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4章 :继续往下(1/3)

对于银河系内部凹陷空间表层的探索。

让林东感觉到十分失望。

四层空间大约探索了2000光年,仅仅只发现了一个带有可宜居星球的星系。

俺这颗可移居星球,还不能适合于人类移民。

也无法提供更多的粮食。

对于林东来说,好在这颗星球上还有k13金属。

否则的话,他都讲将这颗星球摧毁了。

这就是一颗废物星球,只能当做宪兵营的集中营。

第四层空间没有发现可移居星球的迹象,这里甚至没有发现一个星系。

密布在第四层空间里面的大多数都是白亮的恒星。

这些白亮恒星也都是孤星。

身边有的卫星,只不过是一些小型的陨石。

连太阳系里面灶神星。

冥王星。

火神星。

这种小行星。

矮行星卫星的水平都达不到。

相当于土星和木星周边的一些小型卫星。

像土卫八号这样的小型卫星,直径才只有几十公里。

比陨石碎片大不了哪去?

但是林东当然也不死心。

毕竟自己才看,查了两千光年。

这片核心的空间里面。

探测器飞到一半就达到了6000光年。

至少在这剩下的4000光年的距离,还应该可以发现新的可移居星球。

不过从系统对于整个凹陷空间扫描来看,从大约距离顶端约为4000光年的位置。

整个银河系这个河西凹陷空间色调有了变化。

靠近中下层的一段出现了,带了黄色的光亮。

不再是白呼呼明晃晃的。

带黄色的光芒可以说明在4000光年的位置上。

应该出现有黄亮恒星。

也就是像太阳级别的大黄星或者是矮黄星。

由于这片银河系核心内部的漏斗形凹陷空间。

他是银河系最早年间形成的。

可能是在形成的当中。

有某个大型或超大型恒星。

提前爆炸。

将整个空间利用恒星爆炸产生的反引力作用吸附成了这样的漏斗。

而当年这颗超级大红星爆炸的时候,他所有的物质是向外进行倒锤形的散发。

不断的将自己的物质从银河系的河区中心点。

向外扩展。

扩展出去的物质又形成了广袤的星云。

在周边不断产生出新的恒星星系。

这就使得银河系不断的扩张,最后达到了现在这个模式。

所以要找到银河系的启发点。

那你应该是一片拥有残骸的星云。

在这颗星云曾经的位置上,就是一颗超级大的恒星。

这颗恒星按照系统的估算,应该是太阳的。

上万亿倍。

他一个恒星就能照出几乎半个银河系的中间部位。

而且这颗恒星当年周边好了,厚重的星云。

利用他的扩散引力能量,星云被向外不断的推广。

扩散到整个银河系中间地带。

又分化成更多的星云。

在宇宙形成的初年。

也就是人类居住的这个宇宙,他的初年时代。

肯定不是完全空白一片。

先有的是出现了大量的星云。

星云的产生是由于宇宙当中各种浮尘。

微颗粒慢慢的聚集,形成了陨石密布在星云里面。

不要小看陨石碎片,实际上陨石就是宇宙最开始的资源。

成百上千亿的陨石碎片,堆积成了星云。

再加上各种的气体。

而陨石的早期形成。

和那些太空中各种的气体相互摩擦 产生的。

微型颗粒有关。

几十万亿或者几千万亿的微颗粒凝结在一起,形成了大小不一的陨石。

陨石密集起来,形成了星云混合着液体,气体在一起。

在利用银河系核心那颗曾经存在过的超级大恒心。

利用他的爆炸向外扩展的推动力,扩散到今天的银河系边缘。

由于现在的银河系核心已经不再存在爆炸推动力。

银河系剩下的扩展主要是靠各个星云。

自身的发展。

所以在后来的几亿年里面,银河系不再对外扩张。

保持了现有的边际。

所以根据系统的估算,可能要在4000光年的位置。

才可能发现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大黄星系。

发现大黄星系的话,就有可能有高等生命居住的可移居星球。

这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林东为了这种准备,先命运自己的第二舰队。

立刻进行传输。

到达4000光年的位置,在这里,让舰队守护在这儿。

防止发生有外星舰队从底部突然袭击。

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也是为了掩护自己的那些探测器。

远征军的探测器不具备攻击能力,也没有什么防守能力。

就是一种普通的探测系统,它主要是用于扫描星球和星系。

最强大的能力都装在了扫描探测和传输系统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