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22章 :深切感悟(2/2)

如果星球走不出被扭曲的时空。

这形成过程将会超过数千亿年。

甚至高达。

几万亿年。

要是这么遥远的时间,林东就不用担心了。

到那时候是不是还有自己的银河帝国,早就另外单说了。

由于凹陷时空的时光速度比较快。

星球形成的速度也就比较快。

虽然这颗超大恒星体积巨大。

近距离形成的三颗行星。

都无法形成可移居星球。

但这第四号行星外围轨道比较偏远。

距离这颗超大恒星约有大约20亿km。

这个距离足以让他躲过大恒星发射出来的。

极端耀眼的。

高温度光芒。

可以让他安全的生存下来。

而地球距离太阳也不过只有几亿公里到8800万km。

所以地球可以得到合适温度的阳光。

再加上大气层的拦截,就完全符合地球生态所需要的阳光雨露。

这一切因素完全凑成了这个星系第四号星球的形成。

时就是鬼斧神工一般。

林东必须提早做出决定,使用自己的凝结光线。

阻止这颗第四号星球。

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真正的可移居星球。

不过现在派遣工程母舰舰队到达这颗星系。

还有些不太安全。

星系初步刚刚形成。

星系的周边残留着大量的那些小恒星的碎片。

正在形成,可能是属于第五颗行星。

所以现在工程母舰如果进入星系的话,有可能会和这些碎片碰撞。

造成工程母 舰损毁。

工程母舰上面可就是自己的人类士兵。

这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林东不得不考虑现在这个问题。

所以他下令自己的工程母舰舰队。

用远程凝结光线。

趁着第五颗星球没有形成。

就在第五轨道上开始照射这颗第四号星球。

大量的凝结光线,直接对准第四号星球进行照射。

他不会让星球的自转和旋转轨道平直下来。

这是由于大恒星引力造成的外部原因。

但他会让这颗星球自我的发展因素进入慢时空阶段。

所有的如何和拼凑的机会,都会大大加长时间。

按照系统的估算,凝结光线,照射这颗星球以后,星球的发展变化时间周期会延长到至少1000亿年。

And林东的想法,就算是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敢想过。

自己建立的银河帝国能够存在1000亿年以后。

所以对于这个行程的时间,林东已经是很满意了。

地球用了大约48亿年左右的时间,才诞生出人类这颗。

又光明又黑暗的智慧生命体。

他给地球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和勃勃生机,却也给地球带来了不少的灾难。

人类是有功于地球,又有罪于地球。

所以要是1000亿年以后,在出现什么外星族群,在这个星期里面。

林州真的就管不了了。

因此上他同意这种估算,1000一年以后,让这颗星球在形成可宜居星球吗?

在诞生一个新型的外星族群。

第四号星球就陷入了自己扭曲的发展时空。

是我在这个扭曲发展时空里面,开始慢慢的形成。

这就不会在林东的有生之年,会在造成一个新的外星族群的诞生。

于是他开始准备将探测器继续向下延伸,到达第七八两层空间。

但这两层空间有些奇怪,他和上面的第六层空间中间有个巨大的间距。

就好像是有人人为的扒开了银河系凹陷空间的缝隙。

这道间距的宽度,上下缘足有超过20光年。

20光年这样的体量足够形成一颗中等的星系。

太阳系的周边环境不过才只有三五光年。

与其他星系的距离。

所以按照20光年这个尺寸,这里至少应该有2~3个星系存在。

探测器在这里进行详细的扫描探测,并没有发现这里有。

可宜居星球存在的星系。

不过这里面发现了大约有数百颗孤星。

还有一些属于矮恒星或者是超矮恒星。

所谓超矮恒星,说白了就是比木星大一些。

比恒星要小。

比恒星还要小。

所以叫他超矮恒星。

它是介于恒星和行星之间的一种天体。

这种超矮恒星。

有的也拥有自己的大气层,但并不发光。

整个这片20光年的空间里面发现的星球。

基本上都不发光。

所以从外观看起来,这片空间是一片黑暗。

这些不发光的孤星,就生活在这片黑暗空间。

星球不发光。

成为无光泽的恒星,在宇宙当初并不是不存在。

而这个数量反而受宇宙当中最多数量的恒星。

人类从地球早期能看到天空发光的恒星。

只不过仅占了恒星总数的不到30%,绝大多数的恒星都不发光。

他们就像普通的星球那样,只是体积超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