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4章:新型模式(2/3)

应该算作她的科技不如地球人的先进而已。

按照东派的思路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可是外形小族群根本不知道地球舰队到底有多大威力。

就盲目的和地球舰队开战。

虽然多伦指挥官指挥的战术战法应用。

也算做比较出色。

可是有碍于对对手的了解和自己装备的性能。

最终这次作战他还是失败。

多伦被任命为新编遣的一只复制舰队的司令官。

这支舰队被林东命名为特种作战舰队。

也就是远征军第一特战舰队。

他拥有四只特混编队。

每只编队拥有1000艘。

复制母舰。

500艘。

多用途工程母舰。

总计拥有。

24000艘战舰。

这是林东第一批全面生产出来的复制战舰。

而且他们不需要使用无人机舰队护航。

在外星科技专家组的帮助下,林东的复制技术又得到了提高。

这一次林东可以复制对方的母舰了。

在以前的复制科技手段下,远征军是无法复制对手的大型母舰。

因为复制光线无法完整的对母舰进行照射。

距离太远的话会导致光线偏弱,无法复制。

距离太近的话,因为某件庞大的身躯以及厚重的装甲。

所以无法穿透母舰的内核。

就无法复制母舰完整的结构。

只能复制母舰的外形结构。

而这种方式对于林东提高生产效果倒是非常的有于帮助。

他可以在生产出一艘母舰的壳体的基础上,连续复制多个母舰。

由于又是在星球本部基地生产,不用考虑动力能源输出问题。

所以林东用这种方式很快就在一个月内生产出来24000艘复制型战舰。

这样他组成的这支特战舰队被命名为“远征军第一特战集群。”

指挥官就是多伦。

林东给多伦第一个任务 。

就是要求多伦率领自己的舰队。

开始攻打。

距离047号星球。

更加像北方遥远空域延伸的。

843号星球。

在那片空域里面,这颗星球控制有大约55000颗矿业星球。

而林东认为克拉克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83号星球。

如果攻占巴士三号请求就可以控制。

在他周边的五万五千多颗矿业星球。

那是大天使星座。

距离现在林东的位置。

至少要有25光年。

而距离克拉克的1175号星球。

至少也要有40光年。

多伦认为。

希望林东批准他首先攻打1175号星球。

他认为1175号星球现在是作为矿业和补给基地星球。

是牟日星座里面最为重要的一颗行星。

但是林东拒绝了他这个请求。

虽然多伦有些不明白。

不过也只能按照最高长官的指令执行。

于是多伦率领自己的特战舰队集群。

首先进行。

引力传输。

很快他们一个传输波段就到达了距离。

843号星球,五光年的范围。

在这里经过探测,多伦发现了一个。

非常奇怪的小型星系。

他被称作量子星系。

在这颗星系之中,母星是一颗已经报废成脉冲星的星球。

从探测器显示的母亲周边。

宽广的星云来看。

这曾经是一颗恒星级别的星球。

星球的体量至少不比太阳要小。

他周边以前应该围绕至少有八颗行星。

可能是由于恒星的爆炸和坍塌。

周边的星云引力圈儿吞噬了其中的一半儿行星。

而剩余的行星。

都是以前他心系里面最外围的四颗行星。

现在反而成了靠近内圈儿的行星。

这些行星。

围绕着母星和他外围的散落星云旋转。

这些散落的高温度的星云。

反而给这些行星提供了光能和热。

多伦对于剩余的四颗行星全部进行了扫描。

并且把扫描结论同步发送给了林东。

在这四颗星球上。

至少发现有两颗星球属于类地行星。

林东觉得不管这些行星形成于什么年代,又是什么年代变成的类地行星?

或者说他们还能存在多少个年代?

只要超过400年。

就不是今天他所能管理的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