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03章 :并不满足(1/2)

远征军每一次获得新型科技或者新型武器之后。

林东都会下令找到外星族群。

他们挑起战争。

以测试自己的装备是否适应新型的战场和战争节奏。

能否真的达到装备研发当中预计的效果?

三院刚刚根据外星族群使用反射透镜对抗凝结光线这个特点。

立刻让自己的工程专家开始详细分析研究。

搞出来一个在白色光线的前方加上反射透镜。

也就是说白色光线发射之前。

如果需要的话,可装上反射透镜发射打开反射透镜以后。

白色光线内部的凝结分子就变成了反向因子。

他们照射在地面上以后,不再是凝结和弯曲对手的时空。

而是将对手瞬间从时空蜗流里面卷了出去。

这种手段可以扫荡任何对手的地面或者空中。

包括地面防线和空中的舰队。

你想可以让一只超过5000艘作战母舰的外星舰队瞬间就在眼前消失的无影无踪。

三院将这种新型的透镜马上传输给了林东的中央指挥舰。

这种技术在没有被林东批准前。

是不允许首先拨给舰队使用的。

林东通过演示效果在大屏幕上的展示。

倒是觉得相对比较满意。

然后他命令前方的第一舰队首先装上这种透镜。

但林东要求在装置透镜的时候需要透镜,有一种玻璃化变形能力。

也就是要加入一个干扰玻璃内部分子结构的装置。

首先让他成为普通的平面穿透镜。

平面穿透镜没有任何的拦阻能力。

光线可直接透过穿透镜进入到前方。

然后如果开始需要反射透镜的话。

再用这种干扰分子将平面镜变为反射透镜。

这样就减少了舰队在开战内进行临时换装的。

多余手段和工序,但这项技术对于远征军的三大研究院来说,还是非常有难度。

因此上陈雅让三大研究院改进了装置方式。

用自动开启模式搭上系统控制。

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当舰队开始准备进行凝结光线攻击的时候。

反射透镜是打开状态,如果系统选择使用。

时空涡轮攻击,那么透镜会跟着系统程序直接装入。

无需再让舰队在战场作战的时候临时转换。

这个软件系统和配置让林东感觉到比较满意,于是第一舰队接受了试验装备。

负责攻打。

876星球的舰队主要是他的第一和第三两支舰队。

而第三联邦的舰队。

作为辅助包超舰队。

主要是助攻。

第一和第三两只。

远征军舰队马上换装了这种装备,换装装备不用太费手段。

就是在发射器端口上。

安装一个透镜,这个透镜平时是打开状态。

不过发射节点单位要是使用这样的凝结光线,可就是太费劲了,因为发射节点当位是预制好的,进行分散弹射。

除非在她28个愣面上,每一个上面装上小型自我开合透镜。

否则的话,这些发射节点单位是无法发射。

反向因子光线。

所以反向因子光线目前只能装备在无人机上。

或者是工程母舰上。

但由于凝结光线的发射,目前只是使用。

工程母舰进行发射,而不会使用无人机。

和自己的作战母舰。

所以您中的第一和第三,两支舰队都在作战母舰和工程母舰上装上了反射透镜 。

虽然仅仅是这一个简单的透镜装置,就让自己的舰队拥有了人类第一次发明的光波武器。

反向因子光波作战武器。

第三舰队开始准备对对手的。

一支分舰队实施试探性作战。

由于反向因子光波武器装载了母舰。

上面和工程母舰上面。

因此这一次不能使用发射节点和无人机与对手交战。

要十分冒险的采用母舰或工程母舰直接出手。

远征军的舰队的特点就是和外星舰队有很大相似。

母舰和工程母舰都是真正的人类舰队。

如果要是遭受了损失,那就是真正的远征军的伤亡代价。

而无人机和发射节点,也就是一些智慧化的机甲结构。

他们内部虽然灌注了无意识形态外星族群,智慧能力。

但终究还是一种无生命体的机甲。

这和人类自身生命体是由本质性上的区别。

所以要做这次的测试战争。

林东也要冒一定的风险。

第一和第三,两支舰队各自拥有5000艘作战母舰和2000艘工程母舰。

7000艘战舰,每艘战舰约有20人。

这算起来可就是十几万地球人的作战部队。

远征军自从在银河系内外部。

作战以来。

特别是打败了骇星舰队和卡拉奇虫类。

人类就极少再有大规模空中伤亡。

后来林东掌管了远征舰队以后。

经过多年来的对外作战。

获得了大量的生态化的智慧科技,把自己的机械哨兵。

空中卫士升级成了今天这样的超级卫士。

还具有一定的智慧能力。

从这一点开始,人类就不再进行自己生命体的地面作战。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