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章:一万光年(2/2)
就算是探测器对它进行光波动能扫描。
也只能发现它具有超长度的宽度至少不下20光年。
其实肯定不止这个距离,是因为在这个距离之外。
探测器发射的动能探测光波是无法在协同穿越。
那么可以说明,这就是隐秘空间的终点。
终点的范围就是一大团的能量。
高压高密度体系。
这种高密度体系的密度,压力超过了。
脉冲星的1000万倍。
脉冲欣赏一个1cm大小的物质,如果放在地球上来说。
就可能高达几百吨。
而这个密度层面里面,一个分子结构的物质。
如果放到了地球上。
瞬间就会膨胀为100万~1亿万吨。
是。
脉冲星布置的1000万倍以上。
如此高大的密度结构和压力体系。
是任何一种物质和生命体无法穿越。
这就说明,隐秘空间的范围的边缘,就是这种高密度,高压力的能量结构。
也许宇宙的边缘也存在这样一种能量结构,是所有物质无法穿越。
不过有朝一日能够穿越这样的物质。
也许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不同现在的宇宙空间。
这就是所谓宇宙连环体系的学说。
林东想象到这里倒是可以理解的。
自己作为实验的那艘光波母舰,已经到达了节地的边缘。
不可能在向前方传输,随后命令某件立刻返回。
进行整 体建在温度的测试。
这一前一后一个来回儿,母舰基本上没有停歇。
而且林东让第二艘母舰首先开出了裂缝空间。
到达银河系空间。
现在他处于离银河系的中部,靠近核心位置,银河系的核心位置也是一个超大的。
能量聚集体的光波黑洞。
所谓光波黑洞,并不是一片黑区区的黑洞。
在它的周围旋转着大量的能量,公布,十分的耀眼。
程度超过了几百个亿的太阳光。
温度也是几百亿倍的太阳温度。
那里就是银河系的核心。
理论上那曾经是一个尚未形成的超级大的恒星。
现在自己就处于银河系的中间位置,基本上在对于每个边界的尺度。
大致上是一样的,于是林东让第二艘光波母舰向北方阵线的边缘传输。
一次性就传出了5000光年的距离。
瞬间就到达了北方阵线,也就是现在王宇镇守的防线。
信号立刻传输回到林东的大屏幕上。
王宇对这次测试感觉到十分的惊奇。
这也是远征军,包括人类第一次卖出5000年级的传输距离。
这次从来没有过的超远级的传输。
但林东的因为自己的动力系统相对科技落后。
没有能够达到配合暗物质的暗物质发动机系统。
只有有了暗物质发动机系统,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万光年传输。
甚至百万光年传输。
但现在这只能是个梦想。
测试完毕这些结构以后,林东马上下令三院为所有中央舰队集群的母舰舰队进行升级。
也包括第三联邦舰队和小行星基地。
升级完毕的舰队就可以传输5000光年。
但眼前的这只中小型黑洞,还有它周边的暗物质分子。
林东又一次命令工程,母舰发射电子捕捉网。
在一次抓捕了大批的暗物质分子。
将这些暗物质颗粒分子传输给三院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培养的能源就是普通的金属结构。
在三院进行的测试当中,当这些暗物质分子结构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自己裂变分成其他分子。
所以这回越来越多。
完全形成了一套生命循环消耗体系。
这正是林东所想要的,不需要再开采其他矿石。
于是林东开始准备,在裂缝空间周边进行扫荡。
由于他现在处于的裂缝空间的位置。
比较靠前,正前方的距离也超过了4000光年。
也就是说他想传输在裂缝空间里面,是不可能全速传输的,不然一头就会胀到高压能量。
屏蔽上面。
那养自己的舰队也就有去无回了。
所以它采用了半主动传输。
路程减半。
这就使得自己只在2500光年进行传输。
一下子林东就到了边缘的一半。
在这里又发现了大量的未发觉的星系。
而且自己回头向后观望的时候。
这2500光年的过程当中。
也存在着不少的天体星系甚至大型星云。
大型星云就是恒星带生的之前的环境。
看到这些以后,林东打算从2500光年的位置往回进行搜索。
现在,他可以几呼,无拘无束地在既定范围内穿梭。
一次最小也可以穿越200光年到500光年的距离。
不过他的目的是要发现隐藏在隐秘空间里的可宜居星球。
还有那上面可能出现了外星族群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