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决定(1/3)

第三十六章 决定 南洋爪哇,泗水港。

在泗水商务领事馆的二层小楼的欧式阳台上面儿。

徐一凡扶着栏杆做出一副凭栏远眺,状怀激烈的模样儿。

他头上缠着厚厚的白色纱布,裹得像个印度阿三。

好像受了多重的伤似的。

其实头上那条伤口,拢共也没有半寸长。

在阳台上面儿,还放着凉椅茶几,两盏牛奶冰沙冒着香气。

在他面前远处,一排排,一群群的荷兰王国东爪哇省的轻步兵,西爪哇省的掷弹步兵,武装警察,武装水兵站着坐着,密密麻麻的将这儿围得死死的。

而身上还有伤痕的学兵们空着手——武器早就按照徐一凡的命令集中上缴给了荷兰殖民当局。

站在领事馆房门外面,一个个标枪一样笔直,毫不示弱的对着这些儿人数远远超过他们的洋兵。

钦差节旗,就操在张旭州手中。

楚万里懒,李云纵伤势相当不轻,这光荣持旗任务就交给张旭州这北方大汉了。

泗水城内外,一片劫后的残破景象儿。

放眼过去,到处都是烧穿了顶的屋子。

臂缠白布的华人善堂的工友,赶着大车,在洋人的监视下,一具具的收拾着大乱之后留下的尸体,到处洒着石灰和苏打水。

原来喧嚣热闹的城市,已经一片萧条安静。

只有穿着制服的军人警察们来来去去。

至于原来总是在街头无所事事涌动的那些瘦猴儿土著,现在早就没了踪影。

整个泗水,只有郑和清真寺的宝顶光辉夺目依旧。

炮轰的事儿,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象梦一样儿。

下一步,却又该何去何从?

对于自己做过的事情,徐一凡从来不曾后悔,再来这么一次的话,他估计同样会说动致远再来上几炮,还是带着学兵去救人。

反正炮轰泗水之后,他已经成了洋鬼子——至少泗水当地洋鬼子口中的屠夫。

估计等着荷兰公使在北京那边儿交涉一有结果,剥夺了他外交身份之后,就该毫不客气的将他掐监下狱了。

好好儿的让他吃足苦头,再驱逐出境,等着回国再锁拿一遍,成了封着黄封的钦犯,或者砍头,或者发配到新疆军前。

那样可真的就没什么玩儿的了。

致远来远虽然还在泗水外海游曳,但是再不会为了他的事儿再来炮震泗水,将他徐大人救出来。

邓世昌自个儿还前途远在未定之天呢。

更别说荷兰在亚洲,在印度洋各处只要能调动的军舰,都飞也似的朝这儿赶来呢。

能够自救的手段,他已经尽可能的都做过了。

紧急发回国内的电报,他已经将利害得失,细细的向国内诸公分析过了。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情了,而是大清国和荷兰国的体面之争,除了他私运枪械上岸这点之外,他的行为,处处都扣着国际公法护侨这一条儿。

大清这个时候儿,还不是甲午和八国联军进京之后,什么体面都不要了的倒霉模样。

在伊犁,在朝鲜,在胶州,在广西,还是处处的和洋鬼子尽量在争。

挟着中法战事陆上打垮了一个法国内阁的虚火,还维持着远东大帝国的体面儿。

对荷兰这个欧洲小国,让步让到桑全辱国的地步,那可能性还不大。

他还记得自己发给总理衙门电报表的那个忠心:“……臣是朝廷之臣,出使爪哇,虽仅为宣慰钦差委员,然处处不忘我天朝上国之体面。

洋人环逼日甚,非有自强惊人之举。

不足以震慑四夷。

今朝鲜屏藩风雨飘摇,环海西疆处处有警,即东北龙兴之地,俄人垂涎侵吞之举,仍暗流涌动。

中法镇南关一役,稍杀洋人野心垂十年之久。

泗水炮击,事事合于万国公法,臣为我大清计,决然开炮护侨,以敲荷兰欧洲弹丸小国之山,震列强侵我大清之虎。

若交涉得力,当为我大清又保十年平安!

