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50章 :民间作战(1/2)

长期以来,远征军不间歇的在银河系内外进行作战。

舰队显得十分的疲惫,所以云中也想让自己的舰队有一个长期的修正。

因此上他把自己的中央舰队集群从裂缝空间里面直接撤出来。

回到了六芒星总部上面,在这里临时驻扎。

现在他想使用民兵舰队,开始扫荡所有的。

银河系内部尚未发掘的空间,这些空间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足有上千个。

每一个空间里面都有未知探索的事情,也就可能会遇到未知探索的外星族群。

而所有的探测器都会跟着这些民兵舰队进入到那些位置空间里面。

在以前的时候,林东是不太赞成民兵舰队这个想法。

主要是担心星球之间会发生内部战争。

现在四百多个银河系内的可宜居星球当中。

已经有50颗星球发展到了2000万人的上限。

进入到了3000~4000万人的新阶段。

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星球。

这些委员会的积极主动的从宪兵集团仓库购买大量的战舰。

虽然总数有限,定不能超过100艘。

但即便是如此,每个大型星球可以购买两支舰队。

这些舰队都是在联邦委员会注册登记的官方民兵舰队。

隶属于每个星球委员会。

不但可以为自己的运输船队护航。

更主要的是探索裂缝空间。

林东新的策略是要发动一场银河系内的人民战争。

他也发现,如果利用自己的舰队,逐个的去扫荡那些裂缝空间。

不但是消耗时间,而且很多的时候,达不到战争的目的,白白消耗自己的能源。

远征军的部队是不可能自我生产资源的。

所有的资源都要依靠各个可宜居星球供给。

而且远征军八大舰队。

数量庞大。

每一次大型行动更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这也给很多的可宜居星球上带来的巨大的负担。

星球也要发展。

所以林东干脆让他们自己组织民兵舰队。

每个星球都能拥有两支舰队。

每支舰队编制100艘作战母舰。

两百艘工程母舰。

这300艘战舰。

级别上远远低于宪兵集团,就更不用说远征军的舰队。

但他们进入裂缝空间以后,委员会都发给一个专项的安全守则。

他们都携带的远征军的探测器。

探测器可以判断对方的军事等级,科技能力。

如果超过了超一级的水平就立刻停止,民兵马上攻击。

呼叫远征军的增援舰队,由林东的舰队进行打击。

林东的舰队,打掉外星族群舰队之后。

不再像以前那样,再去抽调兵力攻占星球,而是交给民兵舰队。

如果星球本部防御超级强大,远征军利用自己的光波作战武器。

打掉外星族群防御系统。

撕开一条口子,就可以让民兵舰队进入。

由民兵舰队接替远征军的舰队。

直接攻打星球本部。

占领星球以后,双方要进行奴隶的分配,基本上是五五开。

也就是民兵舰队带走50%的原住民或者外星族群。

这些外星族群都是这个星球缴获的奴隶。

远征军把留下的这50%的外星族群作为本地奴隶。

讲地球申请移民。

或者是让六芒星总部派遣500万地球移民到达这颗星球。

这个可移居星球,就彻 底的归属了远征军管辖。

不过现在远征军无需给裂缝空间里的可宜居星球部署分舰队,一般只留下大批的超级卫士部队和发射节点单位进行防御。

这些都是机械产品和生化机甲。

一般一个可宜居星球上可留下大约100~500万超级卫士。

在建立至少拥有100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

远征军就会率领舰队离开这里,返回到六芒星总部。

通过太空桥的传输,可瞬间就能回到节点,再回到自己的六芒星总部基地。

这种作战方式要比以前远征军在银河系里面不断的扫荡消耗的。

各种资源减少至少60%。

这样一来,远征军自身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和各种资源,也就至少减少60%。

长的情况消耗并不是很巨大,给这些星球们减少了很大的压力。

所以民兵舰队成为了一种新的探索作战方式。

而且林东也期望能从这些民兵舰队身上,找到更好的领导者。

提拔他进入远征军的舰队。

补充他司令人员的不足。

五十多支民兵舰队各自都派遣了一支舰队。

在银河系里面扫荡。

这些舰队的成本和他日常的不给。

完全都由自己的星球承担。

远征军无需承担任何费用。

所以也不在乎他们能够发展多少兵力,这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不过探测器会将所有作战情况直接传输给林东的大屏幕。

他能观看到所有进入到裂缝空间的民兵舰队。

这些民兵舰队的作战能力和手法各不相同。

有的擅长于东派作战手法,惯用各种计策。

巧妙的消灭外星族群的舰队。

有的则是就靠那种硬功,强大的手段和对手硬碰硬。

依靠自己强大的橡皮泥母舰,实力打败对方。

而且他们立刻就会在星球上开采液态金属矿石。

补充给自己的舰队。

对于这些来说,都不需要林东,费事费力。

而且一部分开采出来的液态金属矿石要上缴到军事委员会。

这等于林东无形当中无常的雇佣了一些自带饭盒,饭票的劳动力,他们为远征军主动开采矿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