得好,东干事做了让步,并且加班弄出了调查问卷,很明显,这些问卷是两三个人填写,完全是闭门造车。”
闭门造车效率非常高,有些暗度陈仓的嫌疑,明着没事,暗地里使劲儿,季柯南他们在睡梦里,东干事就把事情办成了。
手段真高!
这个让季柯南不得不佩服。
要做工作,还是需要一些手段的。
王经理笑着说:“这个很正常,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你们还算认真,还住在村里,可以了解全面,对村民的情况有所掌握,我们就不行了,全部是黑的。”
柯南点点头,说:“那么,权威部门的数据都是假的了?”
“肯定是不真实的,因为闭门造车,从下面开始,下面都不真实,出来的数据有水分,通过一级一级协调处,到了上面,肯定不行,肯定有水分,这个不用怀疑,是一定的。”
王经理说。
王经理说完,就明白了,原来东干事很善于造假,那么柯南所在的机构呢?
也是这样,不造假,就没有办法得到别人的认可,不造假,别人就不信,不造假,别人认为你不行,工作能力不行,什么都不行。
报告写不好,要重新写,因为你写了真实的东西,自然就写得不好,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是容易得罪人的,肯定过不了关。
越是假的越能过关,越是真的,越难过关。
这个现象非常奇怪。
季柯南百思不得其解,假的就是假的,能通过,为什么会这样?
真的就是真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最终是假的获胜。
经过多次碰壁,季柯南也变得比较圆滑起来。
对一些数据也是模糊记忆,大概也许可能的口头禅也在逐步掌握。
这个风气不好,可是,大家都这样,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改变。
如果不改变,就不适应,不适应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季柯南总是感到有危机,实际上没有感觉危机的就是齐思娜。
把多哥带上,他也有危机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道理谁都懂,不一定谁懂了就马上去做。
吃好喝好,大家酒足饭饱,到了这个时候,柯南和尹贤仁还在装,包括柯南,也装得像,没有露出破绽,要说喝酒,荆楚人哪里有不喝酒的,国人中的男人,哪有不喝酒的?
这都是忽悠蒙骗机构负责人的,谁不喝酒,谁都不算是完全人,不喝酒,就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不懂得分享,就是一个自私家伙,和自私的家伙在一起,真的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冯菲菲的老公据说也爱喝酒,外人看不出来。
季柯南去过他家,发现了这个秘密。
有酒瓶子堆成一堆,来不及收拾。
工作都忙,可能怕秘密泄露,就没通知收废品的人上楼去捡拾。
在楼道里也堆放了一些,给人的错觉是别人家的酒瓶。
乱七八糟的,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来收拾,终于没有开口。
最终楼道里的空酒瓶不知所踪,估计是学校聘请的勤杂工来收走了。
要保持楼道干净整洁,应付卫生检查,必须要做的。
学校也提出了要求自己清理垃圾的,有的人就是当耳旁风,这个冯菲菲的老公才不听,谁能证明那酒瓶就是他的?
有指纹吗?
谁有鉴定报告?
没证据就不能证明是他所为。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经常看到冯菲菲的老公说话带着酒气,可能就是作奸犯科之人,只是没有抓住现行,人们也不好说什么。
如果酒瓶会说话,一定会指认谁是主人,可惜,空酒瓶不说话,最终会被出卖。
这就是一个不明不白的案子。
日子照样持续下去。
酒始终没离开过话题。
谁都绕不过去。
包括自诩清高的冯菲菲及其老公,都是凡人,都无法自证清白。
大家散去,王经理还好,没有打包,明明剩了一些菜,他也不干,他说他老婆为了保持体形,晚上基本上吃得很少。
女儿不在身边,在外地读书,可能快毕业了,准备留校当老师。
他看得开,想得远,不在意一时得与失,功与过,只要差不多就行。
这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影响了他,也影响了不少人。
凡事都差不多,就不会斤斤计较。
自己取得的成绩有时候还是要吹一吹的,不说,别人怎么知道?
如果取得了成绩,不说出来,人家认为你没用。
一旦上级知道你没用,可能就真的不重用了,就没有了实权,出去吃饭都是自己买单,不会给报销的。
这就在名声和经济上都受到了亏损,没有像别人那样活得潇洒自在了。
当然,王经理还是比较感恩的,能做到知足常乐。
他的差不多的哲学,可以保证他能平安着陆,不会出大差错,不会有大问题,甚至连小问题都马上解决。
让他每天都能平平安安。
这就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前提是他不计较,觉得差不多就行,因此也能得到上级的赏识,关键是和他在一起没有压力,不担心被捅出去,那样就有人捕风捉影了,瞎费了解释功夫。
他每天晚上还要去爬山,住在山区,喜欢爬山,对身体有好处,在外地,特别在京都,很不习惯,走路嫌路太平,走起来不过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真的没错。
山区的人,喜欢爬山,觉得这才过瘾。
平原的人走不惯山路,觉得走平路好,如果偶尔爬爬山,就觉得受不了。
爬山的确很耗费人的体力。
这个对季柯南来说深有体会,一点都不假的。
平时懒惰的,没有这个心思去做锻炼,健身啥的,年轻人都不在乎。
倒是看到身边的朋友年轻轻就死了,还是有一些触动。
人会死,这个是真的,看是什么时候死。
有的死的早,有的死的晚,死早了不一定痛苦,痛苦的是死人的亲人朋友,死晚了,也不一定快乐,总是不死的,自己都感到痛苦。
这个痛苦就像浮萍,无根,到处漂浮,漂到谁面前,谁就要承受,无法逃脱。
大家起身,柯南说:“王经理,我们在城里打包,收拾收拾行李,找一些纸箱子,准备去柏松村,不知道东干事找到房子没有,希望你帮我们催一催,我们的工作的地方在村里,不是在城里。
在城里工作,都不认识,服务对象太多,忙不过来,不如在村里,大家都认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期待我们很快住到村里去。”
王经理说:“你们放心,我肯定要追问的,他不买我的帐,总会买省民委的帐吧,有些帐,有些钱,还是需要经过我们的委的,他总要有求于人的吧,他总不能这样清高吧?”
他表了态,就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不是当事人,这钱也不经过县民委,要买账,还是买柯南他们工作人员的帐,其他的帐可以不买,现在的人都非常现实,不容许做梦,只看准行动。
离开得月楼,他们三个在小县城转了一圈,说着金莲要来的事。
尹贤仁说:“三个光棍在这里,没有女人,还真不习惯。”
“听说是你介绍金莲到机构上班的,他应该感谢你才对。”
柯南说。
“感谢个屁,还恨我!
恨不得吃了我。”
尹贤仁说。
“是她下边那个嘴巴吃你吧。”
柯南笑着说。
“柯南,几天不见嫂子,你想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