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1章:导弹扫荡战(1/2)

这批导弹进入了大气层后。

随即开始分散分导弹头。

每个分导弹头都有自主导航识别能力。

随后开始分别攻击。

每个地面机构。

随后。

猛烈地打击地面任何的光子炮塔。

这些光子炮塔的确是朝着导弹在。

拼死的猛烈开火射击。

但是。

这样的攻击越来越弱。

因为很多的密集布防的批量光子炮塔。

被纷纷击中。

不过好在地面还有2000多灭绝者。

这些灭绝者自己有防空能力。

随后开始猛烈打击空军而来的。

导弹和弹头。

很快。

很多的为分离的导弹。

被击中在空中殉爆。

不过还是能够弹射出来几个弹头。

而其他的分导以后的弹头。

这是在3000米高度。

就开始自我破裂。

跟着朝着地面泼洒大批的小子弹。

这些小子弹大约每个弹头20枚。

每个小子弹都是一个小型导弹。

可以拥有大约50mm的穿甲能力。

而且他们都是自主精确制导。

于是每个10枚的子弹。

直接瞄准一个光子炮塔的外壳。

一个点攻击。

只需要前面5个子弹,就可以瞬间把光子炮塔的顶部,侧边的薄弱装甲。

瞬间破洞。

然后后面的5枚子弹顺着破洞。

直接快速瞬间转入。

进而在光子炮塔内部发生猛烈爆炸。

这种摧毁模式。

“内爆式”

摧毁模式。

因为这样的摧毁模式下。

导致了全部的地面光子炮系统。

分别遭到了不同打击。

机械化星球上面。

部署了大约数十万的光子炮塔。

这么一来很多的光子炮塔被击中。

随后炸毁。

整座星球正面。

面对主力军正面。

不断地闪烁光芒。

每一个光芒就是一座光子炮塔。

足有几十万之多。

而每次导弹子弹串攻击之后。

就有一个亮点被摧毁熄灭。

这样很快开始出现部分地区的。

大片。

大片的黑暗表面。

而紧跟着这些黑暗面开始不断地相互聚集。

随后开始密集的连城片面。

这样就造成了大排面积的黑暗出现。

而只要是黑暗面。

就没了什么抵抗作用。

随后。

第三波弹道再次开始攻击。

这 次导弹完全确定了这种打击模式。

由于第二波导弹在正面。

已经摧毁了大约20%的。

守备炮塔。

随后第三波开始攻击就是那些仍然还在攻击的。

其他炮塔。

随后这些炮塔再次遭到了子弹串攻击。

随后。

新的攻击不断进入了星球大气层。

随后。

开始分解为子弹串攻击。

这些子弹串再次快速击中了其他那些完好的光子炮塔。

随后。

这次守备军从后备调来一部分大约1000台毁灭者。

协助防控。

可是导弹攻击的密集度更加增加。

因为拦截与攻击。

是导弹攻击战与防御战的一个对立。

如果攻击顺利。

那就是防御一方越来越弱。

而如果拦截效果好?

这是导弹攻击越来越弱。

因此。

现在第二波导弹攻击。

消灭了至少20%的光子炮塔。

而且很多都是连片。

因此再来的导弹大多数集中在。

这些黑暗面朝着星球飞来。

等到进入了大气层后,就开始漫天散布。

随即进入了高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