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17章:交换消耗(2/2)

动力能源的范围也有很大的不同。

自己的光分裂系统消耗动力能源还是比较多。

虽然自己的隐身发动机动力能源来自于随便的矿石。

但是数量消耗还是巨大。

由于作战战舰所搭载的矿石能源有限。

也就限制了这种光子分裂的技术。

另外一个就是像自己的特种作战星际母舰。

自己的超级星际母舰上面拥有60万架无人机。

这60万架无人机。

其中有至少30万被林东改装成为冷热光线发射无人机。

冷冻光线主要是用于穿插到敌军内部以后对敌军的母舰实施照射。

冰冻对手的母舰作为缴获。

而另一个方面,使用热光波也就是红外光波,可以成群的摧毁敌军的舰队。

不过这两种打击模式都要求无人机舰队必须十分靠近对手的作战范围。

才能叫两种光线发挥最大的攻击优势。

而且由于无人机的体型受到极大限制,它所搭载的冷热光波发射器都是采用分开小型制造。

现在只有林东自己的超级星际指挥舰才拥有这样的技术。

其他的。

各路大军的总指挥都没有这样的特种母舰。

所以林东感觉如果要是使用母舰直接作战 。

就可以建立更强大的红外光波屏蔽罩或者是光波屏蔽墙。

将敌方来袭的各类空中目标彻底摧毁在屏蔽之外。

而为了节省舰载最大的空间,可以将自己所携带的无人机60万的总数降低为5~10万。

这样一来,将其中的一半用作红外和冷冻光线的发射,无人机另一半儿仍然作为警卫无人机。

林东认为这样的作战模式。

可以用作小规模的突击,但是无法用做大规模的作战。

于是他命令自己的科学院将自己这艘星际母舰。

改装成为新型的冷热光线发射母舰。

既可以发射冷冻光线,又可以发射红外光波。

而且要求红外光波的射击距离不低于25万km,射击速度也不能低于远程攻击导弹的速度也就是大约60%的光速。

按照这些技术要求,三院对他的星际超级母舰又进行了改装。

这次换代升级,林东的无人机减少到20万架。

因为他这些无人机都是鱼。

光分子分裂无人机。

所以在母舰上的存放是需要大量的机库空间的。

以前60万架无人机至少需要两座庞大的机库用于停放这些无人机。

而两座大型机库就要占据他四个母舰上的隔仓,这就对他的空间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现在无人机从60万降低到20万。

所需要的机库只需要原来的1/3。

占地面积不过就是一个半个隔仓。

另外半个安装有冷冻和红外两种光线发射机。

这样林东就腾出来至少三个隔仓。

用于安装动力系统的能源,也就是普通的矿石。

加大自己动力能源的补给就可以更好的为光线系统输出能量。

而且还安装了一台辅助发动机专门儿为动力系统之外提供能源。

这样他的母舰在作战当中仍然可以保持高速的穿越撤离。

不会影响到光波的发射。

此外,林东还出了奇思妙想。

他根据很早以前的那种小型的无人机和小型的飞行机器人的理念。

让三院开发出来一种所谓定点发射器。

这种定点发射器。

可以用来在母舰,舰队周边。

实施定点发射的小型红外光波或者冷冻光线发射器。

或者是二合一一体的发射器。

这种发射器可以在母舰前方大约10万km的距离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

向前不断推进。

或者是原地不动,自我平衡旋转。

林东这种想法,他认为在今后作战当中不再使用无人机和主动攻击导弹,这样老是传统的打击手段。

他要更换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使用这种无人发射智能节点。

也就是这种小型冷热光线的发射器。

把它们作为弹射的主要作战单位。

将这些作战单位弹射出去之后。

让这些发射器在对方的舰队集群里面或者是正面。

以及其他方面实施攻击。

按照林东这个思路,无人机的搭载总数从20万又降低到10万。

这样又腾出来半个隔仓。

专门放置了大约有是20万个。

双合一的发射器。

这种智能发射器的弹射方式。

也是按照分裂变形方式。

10万个小型的弹射器。

每一个在空中还可以裂变成为1000个小型弹射器。

一直这就等于他拥有了。

100万个。

冷热光线发射的小型固定发射器。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