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章 事到临头须放胆(2/3)

今天到的水电报很简单:“朝廷已明发谕旨,徐一凡当赴日道歉。

莲房将携旨亲赴平壤促徐大人启程,望汉城诸军拣选精锐,准备赴平壤接防。

朝鲜防务吃重,我北洋当负屏障藩属之重任。

禁卫军去留,当待后命。

朝鲜军事,曙青兄任之,勿负重托,李某顿首津门。”

熬了二十年苦日子,北洋终于翻身了!

李老中堂被朝廷敲打提防了这么多年,到了还不是得借重他?

徐一凡给赶走,禁卫军给他们北洋腾地方!

到朝鲜已经个多月了,大家千辛万苦的赶过来,都没准备打仗,都等着生发呢。

国内实在苦得够了,他们给这些棒子撑腰。

不管你是什么开化党旧党,犒赏拿出来是正经。

结果朝鲜人还哭穷,说汉城国库都给徐一凡搬空了!

大家白辛苦来的?

说到去平壤给徐一凡找不自在,大家都有些推脱,你望我我望你。

那二百五是有些不好惹,洋人面前都敢开炮的。

大家带的营头硬碰硬本事如何,互相都了解。

再说还有个官场体制呢,他们是武弁,徐一凡是节臣。

可是这口气实在难咽。

凭什么朝鲜的好处都给你小子一个人吞光了?

朝鲜历来是北洋的地盘,凭什么给你占了一半?

大家都指望着中堂给他们挣脸,打仗咱们可能含糊点儿,朝廷政争,你小子不是个儿!

沸沸扬扬的逼徐一凡离朝的传闻传了那么久。

现在终于是拨开云雾见青天了,中堂毕竟是中堂!

底下还是乱哄哄的。

“老佛爷圣明,中堂爷也圣明!

知道咱们北洋不容易!”

“杨道传旨意,立即出发,五天内怎么也能到汉城。

到平壤再算十天吧,徐一凡立马就得挪地方!

这些年都是电报传旨意,这次特地派杨道传旨意,朝廷是什么意思还不明白?

就是让你快走!

咱们也赶紧拣选营头,准备去平壤接防,可别容那小子转移东西!”

“这次挑哪些营头去?

大帅的盛军不用说是主力了,但是平壤位置那么重要,连接东北龙兴之地的,怕是还要十来个营头吧?

这差使的赏派…………”

叶志超只是一个个军官脸上表情看过去,自己嫡系盛军不用说,一个个喜形于色。

其他的奉军毅军甘军的神色就复杂多了,有期盼,有羡慕,有讨好,还有隐隐的嫉妒。

水师提督丁汝昌也到府议事,就坐在他旁边。

水师现在往来朝鲜和旅顺天津威海之间。

丁汝昌也知道这些好事儿没他们水师什么插手的余地,倒是一脸无所谓的坐在那里。

叶志超在肚子里面一笑,搁在以前,平壤接防,全是他们盛军的事儿,谁也别抢得了。

现在却有了一些别样的心思。

徐一凡坐镇半个朝鲜,都有钦差的头衔了。

他拿回整个朝鲜镇抚大权,大清官场最讲究的是成例,再加上还有禁卫军要善后,不给他加加头衔,怎么能办下差使?

承平年月,武弁到了提督就算顶天了,再进一步,那是千难万难。

现在这大好的机会,他叶志超也想挂挂钦差的衔,等到朝鲜事了,放一个督抚什么的,不比苦哈哈的带大头兵强?

他算是默会了中堂的意思,徐一凡已经是给赶走了。

他要和宣旨的杨士骧配合好,最快时间震慑北朝的禁卫军,控制整个朝鲜,解决那大家都看不顺眼的怪胎!

这是大节,办好了,督抚寻常事,说不定中堂还能考虑让他接手北洋呢…………这个时候,吃相太难看就不必了。

反而要显出能驭下的气度………… 等着底下人吵吵差不多了,他才缓缓起身。

看着他起来,麾下军官哗啦一声都站了起来,马刺碰得咯吱作响。

叶志超一笑,抬手示意大家坐下,迎着大家各色各样的目光,他才淡淡开口。

“这次的事儿呢,中堂的苦心,咱们不能白费了,要把差使漂漂亮亮的办下来!

