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32章 逃离孤岛(1/2)

春燕是一心为儿子,她这次来,就是这个目的。

但是,她不懂的地方太多,助理被问得哑口无言,其实,柯南以为春燕会拿笔记下助理说的每一句话,但春燕没有这样做,改了她以前的做事风格,而是不停地问,不停地说。

这种人需要好好地教训,否则,将把人陷入痛苦的境地。

吃完饭,助理结账,助理送他们三人出去,之后,助理离开。

何会计、柯南和春燕到了港口,何会计说:“我们坐快船吧。”

柯南点点头,他也不清楚,慢船和快船有什么区别,既然她说了,就听吧,她是港岛人,总不至于会吃亏,应当很熟悉情况。

跟着走,不吃亏,听着春燕的抱怨,她总说快船会晕,何会计说:“比较平稳。

一般人不坐,是因为快船的船票比普通票贵一倍。

为省钱,市民不坐,本来出来就是度假,不用那么赶时间。

坐快船的,是有急事,或者是公务。

这些就是花钱买时间,要的就是快点到达目的。

时间等于金钱,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听何会计一说,春燕停止了唠叨,跟着快步走,何会计买了三张票,然后坐上快船,过了十分钟,船慢慢离开港口,慢慢加速,很快,船体进入航道,加快速度,像冲锋舟一样,向港岛本土驶去,就像一头巨大的海豚,踏浪前行,速度非常快,但是很平稳,没有想象得那样颠簸,反而像飞机一样,偶尔有些颠簸,可总体上是平稳地前进。

海面上有些船,眼看在前方,马上就被甩在后面,海浪被撕开一条口子,波浪逐层荡漾开去,甚至将一些小船推搡得起伏不停。

不到一个小时,船就到了,何会计带着春燕、柯南下船,然后随着人流上了岸。

春燕惊魂未定,担心晕船的,却没有晕,想装都没办法装,因为快船已经抵抗住了海浪的颠簸,非常平稳,没有问题。

旁边像是一个国际商贸大厦,楼房非常高,相互连接,很像吉隆坡的双子塔,柯南边走边看。

何会计说:“要过天桥,然后在对面坐公交车。”

柯南见春燕没问题,就快步跟上,一边欣赏一边走路。

突然,路边出现一个书摊,还有人三三两两地在书摊旁边,向人发着传单,小桌子上摆着小本的《圣经》,和和合本的《圣经》不一样,总之,是比较精致的那种,对书的热爱,柯南从小都开始了。

他自然放慢脚步,再一看,春燕竟然到了书摊旁边,何会计见春燕不走,也就站在那里等,柯南心里也想看那里摆着的书籍和杂志,听说港岛的报纸不要钱,难道这些书册也不要钱?

如果不要钱,那就拿了,带回家,好好看看,看这《圣经》的不同译法,与和合本的有什么差别。

柯南突然想到,如果何会计看到春燕这样磨叽,会不会告诉刘小姐,那么挨批的不是她一个人了,想到这里,柯南回去找春燕。

春燕正在看书,柯南一站在那里,就有一个穿着整齐干净大方的小姐笑着问他:“你们是一起的吧?”

“是啊。”

“那么,欢迎你们到港岛。”

那漂亮小姐说。

柯南感到奇怪,港岛的小姐一般穿着怪异而随意,但是,她却不是这样,再瞅瞅其他人,也很正点,都不像是歪门邪道的人。

柯南问:“那么,你这《圣经》可以免费领取吗?”

“当然,当然,免费赠送,免费赠送。”

她说着,拿起一本,递给柯南,柯南就想要一本,正中下怀,拿了《圣经》就准备离开。

“哦,先生,我们不光免费赠送《圣经》,还送杂志,这些杂志都是免费送你的。”

她说着,又拿了一些杂志,要给柯南,柯南说:“不用了,不用了,我只想要这个。”

他说着,拿起《圣经》向她扬了扬。

“我知道哦,你来港岛一次也不容易吧?

看样子,你们是第一次来,不容易来,就多带点东西回去,最好别带金银珠宝,带点书籍啥的,要好得多。”

她劝道。

柯南想了想,的确有理,说到了他心里,带那些的只有齐思娜他们,有钱可以买,没钱就买不起,买不起就带精神财富回去,想到这里,他马上说:“好吧,我再添两本杂志,其它的太多,我真的不要。”

“行,那就挑选两本吧。”

她说着。

春燕看了半天,没有下决心,看到柯南回来找她,又拿了书和册子,就也动了心,说:“我可以拿吗?”

“当然,当然,给你,你也要杂志吗?”

