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58章:拼死抗争(1/2)

导弹直接攻入了所有的山洞,就在山洞里面接连的爆炸。

花生米子弹是按照惯性进行扩散冲击的,这和超微机器人形成的云雾有些不同。

超微机器人形成的云雾,也叫做尘埃云。

其密度高达。

水的十倍。

内部拥有大量的超级微型机器人,这些超级微型机器人的尺寸只在纳米的几倍。

也就是只有几个纳米。

因此上他们可以渗透到任何一个空间里面,包括虫类的外壳儿。

进入到它的内部以后,就开始大量。

摧毁他的内部机制,融化他的肌肉和神经系统。

一只被纳米超级机器人所包裹的虫类。

不出十秒钟就会死亡。

不过这种超级微型机器人之所以远征军,不太作为主要使用手段了。

是因为超级微型机器人的密度非常高,而且散落性也比较慢,特别是在封闭空间里面。

他们很不容易,完全的尘埃落地。

就会浮在空中。

这样的话,就算是星球上拥有大气层标准的氧气和气压结构,人类的部队在短期内要是登入星球。

也必须要带好全部的防护措施,否则的话,就因为呼吸会将这些纳米机器人吸入体内。

会导致人类的内脏完全受损,最后死亡。

所以后来远征军为了快速占领可宜居星球,才使用了新型的分散打击手段,那就是花生米子弹。

一个战斗部的分弹头里面就可以装下,大约有。

1000万到一个亿的花生米子弹。

这虽然不能对比超微机器人的数量,那都是成百亿,上万亿。

但至少这一个亿左右的花生米,子弹要在封闭的管道空间里面横扫那些躲藏在里面的卡拉奇虫类。

这倒不是难事。

关键是花生米子弹也有自己的缺陷,它没有自身的飞行动力,主要依靠的是爆炸之后的弹射惯性。

飞行的距离不远,多飞行的速度很快。

要比尘埃云的速度快了几千倍,能达到瞬间超过了。

20倍的音速。

这样飞行快的子弹。

由于它的重力作用,可以一下洞穿。

超过相当于地面合成装甲的1300mm厚。

也就是说,他可以洞穿地面合成装甲主战坦克的前装甲。

更不要说由机体组成的卡拉奇虫类的外壳,子弹一旦进入外壳,那就是致命攻击。

而且这种花生米子弹自身还有爆炸能力。

爆炸里面会产生一种催化剂。

能将虫子的内脏结构全部融化,这和超微机器人的效果是完全一致。

所以他们一旦开始攻击,就会将大量的卡拉奇重给变成一个个的驱壳扔在地面。

躯壳上面都会有很多的弹孔。

从弹孔中会流出来令人作呕的液体。

并且这个气味非常的令人难以接受。

但有一点。

由于这些花生米子弹没有自身的动力。

在星球内部大气层重力的环境下。

他们的飞行距离也不过只有一到几公里远。

随后就会落入地面。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人类的部队进入以后,也不会造成额外的伤害。

必须有一定的冲击力,才能够引爆他的冲击。

战斗部。

如果是使用脚踏踩压的方式,没有办法让他。

持续爆炸。

因此上他不具备散落成为地雷的功能,这样就避免了人类部队进入以后造成了二次伤害。

这 些都是精心策划,考虑周全的。

所以远征军最后放弃了原来的尘埃云打击手段。

改用了花生米的手段。

而远征军在对于虫类的这种生化舰队作战的时候,一般都会采取。

导弹加载分弹头,再加上花生米或者尘埃云这样的打击方式,卡拉奇虫类的族群。

一般在一个星球上,包括周边的小行星上面。

总数量加起来都不会少于1000个亿到5000个亿。

就算是光分子的舰队。

一只整个的林东的地方舰队,原来无人机体系也不过就是2000个亿。

再加上主动攻击导弹,算起来也就只有三四千个亿。

而这些卡拉奇虫类仅仅飞禽数量,就超过4000个亿。

地面上还有大量的卡拉奇虫族。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生化舰队的攻击的时候。

远征军的无人机很多的功能,当时就体现不出来了。

当时的无人机还只能采用光子套和主动攻击导弹,对卡拉奇虫类进行抗击。

所以效果不佳。

但现在林东的舰队已经完全进入了光波作战时代,早就不是以前那样悲催的样子。

所以更没有必要和这些卡拉奇虫来进行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战。

那样的话,只能让卡拉奇虫类得手,发挥他们生化攻击的能力。

而锐化了自己舰队的能力。

虽然有脑虫的存在,使得卡拉奇虫类的族群有了一定的智慧,但这种智慧毕竟不能和人类相比。

还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生物智慧。

因此上远征军的舰队采用这次的分化,瓦解,攻击的方式。

现在山区里面的卡拉奇虫类已经被彻底的封堵,在山洞里面。

虽然不会全部被消灭。

由于花生米子弹数量庞大。

也在十几个亿的数量。

因此上大量的卡拉奇虫类就在狭窄的空间里面被花生米洞穿。

死在了整个的通道里面,将一些通道的。

洞口堵上了。

这样一来,卡拉奇虫类里面的其他虫类。

就无法出来增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因为在热带丛林里面。

防空虫类已经被凝结,光线照射,动弹不得。

现在正是出动舰队开始对付他两颗小行星,卫星上面的飞禽。

由于这些飞禽重位,只能在1000km范围内活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