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章 :双子伴星(1/2)
当林东建立完人类第一个人造星系以后,虽然这个星系的体积比较小,仅相当于太阳系的1/3。
不过不要忘记,这是人类在太空当中建造的第一个人造星系。
有一颗恒星和两颗半飞的行星组成。
很奇怪的是,这颗恒星是可移居星球。
而两颗半飞的行星一左一右,是两颗不自转的黄矮行星。
宇宙里面的黄矮星其实就是太阳。
我们地球所围绕的这颗太阳。
虽然在太阳系里他是老大,可是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当中,他只能算作一棵准恒星。
与它的体积过小。
探测器继续在整个的新的空间里面进行探测。
环绕这个刚刚建立的新型星系,周边,距离这里大约有五光年的位置。
发现了一个真正的星系。
这个星系很像是银河系里面。
双子星座的结构。
两颗恒星。
相距之间约有。
20亿km。
两颗恒星相互对峙。
但是两颗恒星的体积都不算过大。
比太阳相差不多。
所以它的轨道相对于太阳系来说算是正常轨道在他的第三轨道上。
有一颗可移居星球。
探测器在这颗可移居星球周边没有发现外星族群舰队。
这对于林东来说,并不感觉到奇怪。
那只逃跑的外星族群,庞大舰队。
能在这片心形的广袤空间里扫荡。
就不可能留下,其他有可能成为对手的外星族群。
所以就算是有外星族群的舰队,不是被那个大型外星族群消灭,就是被他收拢在手下。
从第三号星球的周边来看,这颗可移居星球上应该有原住民。
外星原住民,现在对于远征军来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
虽然宇宙浩渺无尽。
但想在宇宙中找到可移居星球。
已经是凤毛麟角,要想在可移居星球上能够找到高等智慧的原住民,哪怕他们处于原始或者半原始状态的都是极其难得。
这些原住民非常有助于远征军为自己接近900颗,可移居星球上提供劳动力。
这900颗星球分布在银河系内外。
是远征军在银河系内外。
主要的生产基地来源。
就是因为各生产基地来源除了要供给地球和六芒星总部。
大量的食物补给。
还要为远征军提供后备资源的补充。
这样一来的话,就使得他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即便是纯机械化工作,对于农产品和圈养牲畜的生产,也是需要大量的人手进行加工制造。
但地球人那个时期已经不再从事专业农业。
他们只负责农庄的土地管理。
引入从六芒星总部和地球提供的现代化装备。
操控这些装备来为自己的农田实施灌溉,除重播种收割。
而那些外星族群奴隶,他们就要从事繁重的。
农业辅助加工工作。
然后将这些制作好的农产品,包括从各星球取得的矿藏分配给自己的。
地球和六芒星总部。
还有远征军。
这样才能维系远征军,持续不断的在银河系里面扩张。
就是由于现在在一段时期内,远征军手下的劳动力匮乏。
地球人早就不喜欢从事重体力劳动。
基本上完全丧失了原有的重体力劳动能力。
已经进化成为非常高端的智慧。
没有人愿意从事低端的重体力劳动。
又使得远征军必须要从原来那些外星族 群里面不断抽掉劳动力。
这一个是影响了他的联邦体系的安全建设。
另一个也是影响了。
联邦军队扩充兵力的实力。
外星族群的生育和繁衍能力。
远不及地球。
更不用说。
更加具有繁衍能力的六芒星总部。
所以13个银河系外星联邦。
总计人口加起来不过才四亿多。
一个是要为全部的可移居星球提供大量劳动力。
另一个还要为远征军的联邦舰队提供服役兵员。
这就使得他们的人口捉襟见肘。
而且远征军部署在银河系周边内外的八只大型舰队。
每一支舰队现在都需要扩充自己的联邦舰队。
由于林东已经彻底的改变了远征军防御和扫荡的政策。
远征军的主力舰队将用于主要的作战。
对于一般的防守和巡逻,则是交给地方联邦舰队。
其中顶多混杂一支远征军的联合舰队。
作为中央指挥舰,来进行对周边地带的扫荡和巡逻。
由于银河系也是宽广无垠众生高达100000光年。
如此庞大的一个大型星系。
就算是八支舰队,也不可能完全一览无余的扫荡。
之所以现在林东暂时停止对外扩张,掉转头在银河系内部详细扫描。
就是因为当远征军的主力舰队离开银河系的时候,后面总会出一些麻烦。
而远征军的后方防御主要交给自己的宪兵集团,也就是马武的部队。
马武的部队。
作战能力一般。
是属于宪兵部队。
因此要是遭遇有向裂缝空间里面这种突然出现的大型外星舰队,马武的部队难以抵抗,就会让远征军重新抽掉人马回来。
这会干扰到远征军向银河系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