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3章 杀回马枪(1/2)

柯南下了山,站在岔路口,心想,女人的感觉真的细腻,想想原来男女之间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女的追男的,隔着一层纱,或者是一张纸,一点就破,一撕就裂,男的追女的,却像隔着一座大山,不容易翻越。

男女有别,心深似海。

女的可能愚笨,男的十分精明,或者相反,谁知道呢?

个体有差异,群体基本趋同,这是一个道理。

他正沉思间,一辆车“噶——”

一声停在他面前,他吓一跳,以为要出交通意外,在这个地方,山路弯弯,险象环生,对于自小在平原出生长大的人来说,真的很害怕,如果要适应,没有几年光景是不行的,他正担心可能是圆脸,仔细一看,不是,司机问:“你去哪儿?”

柯南说:“我去三关,你去吗?”

司机说:“不去,你要去那,要到大转盘那才有车,这里没有,我可以带你到那等。

你坐不坐?

不坐我就走,要坐就抓紧。”

柯南想了想,看来是不容易等来了,谁知道她在哪里呢?

于是他冲着司机点点头,司机斜着身子拉开了车门,柯南抬起脚上了车,车走的是大概是平路,没有什么大的坡度,很快就到了转盘,柯南给了钱,那车就开跑了。

柯南下车后就站那里傻等,可是又担心遇到圆脸,但有又有点想见到她,年轻,还是不一样, 总有一种朝气挥之不去,也有一个记号,就是青春无悔,真好!

虽然会不断地犯错误,谁都会犯错,谁的青春谁做主,谁就会走岔了路,谁也会纠正这条路,看结果就行。

如果犯了错,还是觉得心里不安,如果不犯错,更是让人不安,因为一旦犯错,就是毁灭性的灾难,就像一个经常生病的人,是药罐子,还好,不至于马上丢掉性命,如果一直不生病,一旦生病,就是大病,是无法救活的病,这种病就是要命的病。

正在沉思的时候,柯南看到一辆商务车停在面前,喊道:“三关,三关!”

柯南问:“是去三关的吗?”

那人说:“是的。”

柯南上了车,司机还想等一会儿,看有没有像柯南这样的好人,不用费口舌就上车,也不讨价还价的,柯南坐车是可以报销的,即便不报销,这车费大同小异,为了一块钱,磨破嘴皮子划不来,柯南干脆不还价,宁愿错过一次提升口才的机会,很多人就在讨价还价中提升了口才,当然,季柯南是不喜欢这样的,他更青睐明码标价,爱坐不坐,大家都安安静静的不好吗?

车上见车不走,就不干了,在车上催促司机,司机没法,只要开动商务车,希望在六公里、八公里或者马鹿池能遇到拦车的主儿。

路上总有赶路的人,有些人总要坐车,有些人总喜欢走路,这个不能强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

都能主宰自己的双腿,是走路还是坐车。

季柯南因为有公司机构报销车费,坐车肯定是首先,没考虑过走路,走路是不可能的,因为预算的就有交通费,不用交通费,这个就要收回去,现在不用,以后再也用不着了。

车上的人,还是通情达理的,不过分要求什么,上车睡觉的,说话的,抽烟的都有,过一会儿,车上就会安静许多。

车越往高处走,人越稀少,车窗外就是一些山景,没什么好看的,初来乍到,看到啥都新鲜,过了几年,可能都会厌烦,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景物,都概莫能外。

随着车的摇晃和转来转去,车上的人大部分都会睡着。

除了那些不常出门晕车的,或者常出门也晕车的,不敢睡着,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难受、会突然呕吐。

车越往上走,越凉爽,非常舒服,车窗开着,风吹进来,再大的烟味,也会被吹走。

柯南出门坐车,最怕坐空调车,车上的窗户都是关着的,免得冷气出去,热浪进来。

车内总有烟民,不知道什么时候听到“啪”

一声,那就是打火机打火的信号,不大一会儿,烟味袭来,无处躲藏,让人感觉快要窒息。

柯南吸这种二手烟已经多年,根本没办法避免。

每每闻到烟味儿,就感到肚子隐隐作痛,非常难受。

“人人戒烟”

,谈何容易?

人们很难克服自己的弱点,不管是谁,都难以改掉**病,要培养新的生活习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

第一次到木龙村,充满好奇,这次去,那份童心,减弱了一次。

如果还有一次再去,恐怕就是例行公事,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也不想出现什么奇迹,生活本来就是这样。

你越讨厌的东西,眼前晃来晃去,你越喜欢的东西,反倒离你有十万八千里。

再去,可能还要减弱,什么原因呢?

