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996章:封锁扫荡(1/2)

被堵在了深山里面的,民兵集团。

所剩下部队以及人员,至少不下120,30万。

这么多的人马,人员。

按照实际情况,应该要有每日巨大的食品,药品等大量的需求。

但是,这些深山与外界连接,主要是依靠前面的出山口。

但是,这里已经被宪兵集团军所控制。

赵普命令马武的部队,第一集团军24军驻扎在山口。

山口峡谷两侧高山上面,驻扎了另外两支部队。

45,47军。

马武命令自己部队,对于深山内部的任何的进出来的人们,群体一律给于严谨搜查。

几乎是不准许哪怕是一丝布片带入到深山里面。

这样对于本身就是喀斯特地形地貌的深山区来说。

这简直就是人间悲剧。

喀斯特地貌对于粮食做生产,只有极大的损害,丝毫没有帮助。

因为,很多喀斯特地貌,大批的地面表面土壤地下都是埋藏了被水流侵蚀破碎后的碎石。

而且这些碎石层会深入地下乃至于十多米。

这样很多粮食作物根本无法生存。

就算是采取人工开凿使用手工排除剪除方法。

开辟出来一块块小型的田地。

也会遭到无人机群无情的攻击。

小型无人机群,主要是以小型无人机组合成。

小型无人机那时候,要现在21世纪小的更多。

它们采用了永备电池组。

主要是内置光子能量电池。

还有的使用了反物质电池组。

这些小型无人机,攻击能力不高。

主要是带有一门无子弹的可变口径光子或者激光炮。

因为是纯光子武器,所以对于厚度超过50mm的中等以上障碍物,没有穿透作用。

但是,对于人员,轻装甲车辆。

则是具有极高的毁伤效果。

并且,这些小型无人机,尺度最大的也不过只有脸盆大小。

直径大概30-40公分。

大多数是采取了双层蝶形飞行形态。

下层蝶形是动力系统,光源能量产生循环系统。

上层则是控制,传输,以及武器导航扫描系统。

人类从公元30世纪就开始研制这样的小型无人机,而且越来越小。

在这些小型无人机中,还有一种最为“凶残”

叫做“飞蛾”



它是采取了搭载有4枚小型散布式超微机器人炸弹。

这枚炸弹只有一个灭蚊喷雾器大小。

一共搭载4枚上下各2枚。

在下部的传输系统。

上部搭载一门小型激光武器。

这样它的面杀伤能力,几乎是整个小型无人机中 队的100倍。

不要看只有4枚超微型机器人炸弹。

仅仅其中一枚就可以搭载大约5亿气溶胶状态下的超微型机器人。

4枚就相当于20亿个。

虽然仅仅相当于一枚常规导弹弹头所搭载的1/10.

可是,这足以杀死至少200人。

因此,每个小型无人机群中,混杂有10架这样的“飞蛾”

无人机。

它们设定程序系统,主要是首先尾随无人机群。

利用无人机群攻击。

驱散那些民兵以及家属人员。

人们就会自然地开始躲避。

很多事逃入到溶洞里面。

这时候飞蛾就是尾随攻击。

像溶洞内投掷这类导弹,炸弹。

很快整座溶洞就被充满了超微型机器人的气溶胶所充填满。

这一次最新的研制的超微型机器人二号。

为了适合在地球本土作战需求。

因此,要求这些超级微型机器人。

不能存留太久,不能对与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所以,三院为此对于一号机器人实施改进计划。

改进计划主要方式,是在原有超微机器人攻击手段下,改进为一种,所谓的“无害化”

杀伤。

这种杀伤主要是采取,叫超微型机器人自身携带一种,专门根据各类人种不同的“气态凝胶高强度压缩溶血剂”

溶血剂其本身是无毒无害的。

就算是散落在全部的大地上,空气里。

也会很快的失去效果。

而且他只是针对十分特殊固定化DNA人群。

不会损害到其他任何的产物。

这一次配置的气溶胶溶血剂,主要是根据西派美洲人群DNA特点所设定的。

溶血剂虽然本身是无毒无害的。

但是,它一旦被人类吸入体内。

就可以很快在人类呼吸系统肺部作用下。

与血液中的血红细胞结合。

人类生命体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肺部的呼吸,把血液与氧气进行有机融合。

在人类体内形成液态氧作用。

在转发给各个其他内脏。

这就是人类呼吸系统的基础功能。

所以所谓的“人类缺氧”

是指的血液含量中,氧元素的低下。

或者是血液融合氧元素的不足。

一般低于95%人类就会出现严重缺氧表现。

例如现实中一氧化碳就是导致红细胞带氧元素不足。

红细胞破裂。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