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214章:战火再起(2/2)

对应形式。

就使得林东的舰队无法从正面通道完全进入整个。

307号星系。

由于两颗超级巨大的气态行星所形成的左右互动的引力圈。

形成了外围一道环形的引力区。

完全将整个307号星系内部的星球包裹在这道环形的引力区内部。

使得要想从外部进入到引力区。

从而到达307号星球内测。

唯一的办法就是刚才探测器所走的两条狭窄的左右通道。

这两条狭窄的左右通道,各自的宽度也就大约约有五万公里。

这样狭窄的范围是无法展开大型母舰舰队或者无人机舰队集群的。

而在环绕引力圈的内部,那只派过来的外星舰队。

兵分两路左右,各自一万艘母舰挡在了两个缺口当中。

在他们正面有一道由无人机或者是护航机组成的阵线。

每条阵线大约都有一个亿左右的无人机和护航机。

他们一字排开,拉成一条直线。

在探测器刚刚穿入进去的那两条狭窄的通道入口。

形成了两条防线。

林东认为,看来外星人已经知道外面来了强大的舰队。

但并不知道这支舰队来自于太阳系的地球。

面对这样的情况,林东调集自己的工程母舰舰队。

各自1000艘工程母舰。

兵分两路向两个缺口,前方运动。

到达缺口前方之后。

由于两道缺口的宽度,只有五万公里。

工程母舰身躯庞大。

想要形成一字阵线,排开那样五万公里的宽度。

最多也就是可以排下200艘工程母舰。

这样第一排200艘工程母舰列队排开。

对方的无人机集群 ,马上开始向自己的工程母舰。

快速接近。

林东立刻命令工程母舰发射密集冷冻光线。

由于无法和外星人舰队直接进行交火作战。

而且,两棵外围的超级巨大气态行星。

几乎都达到了矮恒星的标准。

甚至比太阳要大小不了多少。

因此上它们的引力圈的宽度。

足有超过8000万到1.

2亿公里。

在这么宽大的范围之内。

林东的扫描光线无法穿过,这样遥远的引力宽度。

去仔细扫描对方的母舰集群。

而探测器只能从母舰的外围周边扫苗母舰。

也不敢太过于靠近这只母舰集群。

由于探测器自身的警报系统已经告警母舰身边携带的无人机集群,拥有反隐身探测能力。

只是作用距离比较有限。

但是至少也超过了25万公里到30万公里。

这样的距离上。

自己的隐身探测器扫描光线是无法再扫描。

对方母舰的详细内侧结构。

在不清楚外星人母舰内侧科技结构的情况下,林东是不会贸然将这些外星人的母舰彻底摧毁。

于是他的计划是从两个缺口正面用自己的工程母舰向内部发射大型密集冷冻光线。

将缺口内部的无人机和对方作战母舰的一部分。

完全冰冻,再进行引力传输。

这样的话,外星人的缺口就会被彻底的打开。

与此同时,自己还能获得研究外星人科技技术的母舰样本。

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林东的两个缺口,上面的工程母舰舰队马上对敌军发射了强大的密集冷冻光线。

这也算作是一种作战测试,林东认为,如果这只外星族群早就具备了光波作战能力。

当发现自己使用冷冻光线攻击他们的时候,外星族群一定会使用红外光波进行对抗。

因为从实战角度来说,对抗冷冻光线最好的手段就是使用红外光波,用高温体系将冷冻光线的光波直接抵抗回来。

但是这只外星族群的舰队,前方的无人机集群马上就被冷冻光线瞬间冰冻。

冷冻光线由于提高了内部的密度,顺着无人机被冰冻之后的躯体。

穿透了他们这些躯体,进入到母件的正面扫荡缺口宽度的对方母舰。

外星族群的母舰并没有马上发射,红外光波进行拦截。

他们在眼前发射了一道透明的亮度光波。

就好像是在自己的面前点燃了数千万个灯泡。

使得整个舰队被照得灯火通明。

而自己的冷冻光线到达了,这些灯火通明的边缘之后,却立刻消失在整个的灯火边缘。

留下一股股的白烟。

看到这里林东马上命令自己的探测器进一步接触到敌军的母舰范围。

测试系统的温度显示在自己的大屏幕上。

亮度光波,整个的辐射温度大约只有50到60度。

也就是相当于地球上高温灾害,这样的温度。

这种温度绝不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冷冻光线。

更不可能将自己的冷冻光线完全阻挡在发射攻击距离之外。

不过自己的冷冻光线围着这圈光亮,在不断地环绕。

三舅,从这一点上林东认为对方一定是拥有引力方式的光线。

也就是说,对方这种亮度,光波是一种带有反引力的光线。

和自己的冷冻光线形成了内外对峙。

所以将自己的冷冻光线顶在了防御圈的外围。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