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22章:3000米较量(1/3)

巴隆兴人早就在3000米这个中低空的边缘。

准备好了应击前来的同盟军舰队。

他们在这里准备大约1500架战机。

大批的密集的激光炮火,光子炮。

在这里几乎是遍布天空。

因为目前还不知道巴隆兴人的激光实力。

所以,王宇首先命令一艘工程母舰。

伴随大约5万架无人机,1000艘飞碟下来。

工程母舰立刻开始展开。

自己的屏蔽罩。

护卫全部的伴随舰队。

无人机隐藏在屏蔽罩内。

躲避下面打击上来的一道道彩色激光光束。

随后。

下面的火炮开始分散减弱。

跟着一群战机开始编队上来。

大约1000架战机。

分成了好几个战队。

朝着混编分舰队而来。

这时候下面的火炮基本停止射击了。

这种地空防空炮火。

不像地面火炮那样。

一旦是步兵装甲部队部队前进。

火炮可以延伸射击。

而地面防空无法超越前面的拦击部队。

所以,只要是战机上来。

火炮必须要停止射击。

否则一定会伤害到自己战队。

而当火炮停止攻击了。

飞碟和无人机顿时开始从屏蔽罩里面出来。

飞碟朝着下面发射导弹。

大约一次可以发射每艘飞碟20枚导弹。

这样就是2万枚导弹。

很快的朝着战机编队而来。

战机开始使用自己的拦截导弹反击。

每架战斗机都可以搭载。

大概4-6枚拦截导弹。

但是,巴隆兴人还是传统的外星人。

他们,虽然学习非常快。

学到了人类使用导弹攻击的模式。

知道这种可以自行攻击的武器。

他的威力也是十分巨大。

所以,很快在地面加工出来大批的。

反导弹拦截导弹。

但是,他们还是仅仅限于使用导弹。

拦截对方的导弹。

而不是把导弹作为攻击利器的一个方面。

而人类无人机则是不同。

首先是无人机没有呀生死概念。

所以他们搭载只有1-2枚拦截导弹。

其他都是完全的攻击导弹。

其中一半是空战的。

一半对地攻击。

每架无人机早就不再是21世纪的那么轻盈。

他们可以一次性搭载12枚导弹。

其中2枚是拦截导弹。

其他4枚对空作战格斗导弹。

最后6枚是对地导弹。

而且还可以在搭载2枚。

制导自动导航寻的炸弹。

这些炸弹有可以搭载星际炸药的毁灭炸弹。

也可以搭载光子生命体。

所以,这主要看攻击的模式。

因此上无人机根本不讲究防御。

而是主要的攻击。

在无人机变形为空军机甲后。

他们还有一对可变口径光子机关炮。

还有大约200枚光子榴弹。

10枚小型导弹。

所以无人机当时的加载能力 。

完全超过了21世纪的战斗轰炸机。

大约每架无人机可以搭载至少12-14吨弹药。

其中,机甲单兵弹药至少2吨。

而配合来的飞碟。

他们可以每艘搭载大约120-1200吨载荷。

其中主要是导弹,也有光子炮弹。

所以,飞碟目前作为固定或者可移动式防空基站。

这是新的作战思路。

也是最节省开支一种做法。

飞碟发射导弹可以从每个角度。

不同的射击口发射导弹。

所以飞碟的导弹不是来自于。

一个攻击方向。

而几乎是满天遍野。

因此上战机对于这样的攻击。

简直就是眼花缭乱。

根本分不清导弹来源的。

于是前面攻击来的战机纷纷被击落。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