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章 :三角区域(2/3)

地球上面的绿色植被覆盖区已经从21世纪的46%。

锐减到只有15%。

绝大多数的原始森林,热带雨林被破坏。

而六芒星总部更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六芒星总部上的绿色植被只不到7.

5%。

已经根本无法满足星球气候的调节。

六芒星总部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氧气衰减。

气候情况。

地球虽然很少出现,但也出现了比较多的恶劣气候。

丧失了过多的绿色覆盖植被,也使得土壤进一步的硬化。

地球表面硬化土壤早就超过了85%。

这就是为什么到了公元3000年,地球从一座丰富物产的星球变成了必须依靠其他星球补给营养的星球。

地球已经在月球和火星上开辟了移民基地。

大量的从那里传输给地球各种生活物资。

只有这样,才能维系地球上目前还生存的。

60亿人口。

所以地球每年都要向外面输出近1亿人口。

还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

六芒星总部虽然没有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但是那里也不具备了农业种植生产条件。

过于密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早就使得六芒星总部变成了就像赛博坦星球那样的半金属星球。

所以林东已经放弃选择这两个星球作为帝国首都。

星际选择的这棵四号星球,拥有极其广袤,尚未开发过的土地。

这里的外星原住民,主要吃含有各种微量元素的土壤。

这里拥有大约5000万外星原住民。

正好可以作为本地区的劳动组成。

远征军的部队已经在上面修建了五座大型城市。

中央大陆板块上有一座超大型的大型城市,作为首都的都城。

每座大陆板块上都有一座大型城市。

周边环绕大约有20个小型城市。

这种布局只限定人口约为10亿。

不会超过更多。

而且今后这座城市很可能不再需要从外来星球移民。

移民的数量会逐年的控制。

主要依靠星球自身的人类繁衍生存体系。

要想到这颗星球移民,需要很严格的规定手续。

10亿人口的星球,比现在六芒星总部的移民总数少了至少两倍。

远征军的总司令部也将迁往这颗星球。

每座城市里面都有两个司令部。

控制着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 南,西北。

八大舰队。

宪兵司令部就位于中央城市里面。

五,随后将一个宪兵之留在了六芒星总部。

其余的部队全部赶往自己的新首都。

准许在这里开发土地的只有三块大陆。

另外两块大陆是不允许开发的,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热带雨林。

这里是帝国的保护区。

这里生活着不同于地球和六芒星总部上的自然物种。

外星劳动族群只居住在三块可开发的大陆上。

两个封闭起来的保护区,大陆。

绝对不为许外人进入。

由于帝国的首都是整体化规划建设。

这和六芒星总部很有相像。

它和地球截然不同,地球在23世纪以前还是按照国家的概念存在。

所以那时候地球上面各个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皆不相同。

这就导致了西太国家无限制的恶意发展,毁坏了地球大量的土地资源。

被迫只能选择六芒星总部作为辅助发展的星球。

随后就将大量移民迁往六芒星。

虽然六芒星曾经也规划了星球发展体系。

但是巨大的战争导致六芒星只得先优先作战。

等27世纪以后打败了骇星人的舰队。

再想重新规划路盲心,早就为时已晚。

六芒星厂拥有20亿地球人口,三亿多个星球的移民。

由于战争期间不断的扩展星球的地面防御系统破坏了大量星球资源,植被覆盖。

想要恢复这种面貌,至少需要500年以上。

远征军肯定没有这样的心思。

现在银河系内已经基本上平定了各方势力。

人类的八大舰队,完全控制的银河系内的。

虽然说还不能确定银河系全部的扫荡完毕。

但是可确保的是,银河系内不可能再有比人类舰队更加强大的外星族群。

也许躲藏在某些凹陷和裂缝空间。

那里面的外星族群,也许拥有一定数量的舰队。

但丛林东作战的经验来看,想要打败远征军的舰队。

只能算作是痴人说梦。

他们根本打不过远征军的中央主力舰队。

更何况说其他七支大型舰队。

八只大型舰队。

加起来总兵力拥有。

24万作战母舰。

而林东一只中央卷对集群就拥有8万艘作战母舰。

相当于八大舰队总数的30%。

如果加上林东的中央舰队集群,远征军现在拥有的兵力总数超过32万艘,作战母舰。

还拥有12万艘工程母舰。

如此庞大的舰队,布置在银河系中间,外围超过两千光年的范围。

防卫者整个银河系。

在四号星球上主要驻扎地是马武的宪兵集团舰队。

林东已经重新批准宪兵集团舰队,恢复建制。

拥有四只联合舰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