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028章 十二巫祖(2/3)

“巫祖?”

姒玮琪的脸上明显有诧异之色,当她准备行礼的时候,却被奢比尸(注释6)给拦下了。

这个奢比尸我已经打过一次照面了,当年在魙墓之中,就是遇到了奢比女尸,虽然侥幸得脱,但其中经历还是如芒在背,令人后怕。

“免了。

冉胥虽然放你们进来,但是你们也不能在这里久待,时间宝贵,我们长话短说吧。”

奢比尸比了比身边的另一位巫师,“我们几个人留在这里,除了保守禹王的秘密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

“更重要的一点?”

听到这话,姒玮琪和我自然汗毛倒竖起来,精神为之一振。

“天吴你来说吧?”

奢比尸对旁边的巫师说道。

天吴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水伯,它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

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臂之王”

,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

《山海经》记载:“陆吴,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黄色,吐云雾,司水。”

说的就是这天吴是古代的一个水伯,前面都是对它模样的一个形容,是一个怪物一样的神仙。

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在“上工下虫”

“上工下虫”

北两水间。

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你倒是干脆,要我说也可以,但是你们俩要听清楚了。”

天吴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之所以在这里避居不出,除了不愿秘密出世,不愿被后世讨饶之外,其实是预料到后世浩劫在所难免,人性已经从牢笼中破壳而出,被尘世玷染,乌烟瘴气。

社稷倾覆那还是小事,灭种才是大事,所以说,其实我们这几个人是几颗种子,待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再来延续生命,繁衍生息。”

“但是,你也看到了。”

接过话茬的人是弇兹(注释7),汉族神话中西方之神,“我们这十二人之中只有两个女人,要想承担起繁衍生息的使命是非常困难的。”

“即便是外面这些族人,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恐怕也很难做到。”

另一个巫师补充道。

“玄冥(注释8)说得对,光靠我和弇兹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外面留下新的种 子。”

说话的是后土皇地祇(注释9),又称厚土娘娘。

源于母系社会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

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

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滋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我听完他们的话,不由得心中一喜,对姒玮琪轻声说道:“琪姐,你听,他们是在撮合我们呢!

这传宗接代的重要使命可就落在你我的头上了。”

姒玮琪立即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骂道:“没羞没臊的,小心我撕烂你的嘴,看你还敢不敢胡说八道!”

1、浑敦:即浑沌,浑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

繁体的“鸟”

与“焉”

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

显然,这里“浑敦”

指太阳。

即原意为:像太阳一样平坦浑圆,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

2、蓐收:秋神,左耳有蛇,乘两条龙。

是为白帝少昊的辅佐神,有人说蓐收为白帝之子。

还有说它是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名,司秋。

《淮南子·天文训》载“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

也就是说它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楼前有“蓐收之府”

牌坊。

少昊与蓐收,既是血亲又是君臣,故两座牌坊同时在西岳庙出现。

《山海经》又说∶“蓐收住在泑山”



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黄。

在山上可以望见西边太阳落下的地方,那时的光气也是圆的。

管太阳下去的神叫红光,据说这就是蓐收。

3、共工:水神。

蟒头人身,踏黑龙,缠青蛇;

善操纵洪荒水势,号称水神,掌控洪水。

在中国古代奇书《山海经》中记载,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没有成功而愤怒的撞向天柱不周之山。

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

,被尧流放于幽州。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又《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4、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古时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

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的三皇之一。

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它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

另一说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它姓“祝融氏”



祝融氏是西皇所在的氏族,祝融氏即西皇氏。

祝融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融是荧火虫,像星星一样闪光,在黑夜里明亮;祝是祭祀,祭火,祭光明,祭祀天帝。

5、烛九阴:人面龙身,口中衔着“火精”



(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

以照天门中。

《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又《大招》:“北有寒山,烛龙赦只。”

《淮南子·地形训》:“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大荒北经》:“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

6、奢比尸:《海外东经》记载:“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

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或称“奢比”

,半人半兽的怪物,《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它是神,长着人的头颅和野兽的身体,一对大耳朵上戴着两条青蛇,名字叫奢比尸。

《山海经·海外东经》肯定了这种描述,并且提到奢比之尸或者就是肝榆之尸。

善用毒,还可以改变天气,所以还是天气之神。

地下考古表明奢比尸国很有可能在连云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