若此处退步,海外十万侨民尸骨山积,而我卷旗卸甲而退。

臣死不足惜,然则国朝将来,不可问矣!

则我皇上励精图治之心,老佛爷万寿悠游荣养之局,则安可盛言?

我自强练兵三十年,数千万国孥打造之北洋水师,都成画饼矣…………”

他手把手儿的将厉害得失都给那些军机大佬分析清楚了这件事情其中的厉害得失,那些家伙再笨,也该明白当中的轻重缓急吧?

再说了,要有明眼人,已经能看出他徐一凡的能力,还有居然能使唤得动北洋水师的兵船,干出这么一桩泼天的大事儿出来。

自己能混到这个一个练兵道台,钦差宣慰委员,还不是当初指望能分化北洋势力的?

现在已经有了苗头,还不打蛇随棍子上去?

除了这些,他还去电谭嗣同,好好儿的发回朝野清流的舆论。

什么时代,国家里面儿都少不了愤青,末世或者变革时期尤甚。

在清末这个时候儿,清流的力量大得出奇。

这帮愤青操持出了一场中法战事,操持出了将来的戊戌维新变法。

朝野清流只要同声一呼,无论如何都是一个让慈禧都要顾忌的力量!

他的确已经殚精竭虑,用了手上所有的资源,争取情势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但是到底如何,说实在的。

徐大老爷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儿。

可是在每天夜里,哪怕洋兵警戒再严,在领事馆远处,到处燃起的星星点点的香火。

让徐一凡内心平安得很。

那些都是华人们焚香为徐一凡祈福的。

可惜他已经被完全的监视软禁,不能履行他宣慰的职责。

也不知道泗水那些大宗族,现在心思如何?

想到深处,徐一凡脑海当中莫名其妙的冒出了一个念头——那个受伤的李家美貌到了极处的混血小妞,现在伤势好了没有?

正在东想西想的时候儿,背后突然传来轻轻的响动声音。

徐一凡回头一看,却是杜鹃捧着一盏茶走了出来,小丫头这些日子看来也没有睡好儿。

居然有些眼袋了。

看着徐一凡,想掩饰神色当中为他大老爷的担心都掩饰不住。

“爷,喝茶吧……您别亏了身子骨儿……老在这里站着……”

徐一凡笑笑接过茶来:“老爷这是在给洋人晾伤口呢,要是这里有洋人记者最好,记下老爷我这个印度阿三模样,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我这个上国钦差的……”

其实他不光是秀给洋人看,更多的还是给华人在看着。

瞧瞧,我徐大老爷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做了好事不收好处,这可不是他的风格。

杜鹃歪着头看看徐一凡头上那个大菠萝的模样儿,想笑没敢笑。

低着头捏自己的衣角,半晌才轻声道:“爷,虽然我不懂事儿,可是开炮这么一桩大事情。

当时炮子打过来,跟地震似的……爷这次真的没事儿吧?

这么多洋兵围着……”

徐一凡板着脸:“怎么没事儿?

在爪哇,洋人等着将我掐监下狱,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回国就是至少流放八千里,挂着钦犯的黄封……”

他话儿还没说完,杜鹃就眉毛一立,马贼堆里长大的野丫头本性表露无遗:“他们敢!

不管是谁,只要敢挨一挨爷的身子,我打得他们吃饭都不香甜!”

说着衣襟一撩,她那把花旗国的六轮小手炮居然还插在腰里面!

这丫头是怎么藏下来的?

他赶紧手忙脚乱的替杜鹃掩着衣襟。

手顺便不规矩的到处乱碰了一下儿。

杜鹃呀的一声儿,红着脸下意识的捂着涨鼓鼓的胸口向后跳开。

差点儿将茶几上面的牛奶冰沙碰倒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