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555章:下一目标(2/2)

这样的配置林东认为已经拉开了,少说1500万km的距离。

可确保自己的母舰舰队不受到任何伤害。

而且还要让自己的母舰舰队在发射100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

护卫再舰队周边。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多层次结构,是因为林东早就领教过类似卡拉奇虫类的生物舰队的能力。

对方要是和自己作战的时候,派遣出来的生物空军。

绝不会少于上百个亿。

他们一出来,几乎都是铺天盖地,能将半个空域笼罩在作战之下。

这种生物虫类的数量一般都超过上万亿的数量,空军多数都站在50%左右。

所以对打这种看似科技很低等的生物舰队。

其实危险性更大。

第三舰队和第一舰队也是按照同等编制。

不过这一次,新编制来的第三联邦舰队。

倒是像林东请求出战。

这只外星族群的舰队想要在中路进行作战。

为远征军。

在新的作战当中,来一个《投名状》。

展现一下他们的作战实力。

而且这支舰队已经升级为光波舰队。

林东觉得这个建议倒是不错。

是可以叫第三联邦舰队展示一下自己的威力,也是锻炼一下他们对这种密集作战的经验。

于是林东批准了第三联邦舰队的请求。

他们的第一和第二两只联合舰队,总计1万艘作战母舰。

作为中路作战舰队。

第三和第四两只联合舰队。

兵分两路替代远征军的两支舰队,站在第一,坐在位置上,从左右两翼包围星球。

第五联合舰队则是到了星球的背面,站在林东的舰队前方,作为节点舰队。

将整个星球包围在圆形包围圈里面。

不过生物舰队林东也是 并不陌生。

他知道生物舰队虽然有庞大的密集攻击队形。

主要的缺陷在于他们不能距离星球本部太远。

因为生物舰队与现代化的星球舰队和外星族群舰队有本质的区别。

对方仍然处于生物体,需要不断的返回到星球本部进行氧气的交换。

现在自己的包围圈拉开的距离都是距离对手星球在1200万km。

生物舰队一般作战半径只不过有大约500km到1000km的范围。

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在星球周边近地轨道和远地轨道进行作战。

要想脱离星球,他们就只能采用飞卵方式。

所谓飞卵方式,就是在小行星上面缠好了自己的虫卵。

然后用庞大的族群撞击小行星,推动他快速运行。

像目标星球飞去。

当小行星坠落星球之后,虫卵就从埋伏好的内壳里面散落出来,立刻在星球上划分成幼虫。

又从很快就会划分成基地。

然后在这里建立虫类的传输通道。

再把自己的舰队直接传输到这座星球,就可以彻底的覆盖掉整个星球上面所有的生物。

虫类的生化舰队一般都是采用最终跳跃式的手段来攻占其他星球。

但这种手段一般不会太远。

都在大约10光年的范围以内。

而且他们必须选择下一个目标是可宜居星球。

虫类是不太需要矿石资源的。

可是需要的是标准的水源和食物。

哪怕他们只吃植物,也不能在矿业星球上生存。

很可能左边的星球上的生物舰队距离右边星球太过遥远。

中间隔着林东所在的第五星球。

这两者之间都超过了10光年。

所以就算是他们推动小行星飞过来准备地面孵化。

也是由于距离过于遥远,会被柯伊伯带所拦截。

每个星系的外围都有柯伊伯带或者是云团。

在太阳系的外层,柯伊伯带的远方就是云团。

那是太阳系形成以后,被引力排斥出来的其他小行星,天体和冰块儿。

这密集程度也超过了一般的柯伊伯带,所以小行星如果运动到这里,很可能因为引力撞击丧失动力。

那就会被永远的留在外围的云团里面。

作为一颗碎片分子,永远的漂浮在那里。

那些虫卵也就永远没机会孵化。

林东的四支舰队已经将对手团团包围,但距离的位置都比较遥远。

想当初他在西方作战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一个生物星球。

还记得那个星球的自身,就是一支庞大的大型虫类。

就像中泰古代传说的巨龙一样。

凝聚大但头脑简单,能力一般。

这一次林东比较担心的是眼前这只虫类到底属于哪一种。

是已经逃走不见的。

星际虫类。

也就是阿威的族群。

还是曾经和远征军多次交手的卡拉奇虫类。

目前还无法对这个星球进行探测。

因为在星球周边距离大约100万km。

发现了一团淡绿色的云团,将整个星球全部包裹在里面。

虽然这层淡绿色的星球云团比较薄。

不过他们还是可以有信号屏蔽能力。

现在已经探明这团绿色的云团。

不是天然形成的气团,而是应该由那些生物族群发射出来的。

云团。

看来他们有意识的要隐蔽自己的星球。

这可以说明这只生物族群有一定的思维理念。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