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这一天(2/2)

走了也不知道有多大功夫,轿班们脚步慢了下来,外面响起了哧哧的喊声,然后就是护军的嗓门:“落轿!”

徐一凡提着下襟逃也似的冲出了轿子。

他一现身,顿时周围就响起了一阵低低的窃窃私语的声音。

不过他倒没在意,只是抬头打量着这满清当时一位名义上的统治者,一位实际上的统治者驻跸的地方,也是后世他曾经到这儿逛过好些次园子的地方。

这座园子,曾经被认为吞掉了一整支远洋海军。

曾经被认为是输掉国运的耻辱。

在门口,已经有许多人将好奇的目光投了过来。

不少也是等候引见的外官,对京师风云不是很了了。

看着大清翁中堂居然陪着一个二十来岁,眉清目秀的青年下来。

不摸门儿的不由得都纷纷猜测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翁同龢摸着胡子,看着徐一凡目光略略有点迷惘的看着眼前园林山石。

一时也摸不清他在想什么。

不过老头子心里可舒适得很,自己借力打力,这下可算是要了老对手李鸿章的好看了。

禁卫军真的编练起来,他所在的帝党就算一时还不拿权,但是也慢慢儿的有了进步的余地…… 想到得意处,看着徐一凡这小子的神色都放和蔼了一些。

两人不过略一停留,园子门口已经快步走出一个红顶子弯腰曲背的老头,看着翁同龢就打招呼:“翁中堂,您可算是来了。

皇上等着引见都有点发急了!”

翁同龢知道光绪那个急性子外加操切的脾气,当下不敢怠慢。

朝那朝服红顶的老头介绍道:“这位就是徐道……这位是今日当值的引见大臣额勒和布中堂。

徐道,还不见礼?”

徐一凡转过头来,一听这名字,在心里就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倒不是这位充数的中堂有什么能力名气了,倒是后来甲午之战败后,有人用这位中堂官名嵌了一副对联赠给李鸿章。

倒是千古绝对之一。

上联儿就是“额勒和布”

,下联儿是“腰系战裙”

肚子里面暗笑,面上他却是恭谨得很:“中堂,下官见礼。”

额勒和布急得一跺脚:“别见礼啦!

快引见吧,走快着点儿!”

~~~~~~~~~~~~~~~~~~~~~~~~~~~~~~~~~~~~~ 在徐一凡引见的同时,一群青年士子,光头无帽。

有的人在冬天还穿得单薄。

这些读书种子神情严肃,沿着天街缓缓向前,直奔都察院衙门而去。

当先一人,目如朗星,身材飞扬。

温文中自有一种沉郁倔强之气。

正是谭嗣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