柯南想不明白,可能是对家的牵挂,那份牵挂是无法描述的,不能准确说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例如,爱情到底是什么?

谁能说得清道得明?

对于妻子,柯南很爱,很在乎,对于妻子以外的女人,有感觉但是不真实,总是虚无缥缈,无法真实再现。

如果肉体和心灵合二为一,估计是超级难的事,男人和女人的想法绝对不同。

很多人都在思考,很少人得到答案。

这就是所谓的情。

柯南估计这一生会被情所困,有些放不开了。

在车上容易胡思乱想,想着想着,柯南就睡着了。

直到车在安静地往下滑行时,柯南被车内音响播放的歌声惊醒。

车内播放刀郎的那一场雪,没有听出什么意思来。

柯南根本还不懂爱情,就结了婚,似乎从没体会什么是爱,就走入爱的生活。

就像战士不会打仗,被卷入战事,不去杀人,就会被杀;或者不反抗,就会被杀一样,结果是被逼拿起武器,跟敌人搏斗。

这场战事,包括了爱,有时候,爱是一场战事,要么去爱,要么去害,要么去生,要么去死。

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车到了三关,进入车站,柯南不知道怎样去木龙村,就想在车站找车,于是柯南下车,给了钱,司机对他一笑,柯南对司机说:“辛苦了,谢谢!”

司机很意外,似乎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句话,柯南也是偶尔想到要致谢的,司机不容易,倒不是柯南和同是司机的圆脸妹妹有关系。

是对这个职业的敬重。

很多人瞧不起车夫,这是人们的旧的观念使然,基本上来说,社会给了人们区分等级或者阶层的机会,很多人就抓住了,但不问原因,只是局中人,自我迷惑而已。

柯南在车站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到木龙的车,只有到夷陵和江城的车,柯南又不去那,而且司机也不愿意带短途客。

经过检票人员的指点,柯南到了站外,顺着街道朝来的方向走,看到有一些小货车沿街道摆开,车前的玻璃后面放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三关——木龙——狼坪”

,原来这里是短途客车集中地。

木龙是个很出名的地方啊。

对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地方是这样,但是,对于匆匆的过客,眼睛闭一会,就过去了,根本没什么印象,加之,旅途劳累,在大山里转来转去,都晕头转向了,哪里还记得这些地名。

柯南到木龙村做项目,才懂得这个地方,如果不去,也会忽略这个地方。

翻看地图,也就是个地名而已,没什么特别新奇的地方。

柯南看这些小货车,觉得又装货又载人,有些意思,在魏村的时候,那里也是这么做的,不过,车比这个要大多了,那车是一天一个往返,这些小货车,是随时去,随时回,在国道上,占的优势就要大些,方便了乘客,也方便了自己。

车小,燃油就少;车大,就费油。

小车烧汽油,大车往往烧柴油。

小车轻便,跑在国道上,很顺畅;大车较笨重些,走在山路上,遇到裸露的石头,也没什么反应,照样运行平稳。

各有各的好处,这些交通工具在山区非常实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柯南上了一辆车,里面已经坐了一位老人,还有一位妇女,司机说:“另外一个人去买东西了,马上回来,她一回来,就走。”

没过多久,司机接了电话,然后挂掉电话,将车发动,朝前开去。

他说:“那人在前面等了,拿了许多东西,不过来了。”

车慢慢停在一个女人面前,那女人将东西往车厢里码放,司机下去帮她,没要什么报酬。

装完了货,那女的进来,柯南在边上,让了让,还是挤,柯南只好再让。

那女人才勉强把车门关上。

夏天衣服都穿得少,那女的穿的是牛仔短裤,真想不到,现在人真开放。

看来,她是一个杂货店的老板,来家三关进货,这车正是她想要的。

即便不是老板,是村民,也很喜欢这样的车。

装些农膜化肥等农用物资,这小货车起了大作用,有时候收一个人的钱,有时候不要钱,只收乘客的车费,带货的钱就免了。

车走了,在路上摇晃,随着车的颠簸,车上的人随着车的运动而运动,就没有刚才那么挤,但是,旁边有女人,柯南还愿意挤一挤,这样,他就可以有理由和那女人有些身体的接触和摩擦了。

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女人浑圆的后座,紧挨着柯南的腿,摩擦了一会儿,柯南的那地方,不争气地硬了起来。

女人问柯南:“去哪?”

柯南说:“木龙。”

她说:“巧了,我是那个村的。”

柯南说:“哦。

你在进货?”

她说:“是啊,老公在深圳打工,我才回来,想想打工也攒不住钱,不如在家做事,还能照顾孩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