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841-84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2)

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列车发出一阵泄气的声音,在站台边停了下来。因为是个小站,上下车的人不太多,我们很顺利地下了车,跟着稀稀拉拉的旅客后边出了火车站。

跟烟海和鸢亭火车站不一样,这个小站外面做生意的,出租车都很少。也都是平房,解放初期的老建筑,鲜有新建的楼房,显得破破烂烂的,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班长怎么不留在北京?来了这么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看起来还不如我们昌河县城。”王丽一看环境,就不由自主地说出来心底的疑问。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我老爷子在公家工作,班长既然选择了为人民服务,就得到最艰苦,最基层去工作,去锻炼,这样以后才有发展的机会,有进步的资本。”

老黑故作高深地说,我听了老黑说的话也确实有道理。不由得打心底里开始佩服班长了。

班长当年在学校那么努力,早起晚归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逃离农村。这在北京念了几年大学,却又选择回到了农村,回到了基层乡镇。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从这一点来看,班长是个有理想,有计划,有追求的人。

“你们在这儿等会儿,我去打听打听,看看班长那个地方离这里有多远,哪里坐车。”老黑说完,自己溜溜达达朝火车站门口的几个小饭店溜达过去了。

“海超,这几年你都怎么过的?回烟海后去哪里读书了?考大学了没有?”只剩下我和王丽两个人了,我们沉默了一会儿,王丽开口问我。

也确实,这一路上也没顾得介绍自己的情况,听王丽说完自己的现状,我们就开始一路回忆当年在学校的事情,尤其是那次元旦的聚会。

可以说是回味了一路,快乐了一路。只是快到站那会儿我想起了佳慧,一下子就失落了,幸福和快乐逃逸得无影无踪。

“嗯,我回烟海没几天,就去了烟海二十六中继续读书了,那个学校离我家很远,我是在一个亲戚家借住的。虽然生活条件是比在河东高中时好了很多,但感觉还是跟在河东高中时差不多。”

“哦哦,烟海学校的条件肯定会比我们河东高中要好多了。”王丽点了点头,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应该希望我继续说下去。

接下去就该讲到倩倩了,我当然不能跟王丽提到倩倩的事,于是就含含糊糊地把这段高中生活讲述过去了,告诉她我在二十六中读了没多久就退学了,当然后来也没有参加高考,直接踏入了社会。

“哎呀~太可惜了,我一直感觉你以前应该挺聪明好学的,只是太贪玩,太重哥们义气,精力用到别的地方去了,耽误了学习。”王丽听到我说退学了,很惋惜地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人生的道路千万条,接受命运的安排吧。”我笑着跟王丽说。

“嗯,这句话说的倒是,刚刚出状元,你又是城市户口,对上大学没有我们这么执着,或者说这么执拗吧,唉~,我们家在农村的同学不一样,我们是真的想离开农村,去城市里,也能过上那种一直羡慕的美好生活。”

王丽很感慨地说。

“嗯,我明白,以前农村生活确实艰苦,不过我这趟回来,看到我二叔家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农村也有好多乡镇企业,不光昌河县城,连河东镇街上也都有很多做生意的了。”

我也跟王丽说了我对农村的新认识和新感受。

“唉~,再发展也是不如城市,我还是感觉城市好,搞不懂班长是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为什么毕业不想办法留在大城市,最次也应该到鸢亭工作,怎么又选择回了农村,而且看起来,还不如我们昌河县城。”

王丽撇了撇嘴,看样子是对班长的选择很是不理解。也很为不屑。

“班长肯定有他的想法,班长是在北京读的大学,北京是咱们国家的首都啊,接触的人,看到的东西肯定跟我们不一样,肯定想法也不同。”我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替王丽分析了一下班长回农村的动机。

“嗯嗯~说是这么说,但是在这么落后的地方,能干出什么大事业呀?”王丽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