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060章 苍龙七宿(1/2)

俗话说:“阎王易见,小鬼难缠。”

小鬼心怀鬼胎,鬼鬼祟祟,鬼话连篇,鬼蜮伎俩繁多,更兼有些鬼三分像人,乃至百鬼众魅,弄鬼掉猴、神眉鬼眼,让你疑神疑鬼,鬼迷心窍,而常人并不具备惊天地泣鬼神的能力,最后不过是神头鬼面、捻神捻鬼,竟至于怕处有鬼、白日见鬼,动辄把自己吓得鬼哭狼嚎,何其可悲。

所以,人必须有一双慧眼,能识鬼鉴鬼。

识鬼鉴鬼的第一步,就必须认真学习鬼知识,牢记各种鬼的名字和特点,以防万一。

“前辈,到底何方神圣?”

出于谨慎考虑,我便给它一个面子,尊称一声前辈。

“哈哈哈,小子,你乃是堂堂禹陵后裔,鼎鼎大名的神鬼契约人,称我一声前辈,你可是给足了我面子。”

“哪里哪里,我们冒犯您的休息,是礼数不周。”

“我不过是孤魂野鬼一只,这暗无天日的地下,装不下我无始无终的寂寞啊,作为一个死过两次的鬼,有人来跟我说话,我很是知足啊。”

我脸色一阵惊慌,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想把我们都留下陪他说话不成。

“哈哈,你不用惊慌。”

黑衣人没有回头,淡淡地说道,“你知道苍龙七宿吗?”

“苍龙七宿?

是什么东西?”

这我的确就不知道了,只能一脸疑惑的望着黑衣人。

“如果你不知道苍龙七宿,那你便找不到龙陵帛书。”

黑衣人说道,但是脸上没有一丝责备,反而是幸喜。

“前辈......”

我被说得一脸糊涂和迷惑。

黑衣人缓缓的一个转身,再次面对我,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然后,对着我一个招手,我缓缓的向他走去。

黑衣人自己也往前而来。

“前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疑惑的说道。

“不用担心,还有,不要叫我前辈,我不过是一只孤魂野鬼,我无意伤人,你们不必害怕。”

即便他这么说,但是叶雨梦她们几个还是额头顿冒冷汗,一脸惊恐。

但是,这一切怎么能不躲得过它的眼睛,“哈哈,放心,我不是恶魔,鬼死了只不过是一道意念了,你们又何必恐惧我。”

那魙淡淡的说着,将自己的一些事情缓缓的说给了我听。

所谓苍龙七宿,又称东方青龙七宿,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名词。

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

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

: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在东方的7个星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

,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古老星象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时空观。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七宿的 角宿在仲春出现在地平线上,即为“龙抬头”

;仲夏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即为“飞龙在天”

;秋天苍龙自西方落下;冬天苍龙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

张衡在《灵宪》中有一番描述:“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易·乾》爻辞对“龙”

的阐发。

“初九,潜龙勿用”

;冬天的龙星,潜入北方地平线下看不见,所以无用。

“九二,见龙在田”

;仲春的龙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了起来,崭露头角,龙德显扬。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季春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

“九四,或跃在渊”

;孟夏为春夏之交,苍龙七宿的全体都摆脱了大地的羁绊,升上夜空。

“九五,飞龙在天”

;仲夏的龙星飞跃于正南中天,故称“飞龙”



九五,为乾卦诸爻当中至吉的爻,喻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

“上九,亢龙有悔”

;季夏为夏秋之交,苍龙七宿开始从最高点掉头向西下降,故称“亢龙”



“用九,群龙无首”

;季秋苍龙群星前面的几个星宿在正西偏北隐退潜入于地面。

见群龙无首,天德不可为首也,是吉利的兆头。

“可这苍龙七宿与龙陵帛书有何关联?”

“龙陵之中有七宝,分别对应苍龙七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所以,不了解苍龙七宿的人是万万找不到龙陵七宝的,也就自然找不到龙陵帛书。”

“可是......”

“哈哈哈,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是想说那本《葬经集》中有过记载,可以找到龙陵帛书对吗?”

“你怎么在我在想什么呢?”

我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也不知道......”

他顿时陷入了苦思。

“啊?”

我露出了极为震惊的表情,就这样看着对方。

很快,他从苦思中恢复了过来。

“哎,其实这并不难,因为那本《葬经集》正是出自我的手,我留下这本书就是想要后人能凭此来到这里,好让帛书有机会重见天日。

不过,书中记载未必都是真的,要想得到帛书,必须的是真正的有缘之人。”

他缓缓说道。

然后摇了摇头,叹气道:“哎,不说了,存在了那么久,这些或许就是命数吧。”

“嗯,那你觉得,我是否有缘?”

“哈哈哈,你小子真是福缘深厚。”

“当真?”

我一个疑惑没解,再添疑惑。

“不错,三十多年前,有一个女子也曾经来过这里,说起来,她与你还很有缘分,因为她也是禹陵后裔。”

但是,话还没说完,脸色再次惊喜的转头,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前辈,那个人是谁?”

我顿时浑身不自在,一阵须臾。

“这个人你应该认识才对,不然,今天你也不回来这里。”

他两眼放光的说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