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章 纳妾(3/4)

对于李莲英来说,已经是十二分的折节下交了。

徐一凡大声招呼章渝:“给寇公公和几位侍卫兄弟拿二千两谢步来!

区区一点,不成敬意……”

今儿这几位侍卫和这寇公公都是分外的客气,只是笑着点头。

正一团和气的时候儿,又听见外面有人通传的声音:“领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中堂来拜!”

翁同禾那个道学来贺他娶小妾?

徐一凡心里苦笑,还真给楚万里说着了!

章渝在旁边比他灵醒,一边招呼下人拿银子,一边自己出去挡驾说经不起一个拜字儿。

徐一凡站在那儿,就觉着寇得禄的目光在身上转来转去。

却也只好硬着头皮微笑的走到门口。

守在门口的陈虎老爷子,早就给这些富贵人物的名头吓得溜到了墙根儿去了。

人潮分开的甬道当中,果然看见翁同禾那半新不旧的轿子过来,在他面前停下。

老头子笑吟吟的钻出了轿子,和徐一凡就是一个平礼。

正抬身的时候儿,就听见蓬的一响,白烟冒起。

把老头子吓了一个趔趄,差点跌倒。

旁边的管家忙不迭的将他扶住。

徐一凡回头一望,就看见李璇小脸一副兴奋的模样,还举着镁热的闪光灯呢。

看见徐一凡皱眉瞧她,只伸了伸舌头,扮了一个可爱的鬼脸。

“这是舍表妹,舍表妹!

欧游十年,兄弟先回国,她倒是学了一身洋鬼子的习气,也才归国。

兄弟今后一定好好教诲,翁中堂,没有受惊吧?”

翁同禾皱着眉头狠狠的扫了李璇一眼,李璇就差在鼻子里面哼出声音出来了。

翁同禾平了平气,挤出笑脸回了礼,和徐一凡并肩进来。

“大人纳小星,也是喜事。

听说是会友的闺女?

好歹出身清白,不忘旧交,也是君子之风。

家事安了,才能尽心国事嘛!

老头子有点小小礼物,大人纳小星,连皇上也知道了。

陛辞的时候,一定还有赏赐。

老头子过来,不算恶客吧?”

两人进来,翁同禾的目光正正和寇公公的目光撞上。

两人脸色都有些儿难看。

徐一凡夹在中间反而放开不想了,什么酬酢,都是虚的,到时候还不是要看实力说话?

反正自己现在无意京城,他们想借着自己纳妾暗斗,爱谁谁吧。

他笑着看两人目光交锋,外面的通传声音却是一声连着一声儿。

帝党后党,各位重臣或者亲到,或者派了心腹来投帖恭贺。

有的是为了拉拢,还有的旗人宗室王爷,是因为自己子弟在奏派禁卫军练兵的名单当中,联络一下徐一凡,也好拉拉感情,给自己子弟谋个好位置。

不多一会儿,会友门口的百姓给赶得干干净净。

路上塞满了车子轿子,到处都是仆役护卫随员等候。

会友院子里面,翎顶辉煌,冠带整齐。

济济一堂,仿佛朝廷给般到了这里!

各人在场中,少不了寒暄热闹的场面,徐一凡纳妾的地方,似乎就改成了朝会!

他左右不住的应酬着,心里却只是叹气儿。

老子只是想娶媳妇儿而已啦!

可是就连他自己也明白,他早已不是才抵京门那个无足轻重的家伙了。

现在的他,隐隐就牵动着这潮流的变化翻腾。

如果说从光绪十八年岁末而起,朝局动荡变化,完全是因他而起,一点也不夸张!

正热闹着的时候儿,外面又响起了通传的声音:“恭亲王府,醇贤亲王府来拜!”

嗡嗡议论的人们顿时一下安静,目光都向门外望去。

恭亲王和醇贤亲王是都是宗室极清贵的王府。

鬼子六不用说了,宗室王爷第一。

醇贤亲王才死一年,在的时候儿就是慈禧最信重的王爷。

现在还加恩不断,要知道,光绪皇帝,也是老醇贤亲王的儿子!

现在居然两家王府一起来拜?

徐一凡自然也是知道,他心头一紧,忙不迭的迎出了门口,就看见一辆小小车马,清漆绿窗竹帘,由两匹纯白的儿马牵着,在一个老苍头驾驭下,飘飘而来。

满路的骏马朱车,豪奴簇拥,富贵气象,都一时间给这马车比下去了。

马车到了门口,车前竹帘一掀,就看见一对明珠美玉般的小女孩,长得一模一样,抿着嘴唇钻了出来。

走到了张大嘴的徐一凡面前,两个小女孩都是一笑,露出了颊边酒窝儿。

那种天然娇媚和少女的羞涩纯情柔和在一起,满院子都是吸气儿的声音。

两个小女孩子对望一眼,插烛一般的盈盈拜下:“奴婢奉主子的示,代为投帖,恭贺徐大人纳小星之典。

恭祝徐大人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蓬的一声儿,却是李璇又按动了照相机。

她还在那里赞叹:“好漂亮的一对瓷娃娃!”

自从徐一凡在恭亲王府闹过那场笑话儿之后,谁还不知道这对双胞胎?

现下亲见,不少老头子骨头都酥了。

徐一凡那场笑话儿闹得不冤!

但是谁敢打她们的主意?

她们的主子是宗室第一才女秀宁格格,老醇贤亲王的嫡出女儿,光绪的亲妹子。

慈禧最宠爱的宗室小辈,又认了恭亲王当干爷爷。

怪不得刚才能代表醇贤亲王府和恭亲王府联合来拜。

只是这两个王府一直低调,从来不搅和在帝党和后党之间,秀宁格格来拜,又打着什么主意?

徐一凡只是从双胞胎小萝莉手中接过了拜帖,转头就招呼李璇:“妹……妹子,替我招呼一下她们。

去内院儿吧,这里多有不便。”

李璇答应一声儿,兴高采烈的跑过来,一手牵了一个,看不够似的领着她们去内院儿了。

就想看到一对心爱的娃娃一样。

少了李璇在这里抛头露面的搅和,徐一凡也松了一口大气。

在满院的目光聚焦下,他打开拜帖。

上面有娟秀的几个字儿,秀宁拜。

大字下面,还有几行小字儿。

“君南洋之行,诚国朝英杰。

今日美人于归,琴瑟和鸣。

更为英雄事业添彩。

不知温柔乡中,君之气概,可曾消磨?

今诚胡文忠公所言之三千年未有之大乱局也,君之一向作为,非扶危定难而若何?

纵是深闺弱女,也有所闻…………君此去朝鲜,把剑顾于东海,碣石之后,尚有新篇?

望我国朝始终,而君亦功在当代。

英雄事业,自有我等女儿记述。

望君,幸勿自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