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7章:攻占350阵线(1/2)

峡谷雪山两侧凹陷地带。

被彻底的夷为平地。

并且包括了雪山背面林坡下面的,诸多的各个原始土著部落。

都被大量的机械尘埃慢慢的吞噬。

雪山脚下随处可以见到,相貌奇特的外星土著的尸体。

但是,超微机器人杀人,是不会流血很多血迹的。

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都被超微机器人所分子化。

探测型无人机在两侧雪山上,还在不断所搜。

不断地扫描。

每一侧还有每组各5000架无人机。

只要发现任何还在存活的外星土著。

随后,无人机随即开始朝着土著发射机光子炮和激光炮。

瞬间,就可以吧穿着兽皮的土著人。

打成了一片焦土。

到达这里也就是200公里的雪山凹陷范围。

被彻底拿下。

紧跟着,旋翼运输机开始在这里上空盘旋,使用全息3D投放建模技术。

很快的开始在山顶个沿线修建,大量的光子炮塔,激光炮塔。

密集程度超过了每公里4座。

也就是说在相隔只有250米情况下。

就有一座光子炮,一座激光炮塔。

这两种炮塔都带有对空导弹系统,而且光子炮塔对空射击高度约为10公里。

也就是它加上山体海拔高度,可以打击上空20000米的飞行目标。

在峡谷里面,350公里这里的狭窄弯道区,抵抗军原本构筑了强大的抵抗阵地。

阵地分为三层内外结构。

配置了多层火力。

主要是激光武器。

对抗攻击前来的先遣军部队。

而进入峡谷的先遣军新40军。

前面采取400辆主战坦克,配属2000机甲和机械哨兵,沿着峡谷古道开始攻击。

第一次攻击到达阵地前沿的部队,立刻遭到了,一部分残余的阵地火力的打击。

虽然,此刻阵地已经被前面的几轮无人机集群打击。

炸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还有少量的隐蔽在两侧山脚下的,火力点,依旧在射击。

20辆先遣军的坦克,瞬间就被激光炮击穿了主装甲。

随后,400多攻击部队被扫射倒在了阵地前面。

画面很快传到了王宇面前。

于是,王宇立刻下令,将光子火箭炮部队,2,3营调到前线200公里范围。

实施火箭炮群体覆盖。

两个营一共拥有80辆自行火箭炮。

使用口径约为230mm的火箭炮。

射程总计300公里。

在距离前线阵地200公里。

实施首次密集型火力覆盖。

很快抵抗军阵地残余火力点,就瞬间被大批的火箭炮所覆盖。

一阵的炮火轰鸣,电光火石之后。

整座宽度约为3公里的一线阵地。

已经变成了一片硬邦邦的碳化物质。

上面有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形态。

包括大批的人形姿态的物质。

随后,新40军继续朝着前面前进。

此刻更多地无人机集群,朝着前面的一段地带,又开始发动猛烈地空袭。

这次空袭,无人机集群采取了盘旋打击。

也就是大批的无人机,不再是轰炸攻击略过。

它们在阵地上上空大约100-1000米高度,上下螺旋式盘旋飞行。

持续性扫描压制地面抵抗军的火力。

这个战术看起来十分奏效。

很快,第二阵线上面的抵抗军。

很快开始朝着后面开始退却。

阵地上面丢下了无数的残缺不全的尸体。

以及那些被炸的粉粉碎或者东倒西歪的准备车辆。

阵地上还有很多的丢弃的武器,弹药等准备。

第二道阵线很快的就被拿下来。

攻击到第三阵线。

这道阵线,抵抗军采取了新的策略。

首先,阵地不再是前面的两道外部暴露式的配置形式。

而是全部隐藏在半地下内。

这种配置,在王宇看来很明显,对方对于光子武器的性能很熟悉。

他们很清楚,光紫武器的毁伤能力非常强大。

而且射程远,不需要经常性弹药补充。

可以持久性作战。

但是,光子武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土木工程工事,显得比较无奈。

因为,土木工程系统工事比装甲不同。

这种配置 不惧怕光强度光穿刺。

但是,不能抗击高速射击的子弹,穿甲钻地炸弹攻击。

但是,这些21世纪以前的装备。

早就被远征军淘汰了。

所以,面对这样的半地下工事,虽然是无人机群拼命轰炸了好几轮。

但是,始终都没有能给这些阵地工事早成更大损失。

而且,新40军的,201师。

一个上午,5次营级规模攻击。

都被抵抗军拼死的阻击回来。

伤亡惨重。

于是,新40军立刻汇报这个情况。

面对这样的阵线。

王宇随后下令火箭炮2,3营再一次对准第三阵线发射火箭炮实施打击。

但是,只能是在发射同时,压制敌军火力。

却还是无法消灭这些半地下埋伏的敌军阵地。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