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章:惊鸿一瞥(2/2)
他选择了一个隔仓,这里面装有12万架无人机。
林东江浙12万架无人机进行了压缩。
再将科学院补给的新型无人机补充进来,果然一个隔仓就补充了120万架无人机。
恰好是原来无人机的十倍。
这不过是一个实验性的动作。
由于林东的无人机是特种作战无人机,不适合于大规模成片生产。
因为他们采用了半固态金属矿石的制造。
所以可以在空中进行。
分子分裂。
机体的内部装有各种 分裂系统还有死亡光线和冰冻光线系统。
不过这只能是放弃的缘由。
装载生产。
后继导弹数量使用的系统。
无人机的空间和整个的机体都是十分有限制。
而林东开始利用这种能力去研发自己无人机的空间使用效果。
将无人机现有的十枚攻击导弹。
扩展到了50枚。
其中可以用于对地攻击的导弹就拥有十枚。
而且无人机除了装载那些必要的攻击光线装备以后,还可以再安装第二次倒在生产系统。
储存大约有一个单位的制造能量。
这样算起来,无人机就可以发射至少两波次的到三波次的各类攻击导弹。
也就是说,林东这批改进后的无人机。
有三次发射主动攻击导弹的机会,两次再发射对地攻击导弹。
而他们的整体的体积和飞机的质量都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这就是外星人压缩空光线的神奇所在。
三院科学院研制的新型的压缩光线攻击系统。
又装备到了林东的超级星际母舰上。
而且林东选择了其中10万架无人机。
作为第一波次的攻击实验。
舰队。
首先把他们留在了空域当中,作为下一波是准备进行攻击的手段。
而且林东在自己的作战指挥中心实验性的发现了。
对抗星球这种强大的红外波的办法。
林东想到,如果利用外星人这种压缩空间能力,那么可以为无人机,特别是自己这种特种作战无人机。
增加。
光子能量的储存基数。
使自己的光子能量可以达到更高的基数。
再用这种强大的能源系统支撑他的冷冻光线持续发射。
这么算起来的话,如果再对抗对手的红外光波袭击,就可以利用无人机。
成群结队的数量组成的散漫性光波。
去对抗对手的类太阳光波的能力。
也许这样一来就能突破了外星人星球。
红外光波发射阻拦的能力。
想到这里,林东把这10万架无人机改造完毕。
准备下一步将他们投入战场。
这一次系统更新为压缩系统以后。
无人机在内部可以发射的冷冻光线时间。
也是原来的大约十倍以上。
为了验证他这次研发的科技,因此上林东再一次命令自己的舰队开始向敌军的34号星球发起攻击。
而他把这10万架具有持续性冷冻光线发射的无人机派遣到最前沿。
10万架无人机马上复制了10万个亿的新型的无人机。
由这些新型的无人机立刻发射四枚主动攻击导弹。
又形成了50万个亿的组合起来的攻击目标单位,再一次朝着敌军的34号星球。
冲击而来。
不过林东考虑这一次,无需教外星人,再觉得自己动作迟缓了。
34号星球上面仍然如同往常一样对外又开始发射红外光波。
还是试图使用高温的红外光波摧毁来袭的林东的舰队?
做一次的效果仍然是那样的显著和明了大批量的高温辐射光波朝着舰队扑来。
而无人机也开始集群发射冷冻光线照射对手的整条的光波。
这些这一次果然起到了相当大的效果。
34号星球上面的。
发射出来的红外光波果然被无人机组装成的冷冻光线。
彻底的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