她说着,迅速拿起了书和册子,给了春燕,春燕十分庄重地收下了。

二人连连道谢,转身刚准备走,她说:“回来,请!”

柯南吓一跳,以为她反悔了,要收钱,就站在那里,转过身,看着她,她说:“不好意思,刚才忘记说了,这些书和杂志是免费送给你们的,但是,我们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你们能够配合一下,好吗?”

柯南听了这话,觉得她还真客气,连忙问:“是什么?

只要我能做到的,我就去做。”

“是这样的,我想请你们留下电话号码,方便以后我们联系,你看怎样?”

她说着,眼神中透露出善意的光,看着柯南,柯南不好意思起来,她又转脸向春燕。

柯南觉得她不是坏人,凭着柯南多年的经验,是这样的,认同了这件事。

春燕也不是吃亏的人,看人还是看得准的。

再加上她们说普通话,听起来比较亲切。

在港岛能听到普通话就感觉特别亲切了,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柯南点点头,说:“行,这个没问题。”

他走到小桌前,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电话。

春燕见柯南这样做了,也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

然后,她和她的同事,都向柯南和春燕表示欢迎,希望下次在港岛再见。

柯南和春燕连连说当然愿意,其实,他们说是这样说,可不清楚到底能不能实现这个愿望。

这次到港岛,是年干事自己奉献的费用,办公室并没有这个计划,也没有这个预算。

没有谁会来报销。

这次来,就非常难为情,何况下次呢?

除非办公室有这个预算。

他们离开书摊,快步撵上了何会计,她什么都没说,这是会计的谨慎吗?

她可能见得多,也不干涉,也不鼓励,也不反对。

这样做,是对人的尊重,包括个人的选择和决定,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柯南没有多留意,也没多想,可能这是港岛人的习惯,不想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到了港岛一次,总不能无功而返,能带点东西回去更好。

春燕跟柯南学,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柯南喜欢读书是办公室里出了名的,可是,春燕也想附庸风雅。

说实话,春燕的确会背一些名人名篇,对那个时代很有感情。

因为她在五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

她父亲是老师。

死了之后,学校就给她家发抚恤金,一直到她上学、到成年,在当年很困难的时候,全国人民都挨饿的时候,她家却丰衣足食,什么都没有缺少。

后来,高中毕业,又安排她工作,成了一名女教师,算是顶了她父亲的职位,她也成为了一名老师,老师一般不会挨饿,至少可以保全性命,比较稳定的收入,可以保障温饱,这个比一般的老百姓还是要强得多。

老师的收入还行,旱涝保收,还有个寒暑假,无论怎么说,都还是平安度过的。

因此,她对官方十分感谢,也喜欢那个时代的名人,成为彻头彻尾的当年那个时代的忠实信徒。

在办公室里,所有同事都没有她从官方那里享受的福利多,因此,所有同事,都没有她对官方的痴狂,对工作人员的向往,因此,养成了她的清高的习惯,对来自农村的同事,她一万个瞧不起,在他们面前,趾高气扬的,昂首提胸,不把农村同事当回事,在对城市同事的态度,春燕明显地要好得多,尤其对柯南,更是佩服,至少当面表示尊重和羡慕。

但是,柯南不把她当回事,反而有些讨厌她,这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柯南有点欣赏何会计,女人就应该像她那样,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要问长问短的,喜欢探寻,然后又添油加醋,大肆宣扬,这就是长舌妇的表现,在西周,长舌妇是要被休掉的。

而春燕显然长舌,若在西周,不知道要被休掉多少次了。

何会计没有长舌,获得男人的欣赏,不仅是柯南,想必她老公也是如此,因为,女人要是不美丽,就需要有美德,若没有美德,那起码要少言多做,拿勤劳来弥补缺陷。

女人,总要有点长处的。

否则,就存在问题,即便暂时没问题,也是个隐患。

如果一个女人一点长处都没有,作为男人,是无法原谅的;作为女人的丈夫,更是巴不得早日离婚。

男女有别,不仅指生理上有较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指心理上的差别。

从春燕那里,看到的是没有教几年书的乡村女教师,显得有些土气,偶尔透露出伪装的高贵,骨子里还是有些泼妇的遗毒,在遇到合适的时候,遇到合适的人,是要发作的。

只不过,她会区别对待,在很多事情上,还是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何会计带着两位,上了公交车,因为柯南卡上还有钱,春燕也是,直接到闹市区下车,然后,何会计和办公室黄主任联系,在地铁口,见了黄主任,柯南很不明白,黄主任怎么这么快就出现在他们面前,令人惊讶。

柯南突然想到,何会计做事很谨慎,早就和黄主任联系好了见面的地点,将春燕和柯南交给黄主任,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