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025章 尾大不掉的问题(1/2)

对于禹陵来说,经历了长达4000年的历史变迁之后,这个神秘而庞大的族系社会本就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兴衰而出现了数不胜数纷繁负责、积重难返的问题。

王朝更迭的历史规律已经表明,一个政权、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是与战争、灾难、死亡一同演绎的。

禹王因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

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国号夏。

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 、奠定夏朝。

后人称他为大禹。

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仍存禹庙、禹陵、禹祠。

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很难再去追根溯源。

与禹王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禹王的记载,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约一千年以后西周的遂公盨,此外还有齐侯钟、秦公簋。

秘密被禹陵的后裔们用一种近乎无所不能的强大力量而死死守护住。

这种力量来源于禹陵后裔与生俱来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禹陵内生的族群合力。

这种族群的合力是不可估量的。

它在4000年的演化过程中已经极为成熟,整个族群犹如一部精良的机器,高效运转。

每一个零部件之间磨合的极为默契,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它既存在于现实之中又幻化在虚无之内,它犹如一滴墨水,在水中稀释后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颜色,但每一个分子却不可能消失。

自禹王卒会稽,禹陵后裔便世代护陵于此。

我们身上有一个特殊标记,左手无名指第三节指骨天生畸形,皆佩戴“龙骨禁戒”

,身怀异能,从驱鬼镇邪到盗墓发冢无所不精。

禹陵后裔执掌天下神鬼禁忌,有福祸驱降之能,得天地之造化,察宇宙之道理,自上古便有传禹王平水患、诛恶龙,而获颠覆乾坤之力量,禹王卒,起后裔为保护禹王神灵不受妖邪侵染,乃发宏愿,与神鬼修契,世称“神鬼契约人”



而禹陵后裔在支配这特殊力量的同时,也须毕生守护契约的秘密。

我知道禹陵最终极的秘密只有两个字:“永生”

,但这两个字的内涵和外延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葬龙坑下看到得到一切,是我永世不忘。

但我也知道,自己永远都不可能说出这一切。

永生对于每一个来说,都充满了极大的诱惑力,甚至我们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诱惑力。

仿佛,只要这个字眼存在,人类靠着文明社会建立起来所有意识形态都会土崩瓦解,而人类根源的野蛮社会里的基因会因为它而无限膨胀、扩散。

还有一个插曲。

经过考证,有学者发现“禹”

这个字的字源与龙有一定的关系,在当时受到史学家柳翼等人的吹捧。

不过,一台再精良的机器,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出现问题。

禹陵是一个极其高级的“生态”

,本身“新城代谢”

的能力很强,自身无时无刻不进行着“自我革新”

,不断造血,以达到“健康”

的境界。

但是不可否认,时 间越久,它存在的问题也会越多。

就好比一台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完善的同时,补丁也会增加。

当补丁多得无法正常运转的时候,宕机就会成为随时发生的隐患。

最大的BUG来自于内部。

禹陵是一个“人治”

的社会,极其依赖高水平的领导者。

领导者的素质决定了这部机器运转的效率和整个生态的和谐。

当然,禹陵从不缺乏高水平的领导者,在它极其优渥的人才土壤和机制中,可以诞生和培养一茬接一茬的优秀领导者。

但是,人治面临一个固有的问题。

那就是权威。

权威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武器。

但权威不仅有集中,也有分散。

这就导致了禹陵最尾大不掉的问题产生——内外之争。

禹王平水患,定鼎九州,初开华夏。

往后列国周齐秦汉楚,纵横四千年,历经版图激荡,文化归流,终成岿然帝国。

禹陵是个极其讲究亲属等第的“封建”

之地,凡是姒姓族人,皆有着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这种荣耀源自于他们千百年领导这个庞大家族生生不息的不世之功,也发轫于我们血脉之中恪守的秩序伦常。

禹陵向来内外有别,外戚家族虽亦入宗庙族谱,如商周时期那般裂土封侯在外,成一方势力,各自发展,千百年间,内外之争,在禹陵一直没有平息,但即便如何得分合亲疏,双方却始终未曾脱离,可见禹陵血脉向心力之强大,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明明我祖,万邦之君。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据族中老人讲,此曲乃是禹王的五个子孙所作,大意是颂扬禹的功德。

颂词字字含泪,句句传情,每年谷雨时节,在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中,山上山下都会吟唱起这颂词,弥漫着上古时代的遗风流韵。

我禹陵一脉,四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从夏商周伊始,家族在一次次衰败中苦苦挣扎,灭族之灾频频袭来,最凄凉的一次全族只剩父子三人,依旧坚守禹陵岿然不动。

姒玮琪其实一直以来都想解决这一问题。

以她的能力和性格,彻底解决内外之争或许是她执掌禹陵之后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姒玮琪面对的事情就接踵而至。

从最初临邛道士科科、冉冉开始,一系列麻烦始终在分散她的精力。

而更麻烦的事,以宁大娘为首的外戚势力一直在从中作梗。

虽说,禹陵的内外之争千年未绝,到解放后,外戚中的几支势力更是逐渐壮大,日渐脱离龙骨堂的调遣,“听调不听宣”

,分庭抗礼,已成大势。

但是,外戚势力,尤其是以普陀宁大娘为核心的保守派,始终没有反叛禹陵,反而在极力维护禹陵。

这种矛盾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人治”



甚至,可以更加一言概之,权力之争。

从姒玮琪和宁大娘这一旧一新两个女人的角斗看得出来,就是两个极其优秀,善良,却有着各自不同立场的女人之间的角逐。

自古以来,龙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涵义,可以说它占据了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

龙一直同四相中“白虎”

“玄武”

“朱雀”

一样,在华夏子民的心理地位是无上的,古时的皇帝就在身上的衣服绣九条龙,是为龙袍,那就是一种至高的象征。

中国泱泱大国,见到真龙的又有几个?

当然,秘密永远不是绝对的。

“林坤,你跟我出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姒玮琪转而跟我说道。

许倩跟在座的招呼了一声,然后一并出去。

“琪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惊讶道。

“这件事等等在跟你说,董梦瑶来了,这件事便没有那么简单了。”

姒玮琪打断了我,“我先去对宁大娘网开一面,但是没有想到他们还是贼心不死,如果任由此事发酵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琪姐,既然如此,要不然彻底除了这个祸患!”

姒玮琪摇了摇头,“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毕竟是自己的手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