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11章:右侧山坡(1/2)

左侧山坡的原住民军队以及阵地,都被赵四军队所拿下。

其后,四面军队开始像原住民右侧山坡合围上来。

合围之后,还是采取围而不打的总体策略,因为赵四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只要是自己能够多多的收拢俘获原住民军队,自己的实力就能壮大。

除了一部分被总部带走之外,这一次,他的纵队又增加了一个独立旅并且给予了独立205的番号。

随后,赵四下令在左侧山坡山顶上。

建立了简易机场。

这座机场虽然不大,但是,可以容纳中型运输机起落。

这种中型运输机,可以搭载1辆主战坦克在大气层内实施降落。

或者还可以搭载2辆步战车或者3辆火箭炮车,或者4门火炮或者2辆重型电磁火炮。

这样,基本可以一次搭载半个火箭炮连。

而使用直升机运输,可以至少搭载1门火炮。

同时仅仅使用了一天,赵四就在这里建立了一支重型重型炮兵阵地。

建立了203mm口径重型电磁炮阵地。

总计布置了20辆重型电磁炮车。

电磁炮车战车射程可以高达100公里。

同时还建立了,一个火箭炮营 而对于对面山顶上的原住民的炮兵阵地。

不过暂时没有使用导弹攻击。

右侧山坡上,原住民的炮兵阵地,只有交换来的120mm,81mm,60mm迫击炮总计大约为30门。

但是按照曲射原理射程计算。

能够打到这里的火炮,只有10门120mm重型迫击炮。

其余的射程都无法打到这个山坡。

因此,这就等于左侧山坡上,赵四拥有了绝对的地面压制火力的能力。

这样一来,面对人类阵地压倒性火力优势。

因此上,赵四随后下令对于对面山坡顶部的120mm迫击炮阵地,实施覆盖攻击。

随后,电磁炮对于原住民炮兵阵地实施了攻击。

轰!

轰!

轰!

随着炮兵猛烈轰击。

随后,原住民的炮兵阵地上,顿 时一片气浪翻腾,砂石尘土飞扬。

同时还伴随着剧烈的爆炸火光,以及一部分飞散起来的零碎尸体残骸。

仅仅炮击了不到10分钟。

也就是炮击半个基数以后。

对面山顶上的包括重型炮击炮阵地,中型迫击炮阵地。

均被赵四的远程炮火覆盖和消灭了。

本身原住民的军队就是十分缺乏地面炮兵炮火支援。

而这样一来,这等于说右侧山坡上,几乎除了10几门60迫击炮这种,步兵阵地支援炮火以外,就没有了火炮支援。

在当代那种强化火力打击对打下。

这种缺乏火力支援的防守。

可以预见到对面防御能力会遭受到多么大的炮火轰击。

于是,赵四的策略就是,以这边强大的火炮实施攻击。

对于对面山顶上的阵地,连续性轰击。

同时,又采取了使用远程空军打击。

人类的空军打击,基本都是精准攻击。

就算是使用战略或者战术轰炸机。

都是,采取的是精准炸弹,导弹攻击。

这对于整个地面阵地都是十分致命。

对于卫星扫描的那些阵地上的火力点。

战术轰炸机,使用精准对地攻击导弹。

对于像重机枪,高平重机枪,20,30,40,机关炮以及榴弹支援阵地。

采取了非常精确的打击。

每一次攻击基本都能彻底把这里的火力支援点。

全部消灭。

在这样的强化精准打击下。

原住民的军队针对,已经是被打的支离破碎,更不用说什么完整的火炮支援防御体系了。

这样就是的对面阵地大大失去了它的防御能力。

降低了对于攻击部队的杀伤能力。

随后,赵四下令新组建的205独立旅,开始实施对于山坡顶上阵地攻击。

对面上顶上,原住民部署了总数约为3万的防御部队。

其中一部分,是从两河阵线败退下来的。

由于山地角度坡度问题。

因此,这次进攻,人类仅剩下轻型装甲全地形爬山车。

但是,这种爬山车。

很难对抗原住民部队手里的,那些大 口径反器材武器。

很快至少第一排的4辆全地形突击车。

很快就被反器材武器击中。

瞬间爆炸。

随后,第一波次冲击部队,在赵四指挥下。

很快占领的,偏左侧的一块小型阵地。

同时,第二营增补上来。

很快巩固了这里阵地。

随后,在侧面不远处,进行直升机机降。

这都是因为原住民军队,基本不具备防空武器能力。

最好的防空武器就是127的高平两用机关枪。

这么一来,运输直升机很快就把一个排的装甲战车,运输到了阵地上。

这一下完全加强了这里的防御能力。

原住民采取了“集团冲击”



采取了以一个正团的部队。

对于被占阵地发起突击。

但是,对面山坡的强大炮火集中射击。

同时,阵地上一个排增加到一个连的战车守卫。

同时,2个营额守住了阵地正面。

这就导致了,原住民部队集团冲击。

被多次的打败。

随后,赵四为了更加扩大战果。

持续的像左侧阵地继续增派部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