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逃命(1/2)

赵风将夺命三虎三兄弟杀死后。

心里想道:如今这儿再呆下去,已是很危险了。

便决定逃离。

然而,外边大雪纷扬,白茫茫一片。

逃离,别人会顺着足迹找到。

也许最危险的地方即是最安全的。

他心存侥幸的自语道。

他决定继续呆在院子里。

他把室内尸体和血迹处理妥当。

又在暗道里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

把洞口上面伪装好。

这个院子是他特意为自己隐居于京城龙门香山脚下而修,他和新欢的幽会之所。

就连自己手下都不曾知晓这个院落。

大雪还在下,此时的赵府分外静,静的连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

而此时的静,在赵风看来,却带着一股肃杀之气,一种透心的寒厉之气。

此时,大司马府内,依然灯火彻夜不息。

庆功宴已经提前安排停当。

长长的条几上放着美酒与佳肴。

唐三娘焦急的等待着,关外≡虎的捷报。

她不停的在大司马府内来回的走来走去,坐立不安的样子。

天色已渐拂晓。

她的心从希望变得忐忑起来。

她不住的安慰自己。

也许是三兄弟将赵风击杀以后,心情高兴,半路去喝花酒,去逛妓院了?

也许他们受了伤,只是回来的慢了一点而已。

大司马脸上明显有了倦意。

昨夜一夜没合眼,一夜贪欢。

心不在焉。

终于按捺不住了。

大司马命人去打听消息。

回来的人说道,赵府很安静。

没看到任何人和尸体。

唐三娘的心彻底从希望变成了失望。

莫非,三兄弟遇难了不成?

逃了吗?

赵风。

唐三娘心乱入麻。下午,终于决定再派一拔人,今夜杀向赵府。

天很快暗了下来,唐家堡弟子来到了香山脚下,进了赵府。四下搜寻空无一人。便决定,兵分两路,一面留下几个人,在院里仔细搜索,不放过任何蛛丝蚂迹。一面去山上附近找。

许久,一个人看到室内好似有拖过的痕迹。

顺着痕迹,寻找,发现,床板下,有头发,在头发附近,再仔细看下去,有个活动的木板。

打开木板,便是个小洞口。

众人大喊,发现暗室了。

此时,赵风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飞镖握在手里,人躲在了暗处。

听上边谈话声音,他判断,有四个人。

便决定等四人全部入洞后再出手。

这四人下了洞,顺着窄窄的道往前走。

前边一人,哎哟一声,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软软的。

一看是死尸,大惊失色。

此时,已经晚矣。

上边铁笼哗又下来了,四人皆囚于其中。

赵风问道:是不是唐三娘派你们来的?

四人哆嗦着,赵大人饶命,是唐三娘派我们来的。

你们一共来了几个人?

这四人说道,一共来了八个人。

那几个上山去了。

一边说,一边不住求饶。

赵风鼻子哼一声:求饶?

我现在就送你们回家!

言毕,四支毒镖接连飞出。

四人均丧命。

赵风一看,不能再呆下去了。

便决定逃离洛阳。

他赶快收拾行囊,简单收拾一下现场。匆匆向城外奔去。

风住,雪停。北方的天依然寒冷。大雪封航。水路是走不成了。只能旱路。

他逃出的消息,也传到了大司马和唐三娘的耳中。派人追杀。

此时,赵风风云堂弟子们,已经知晓,便加以护送。一路上,免不了打打杀杀。有幸皆化险为夷。平安抵达扬州。

回到府内,夫人迎了上来。嘘寒问暖。赵风讲了这些天的经历,以及对夫人的思念。夫人甚是感动。夫人忙为其做了鸡汤,安慰道:老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人平安回来就好。对赵风来说,一回到扬州,他心情大好。石头总算落地了。他对夫人说道: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她的身子了。

月余,赵夫人产下一子,赵风大喜。大宴宾朋。对他来说,老来得子,这是天大的喜事。他似乎有了振作起来的希望。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有了生命的延续,男人似乎有力拼杀的动力源泉。

数日后,赵风得知消息。王云和姬萧娘从福建赶回京城,已抵近扬州。赵风老年得子,心中大悦,又想起大司马和唐三娘幽禁太子,且对他狠下杀手一事来。决定相邀王云一叙。毕竞兄弟一场。人情尚在。

这日,赵风携风云堂弟子,早早恭迎在扬州码头。

三人相见,寒喧过后。

赵风将王云和姬萧娘迎进府内。

设宴入坐。

赵风说道:你我兄弟一场,以前多有误会,今愿抛弃前嫌,共谋霸业。

王云笑了笑,淡然说道: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了,何必再提呢!

江湖上打打杀杀,身不由己罢了。

然后,又聊起此次福建之行一事来。

赵风说道:当今大司马和唐三娘合起伙来,控制了太子,幽禁于深宫。

挟天子以令诸候,为非作歹。

你我当同心合力诛杀他们才是。

王云和姬萧娘点了点头。

双方不谋而合。

一路上,晓行夜宿,辛苦奔波。王云和姬萧娘终于赶回洛阳,将送信未果之事讲与学生杨举。杨举心中悲观道:这一线希望也破灭了。杨举说道:我做太子伴读,太子如今落难,我岂能不救?王云姬萧娘安慰道:来日方长,大家都在一起想办法,且不可冲动行事。当下首要任务是联合风云堂除掉大司马和唐三娘!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