汉城这里,不能轻动,根本咱们要守着啊…………莲房大人一到,奉军毅军甘军抽二十个营头出来,咱们盛军替你们守家!

水师也要动,抽调兵船沿海巡曳,水师水雷营也要去平壤,成水陆夹击,威慑之势么!”

他话还没说完,底下就是一片哗然。

其他营头不敢相信叶志超居然这么大方,自己盛军嫡系就像听错了话儿一样,呆在那里张大嘴巴出不了声音。

叶志超这是将好处全部拱手让人了啊!

连最不在意的丁汝昌都瞪大了眼睛。

叶志超任他们扰攘了一会儿,才淡笑着继续开口,语调里面却多了几分阴冷:“去平壤的好处,大家都明白。

多少年的老朋友了,我叶曙青从来不委屈大伙儿,这次这么安排,也就是为的要将差使好好办下来!

禁卫军,必须完!

叶某人将好处全部拱手让人,就是为了差使万一办砸,好下得了手砍人脑袋!

话就如此,大家好自为之!”

这几句阴狠的话从他牙缝当中斩钉截铁的挤出来,各军军官不由自主的就笔直起立,垂首抱拳:“谨遵大帅吩咐!”

看到众人凛遵的模样儿,叶志超却是一笑:“营头调派便是如此,具体方略,我们还是等莲房大人赶来,再做布置吧!

今儿大家一个都别走,摆宴,为我中堂贺,为我北洋贺,为我大清贺!”

满屋军官,轰然应诺。

丁汝昌呆坐在座,喃喃自语:“没想到叶曙青还有这样的格局……”

在他身后脸色阴沉的一个军官,正是邓世昌,丁汝昌怕他乱说乱动,什么时候都将他带在身边。

今天叶志超的做派,邓世昌一直咬着牙齿看在眼睛里面,听到丁汝昌的低语,他只是拧着眉毛,下了断语。

“内斗内行!”

徐一凡的签押房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徐一凡都看在眼里,这个时候了,他心思再乱,也放平静了下来。

走上这条道路,早就不容他后悔了。

对大清的外敌,这个团队在他身边已经显示出了足够的向心力。

当打击来自内部呢?

这些人还能无怨无悔的拱卫着他么?

也许这就是一次考验吧,度过了这最脆弱的时候,自己也许就有如鱼跃龙门,再不可复制!

虽然怎么应对,自己还没想出个办法出来………… 底下突然响起了詹天佑喃喃的声音:“朝廷……朝廷不见得如此吧……咱们在朝鲜立了多大的功劳,又让了汉城到平壤来,朝廷不会让大人离开平壤吧?

空穴来风的事儿,咱们不要信,这不是朝廷谕旨还没到,单凭谭嗣同的一番话儿,大人就做了这个判断,是不是孟浪了一点儿?”

唐绍仪楚万里李云纵他们都微微摇头,觉得詹天佑实在太有点书呆子。

徐一凡微微一笑,正准备开口解释。

就听见角落里面响起一个冷厉的声音,微带河南的口音:“这政争的事儿,就只有朝最坏的地方打算!

李中堂为什么要在对日合约当中载上要徐大人赴日道歉?

明目张胆对付另外一个拥兵钦差,不是默会了上边儿的意思,怎么可能做出这国朝二百年未有的事情?

道光年间我们没有派使者赴英道歉,咸丰年间我们没有派使者去英吉利法兰西道歉,越南战事,我们同样没有派使者道歉!

朝廷忌惮徐大人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了,帝党那些腐儒搅和进来,只有促使上边儿早下决断,这谕旨,说不定已经发出,三两天我们就能看到,十余日内,就有使者坐催大人离开平壤,接着就是继之以淮军大队,我们是违旨好,还是不违旨好?”

詹天佑呆在当场,缓缓的将目光转向徐一凡,徐一凡心里苦笑,也只有朝他慢慢点头。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