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章:结果显然(1/2)
外星人的母舰逃离了作战战场,距离至少约有40光年。
林东的舰队已经无法在追击这样遥远的距离。
所以被迫自己只得命令舰队回到了防线上面。
现在林东把被俘获的外星人的。
12万艘作战母舰全部传输回到了自己的研发基地。
要求研发基地马上对这些母舰进行分析。
他要最快的速度得到外星人如何进行瞬间传输的高科技。
三院和研究中心对外星人的技术也都进行了紧张快速的分析,但是三院并没有从分析中能够发现。
对方是如何进行传输的?
所以三院认为。
对方不应该是母舰进行的传输,而是有什么辅助单位。
帮助他们的母舰和作战母舰实现了这种方式。
这就类似于林东采用工程母舰辅助自己的攻击母舰作战一样。
不过林东对于三院提交的这份报告并不感到满意。
他要求的不是研发。
不是过程。
就要求如何能够得到这种技术。
瞬间传输几十光年的距离离的技术。
不过林东的探测器。
倒是给林东带来的。
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探测器追踪对方传输尾部轨迹。
寻找尾部轨迹的传送影像。
然后跟踪无人舰队或者是外星母舰。
进行传输飞行。
以获得更多的探测情报。
这是隐身侦察系统经常使用的手段。
而这一次,隐身系统。
突然发现了外星人一个非常隐秘的秘密。
这就是外星人的舰队。
在他们的指挥系统当中。
拥有的工程母舰。
原来是具有快速集群转移功能的。
他们从遥远的另外一个星云里面。
至少距离现在有80光年。
从那里又传输来20万艘作战母舰。
还是瞬间就能到达。
而这个传输距离至少也在40光年左右。
如果按照他们这种工程母舰的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传送至少30~80光年的距离。
是人类传输距离的大约4~5倍。
这个探测器获得的消息让林东十分的振奋。
他想40光年距离之外。
在传输40光年,这加起来就是120光年的距离。
这相当于已经快接近。
六,芒星总部管辖的银河系,两百光年的控制区了。
所以林东准备来一次偷袭行动。
他命令自己的主力舰队在正线上进行紧盯防守防御。
暂时不要靠前攻击。
而且重新建立一座临时空港。
然后只率领自己超级星际母舰。
不带任何的编队。
就单独自己的母舰进行快速穿越。
对于林东来说,他的这艘超级星际母舰,首先是体积超级的庞大。
整座母舰的面积超过了5万平方公里。
并且这艘母舰拥有的最高科技能力已经是己方人类。
所不能达到的高度了。
单就这艘超级星际母舰自身来说,他可以独立一次穿越30光年。
而且不用中间进行间歇。
母舰的自身就有强大的降温散热功能。
再加上它的表面积巨大,散热能力有强。
而且他还是这种蝶形,加上长方形组合体的战舰。
并且林东的超级星际母舰拥有各种特殊作战能力。
是任何其他指挥官的战舰做不到的。
他手上至少带有60万架。
光子分裂无人机。
林东的这种光子分裂无人机。
与一般母舰上装备的光子无人机分裂水平截然不同。
普通母舰上发射的无人机 进行光分子几何分裂。
1000架可以达到一个亿的水平。
林东的母舰上载有60万架护航起飞无人机。
他的这些无人机可以在空中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理论上不受限制次数的裂变。
如果说1000架普通无人机可裂变成一个亿。
那么他上面拥有60万架这样的无人机。
就等同于林东带有大约至少光子分裂舰队。
联合体十个以上。
如此庞大的舰队集群,如果林东不是因为他是联合舰队的总司令官,银河系最高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
这些统治者最高头衔儿的限制。
林东甚至都可以不需要联合舰队。
只带着自己这艘超级星际母舰就可以去扫荡多个外星星系。
因此上他这一次亲自率领自己就这一艘超级星际母舰。
开始进行。
远程传输。
一次就到达了距离自己的位置35光年的范围。
第二次连续传输便接近了对方母舰正在修整集结的位置。
这个位置距离自己临时阵线已经是超过了大约70光年。
不过林东只找这周围没有那艘神秘的工程母舰。
于是他放弃这群正在集结的外星舰队集群,没有招惹他们。
因为这次他们并不是林东的目标。
京东这次秘密的偷袭行动目标直接指向了对手那艘超级神秘的工程母舰。
所以他身边的无人探测器的数量就高达有10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