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章:攻占登陆点(1/2)
对于788的登陆点,王宇选择了靠近东部的矿业区。
他是非常急于拿下这个矿业区。
因为这次对抗作战。
他总计损失了大约28万多架无人机。
100多架又有人战斗机。
虽然是消灭了对方大约1000架对抗的拦截机。
而且打掉了对方地面的大批的工业区,机场,空港。
这样完全阻止了对方,后续生产的补充。
但是,自己的无人机部队,损失也算是不小。
于是,又要补充这些数量的无人机,同时,还进行了新的生产无人机,主要是用于组建的第二梯队,打击了788星球近地轨道,远地轨道的全部人造卫星。
所以,他部队这次所携带的关键性资源,非金属矿石。
到现在已经是几乎所剩无几。
所以,王宇现在最着急的就是火速拿下矿业区。
在这样的部署下。
新30,40军总计6个师的地面部队。
快速机降到靠近东部的地面防线和降落点。
在这个降落点之外,大约30万架无人机,使用空对地导弹一直开凿了一个长约为2500公里,宽度约为800米的封锁沟。
这道封锁沟深度达到了20米深度。
在它上空还有密布的无人机,旋翼机。
这个后面大约500米范围,就是30军的防御阵地。
边上就是40军阵地。
两个军足有4个师,分别配属在2500公里的阵线。
阵线被分为南北配置,南部阵线一直到达海岸边。
这里部署是,每个营的阵地,阵地与阵地之间都是依靠激光,光子炮塔,导弹塔组合的防御体系。
同时,为了防止抵抗的原住民,拥有类似地球的海军舰队?
于是,王宇在此下令,自己的特种集群,以200艘攻击舰为一组,分为南北在东部后部海面两侧全部采取“深海封锁”
所谓“深海封锁”
。
就是在距离东部封锁沟之外,平行对接的左右海上,在深度超过了500米的海洋上,投射了足有200万亿的超微型机器人2型。
也就是水下型机器人。
这些超微型机器人分开海洋的上中下三层。
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海洋里。
因为,王宇舰队此次没有地面海军的配合。
所以,只要是发现海洋里有任何的船只,深海机器人就会发动攻击。
这些深海超微机器人。
攻击船只,主要是采取“电子入侵”
与外壳微爆炸。
比如,发射强酸性物质,快速腐蚀掉对方的轮机,舵机,螺旋桨。
这样导致对方的舰队,船只失去动力。
一旦船只失去动力,就会被无人机盯上。
因为左右海面上,还部署了大约10万架无人机扫荡巡逻。
如果对方使用潜艇。
那么,很可能会被因为大批超微机器人制造的海洋声波噪音。
导致对方潜艇的声呐或者是,其他水下导航系统。
失灵。
这样潜艇就无法实施进攻,甚至迷航。
不但如此,部署在水下的智能生化的潜水攻击系统。
都是一些不是很大的小型无人深海攻击器。
他们在整座大海上进行漫无目的扫描,同时还会接受来自超微机器人的探测信息。
一旦是发现了对方的潜艇。
就开始发起攻击。
这些小型独立无人深海攻击器。
他们每个都搭载了4-6枚,小型“超分子攻击水下攻击器”
所谓“超分子攻击水下攻击器”
。
这是早期来源于地球的“超空泡水下攻击器”
的原理之一。
后来结合了来自半人马星球的水下科技。
采用对于水分子的控制度。
形成了在采取“分子稀释能力下”
的动力推进。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深海穿越”
。
这些小型攻击器发射的水下攻击器的航速。
如果按照空速计算。
大约是4-6倍音速,就算是当时的地球水面舰队。
最大的航速能力,也就是在100节左右。
而这些发射的水下攻击器。
则是按照音速计算。
那么这等于一架超音速飞机,与一辆最高时速100脉的小轿车,赛跑。
在这样的严密封锁下。
王宇还是觉得不那么放心,这块东部的巨大海洋。
因此,他使用自己的特殊发射平台。
在整个东部海域上空,建立了中空大气层平流层的屏蔽罩 他知道,一般水下潜射导弹,最高弹道至少要到大气层边缘的。
稀薄区。
而在平流层一下。
是无法发射的。
同时,对方如果使用巡航导弹,也就是地球21世纪以前早期那些产品。
都不可能不被这些屏蔽罩所摧毁。
这样,王宇这才赶到了某些安心。
但是,他随后还是与赵赫取得了联系,希望立刻派遣赵四的地面海军舰队,前往了这里封锁这里的全部海域。
因为涉及到了东征军的初始化问题。
于是赵赫拒绝了他要求。
所以,王宇现在只能依靠目前的现有手段,来封锁海洋。
剩下的就是派遣无人机集群。
不断在全部沿着海岸,岛屿上面,实施轰炸打击。
对于任何可以实施建造,维修,停泊的港口,船厂,码头。
一概给于毁灭性打击,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