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章:独立袭击(1/2)
第二次的星球阵线交战当中。
林东又一次命令自己的工程母舰舰队从敌军的侧后方偷袭了敌军的母舰集群。
由于外星人当时母舰集群正在集中力量去救援中央舰队集群。
疏忽了自己对侧后方的防御。
这就导致了林东的攻击母舰突击集团突然从背后杀来,发射了大量的死亡光线以及冷冻光线。
导致外星人两只辅助舰队损失过半,伤亡惨重,被迫逃离了现场。
而在寻求中央阵线上失去了左右援助的外星人的中央舰队集群。
也不可能是坐以待毙,因此上被迫向自己的星球传输转移。
回到了星球本部以后,外星人的舰队紧急开始从星球上增补大量的作战母舰上来。
林东发现外星人的生产能力也是绝不可小觑了。
很快他们就增补了大约有40万艘作战母舰。
又将自己的母舰总体数量提高到了60万艘。
比战争开始的前一阶段还增加了10万艘。
但是林东已经在三颗星球的全面周边附近。
修建了大约有七八座环绕的临时空岗阵线。
林东这个做法是主要由于他对于这片星云还不是太了解情况。
星系里面的那些行星到底都是什么样的状况,林东也不是很清楚。
自己的大屏幕也没有完全测算出来。
在这种战况不明的情况下,林东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临时空港。
每一个临时空港都是自己的分组舰队的指挥舰。
作为空港的核心,四面围着自己的攻击编队。
形成了一道包围圈。
将敌军三颗星球各个通道包围在里面。
不过唯一留下的缺口。
就是敌军三个星球正面面对恒星的通道。
因为恒星是一颗发光发热的黄星。
林东的舰队也不可能靠近黄星的近地轨道建立防线。
那样的话,他自己的无人机和攻击母舰舰队也会遭到黄星高温度的烘烤。
最后导致整个舰队和无人机集群彻底的融化。
虽然这三颗星球相距都有几千万公里。
到十个亿的公里的距离。
面积上非常的广大。
但是林东的这些分子分裂母舰。
他们已经把自身能够发射的无人机全部发射出来。
第二轮的生产正在紧张的进行当中。
这些无人机总共拥有1000亿架。
他们是作为包围防御的部队,所以没有必要马上发车主动攻击导弹。
只是将整个阵线合拢包围起来。
而在各个空港上面的自己的舰队。
每一艘母舰都开始进行第二波次的。
内部无人机光子补充。
这大约需要至少三个小时的时间,舰队就可以把自己的光分子全部补充完毕。
保持他们总数可以再继续弹射,1000亿架无人机作为二线防御。
如果阵线遭到了外星人的突击,相映被突破。
那么这1000亿架无人机才会发射主动攻击导弹。
而自己的作战母舰正在完全补充光子能源。
补充完毕之后,这1000艘作战母舰又可以再发射1000亿架无人机。
自己另外一支分舰队大约拥有1000艘母舰。
他们作为战略预备队。
停留在整个战区的外部。
等待战区一线出现了新的变化。
便会派遣自己的无人机前往增援。
林东并没有下令内外包 围的这些自己的舰队向三颗星球发动攻击。
林东命令自己的舰队。
完全的固定,坚守自身的防线,不得擅自移动。
与此同时,他的大批量的探测器又开始在整座星云的周边和内部进行疯狂的扫描。
他们在寻找那些提供能源的星球。
林东认为。
只要找到了这些能源星球。
然后对他们实施逐一的攻击。
就可以彻底的切断外星人的能源供给。
一旦外星人失去了能源供给的话,他们就陷入和克拉克一样的局面。
于是自己的探测器主要的探测目标仍然是在探社。
整座星云里面分布的可能的那些矿藏。
对于林东来说,要想办法找到外星人这些可能的隐藏的矿藏。
打掉这些提供矿藏的其他的行星。
切断外星人矿藏的来源。
这样自己就可以真的取得这次远征作战的胜利。
他在这样的战略思维的引导之下,让自己的探测器对整片的星云内部进行全面的大扫描。
探测器的扫描结果马上传输到了林东的大屏幕上。
根据扫描情况的分析,林东首先发现了在这颗星系里面。
中间的第六号星球。
探测器已经探测到了它的上面存在有巨大的液态金属矿石的储备。
同时也发现这里有外星人建立的自动开采矿场。
与此同时,又发现了这里形成的一道太空桥,外星人的舰队就是利用这种太空桥,再向自己的星球传输能源。
源源不断的把大批量的非金属矿石传输到自己的星球,用于建造更多的无人机。
林东,当然明白这种作战思路。
于是下令自己的工程母舰启动。
阻拦,干扰传输频率。
将整个星系周边。
使用干扰频率切断。
不叫这种太空桥,可以在空中进行传播。
他的目底就是要逼迫敌军派遣护航编队携带自己的运输船队。
前往六号星球进行。
矿石的运输。
这样自己才好在附近伏击这只外星人的舰队。
果然如此,外星人的舰队。
因为星球丧失了矿石传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